《司马光砸缸》说课稿.docx
《《司马光砸缸》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马光砸缸》说课稿.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司马光砸缸说课稿司马光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写的是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马光却没有慌,他急中生智,举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小朋友。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学习,启发学生遇事不慌,沉着勇敢 。 二、说目标 1、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2、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采用看图法、质疑法、讨论法 。 2、学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质疑为主线,运用讨论反馈法,引导学生质疑讨论以及反馈解疑想象,培养学生在求异中求佳的思维方法。 四、说
2、教学。 1、从图中质疑。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课件的出示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进入课堂情景。 从图中你都观察到了什么? 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近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 2是谁救的他,他是怎样救的? 2、通过自读、讨论,突破重点解疑。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围绕两个问题,学生自读13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带着问题读课文 。 读文后讨论,孩子是“不小心”没留神掉进缸里的,启发学生想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怎样?通过讨论得出当时情况紧急。 再读课文46自然段,解疑第二个问题。 1经过自读,学生了解到别的小朋友都慌了不知怎么办?从“有的有的哭、叫、喊
3、、跑、找”这些词,小组讨论他们这些人当时是怎样想的? 2再次读课文,独立思考当时司马光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3、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为了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方法,结尾设计了一个情景,“假如你当时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把故事推向了高潮,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挥。 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以下结果: 有人认为可以既不打破缸又可以救出人是最好的办法。如团结起来把缸推倒;用桶往外舀水;这些小朋友都跳到缸里,因为缸里的水是有限的,水一流出来。小朋友就得救了,缸也保住了;用网子捞 同学们说的这些方法再与司马光的办法比较,发现只有司马光的办法能既快又保险地救出孩子。所以在求异中求佳,同时肯定同学们的想法。 五、说板书。 板书条理清楚,一目了然,展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助于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马光砸缸 司马 光砸缸 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75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