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docx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4.4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课题 课型 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教师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第六中学章春玲 教材通过加热碘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从而得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再联系实际分析一些自然现象,理解升华吸热、凝华放热,以及它们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升华和凝华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变的过程,初二的学生对此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不一定有正确的认识,而且学生们对这种转变的过程和转变过程中的吸热放热情况并不十分熟悉,实验现象也很难直接观察到,因此需要教师及时纠正学生们对直接
2、经验的片面和错误的认识,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要掌握好这一节内容,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把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 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转化。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宜重点启发点拨、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切实领悟:对生活中的日常现象,要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多动手,亲自做,通过实验探究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并对它们做出合理解释。 教法:实验法、探究法、例举法、多媒体结合展示法 学法: 注重实验现象的观察、解释,并联系实际,应用于生活。 知识和技能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4、能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来说明云、雨、雾、露、霜的形成 学生现状 教学策略 实施措施 三维目标 过程和方法 1、 1、通过对“碘升华和凝华实验”的探索,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能透过现象认识到物理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云、雨、雾、露、霜的形成原因的学习,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3、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情感、态度、1、通过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材料和对日常现象、实验的观察,对所学知识进价值观 行归纳总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2、通过分组活动、课堂的讨论与交流,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奥秘的兴趣及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器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判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碘升华凝华管1支、樟脑丸24袋、松树枝若干、热水、冷水、带橡皮塞的圆底烧瓶12个、新旧灯泡各12个、酒精灯1个、固体清新剂24盒、火柴、多媒体课件等。 教师活动 展示雪景图片 学生活动 分小组讨论:地面的雪如何消失?经历了哪些物态变化过程?松树上的雪也是这样消失的吗?也经历了同样的物态变化过程吗? 1 设计意图 生活
5、中处处留意皆“物理”。松树上的雪的消失和地面的雪的消失不同,从而引出“从固体直接变为气体的过程叫升华”。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4.4升华和凝华 生活中松树上雪的消失是由固体雪直接变为气体消失的,是“升华”现象。你还在哪里见过类似的现象? 自学课本P92P93,了解什么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动手、动是“升华”,什么是“凝华”。 口、动脑 展出固体清新剂、卫生球: 分小组讨论并实验:日常生活中它们是如何消失的?其中会有液态出现吗? 给“人造雪景”加热:尝试解释“人造雪景”中所包含的物态变化过程。 学生能闻到强烈的固体清新剂和卫生球的气味,但用眼观察时没有液体物质出现,强调:升华现象的“直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升华和凝华 升华 凝华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74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