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观课报告.docx
《《升华和凝华》观课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升华和凝华》观课报告.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升华和凝华观课报告本次研修观看了四位教师的课堂实录,领略了每位老师的风采与魅力。下面我就莒县东莞中学廖云涛老师的“升华和凝华”一节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感悟。 本节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无缝衔接。本节课充分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品尝了科学探究活动中成功的喜悦,学生活动有效调动学生思维,有效达成了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本节课的亮点: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环节,廖老师自制教具“白天鹅”,然后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让学生眼睁睁地看着白天鹅变成了黑天鹅、丑小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吊足了学生的胃口,为下面的探究提供了动力。 2、小组合作探究环节,将盛有固态
2、碘的密闭玻璃容器放到热水中观察碘的升华现象,然后将充满碘蒸气的容器再放入冷水中,观察碘的凝华现象。该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体验升华和凝华的同时感受到了升华是吸热的,凝华是放热的。并且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通过互相配合,在交流中获得共同提高。 3、教学环节首尾呼应,新课从复习前面的四种物态变化开始,学完升华和凝华后,以练习题的形式给出各种自然现象,让学生判断各属于那种物态变化,并判断吸热还是放热?最后以总结六种物态变化结束,这样让学生对学完的六种物态变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会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讲解太多,给学生思考、交流、讨论的时间太少。如“冰冻的衣服为什么
3、会变干?”和“人工降雨”环节,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思考,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及对问题的理解。 2、个别教具准备不妥。教师用实验室的小灯泡来演示灯丝的升华和凝华,效果很不明显,不利于学生观察。若课前教师准备或发动学生准备一个新灯泡与一个用久的灯泡对比,效果会更好。 3、课堂容量太小,没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本节内容本来就少,若利用多媒体播放人工降雨及舞台上云雾缭绕的视频,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思考并交流讨论,效果要比教师独自讲解好。 三、观课感悟 通过观课活动,我感觉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以下两点: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留有空间。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不能急于提问、急于讲解,这样学生才能将知识理解消化。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增大课堂容量的同时,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备课时增加课前投入,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升华和凝华 升华 凝华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74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