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劝学》同步练习.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劝学同步练习- 劝学同步练习 1给加点字的字读音 (1)靛青 (2)中绳 (3)槁暴 (4)参省 (5)须臾 (6)跬步 (7)驽马 (8)金石可镂 2.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通 )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 ) (3)君子生非异也。( 通 ) 3解释下列句中的实词。 (1)学不可以已。 已: (2)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疾: 彰: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假: 水: 绝: 4“而”在课文中主要有四种用法: A. 表示顺接关系,相当于“就”“那么”等; B.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可是”等; C表示并列关系,相
2、当于“又”“并且”等; D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示修饰关系,相当于“着”“地”等。 下列各句分别属于哪种用法,试把正确用法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2)吾尝终日而思矣。( )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4)积善成德,而神明白德,圣心备焉。( ) 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文: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文: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 6填空。 (1)荀子,名,又称。战国后期家、家,先秦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劝”的意思是。 (2)名句填空 吾尝终日而思矣,。
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二、课文理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围绕中心论点,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证?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本义是什么?现在常用的喻义是什么? 3本文第一至三段各有一句直接论述学习意义或作用的关键句,请把它们摘录出来。 三、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出自本段的一个成语是。 2区别下列加点词的句中义与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 (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驾:句中义: ;现代常用义: 。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金:句中义: ;现代常用义: 。 (3)用心一也。 用:句中义: ;现代常用义: 。 3翻译下列句子,说说译成现代汉语后词序有什么变化。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译文: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文: 4这段文字共有10个比喻句(见标号至),可分成三组: 第一组是 阐明学习要 第二组是 阐明学习要 第三组是 阐明学习要 5. 概括本段的段意 6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的论证方
5、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7.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A.假如 B.假装 C.借助,利用 D.假的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A.在那里 B.什么 C.助词 D.代词“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A欺凌,损害 B.晒 C.又猛又急的 D.暴躁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A.量词 B.驾驶 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 D.功能 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断,断绝 B.超越,超过 C.拒绝 D.横渡,横穿 8.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二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9.从文言句式特点看
6、,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何陋之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0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舟楫(j) 参省(xn) 木直中绳(zhn) B砥砺(l) 槁暴(bo) 锲而不舍(qi) C驽马(n) 跬步(ku) 金石可镂(lu) D蛟龙(jio) 骐骥(q) 跂而望(j) 11.下边加点的字的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糅以为轮 金就砺则利 知明而行无过矣 B.虽有槁暴(bo) 须臾 驽马 C.善假于物 跬步 金石可镂 D.跂而望 骐骥 爪牙 12.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3指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 ) A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爪牙”在文中用的是它的比喻义 B . 白居易忆江南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里的“蓝”和“取之于蓝”中的“蓝”相同 C . 劝学是荀子里的第一篇节选的三段着重论述了学习应持的态度。 D . 劝学的作者荀况,是春秋后期赵国人,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14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 A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B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借助
8、于车马的人,不是脚长得利于行走,却能到达千里远的地方 C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本性与人比没有差别, ( 只是 ) 他们善于借助外物 D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没有强健的筋骨 15下列判断正确的几项是 ( ) A“下饮黄泉”的“下”是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 B本段三层意思,都是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来论述的 C文中的最后一句“者也”是表示原因的判断句式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说明只要坚持,再难也能学好 E本段的比喻有许多不符合科学实际,因此用这些比喻是不能说明道理的 F本段三层意思各有侧重,但又紧紧相承,层层递进,即知识必须积累,积累必须有恒,有恒还须专一 16用
9、“儒、道、佛”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儒、道、佛 劝学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1dinzhngpxng ykunlu 2.(1) (暴通曝) (2)(知通智) (3) (生通性) 3(1)已:停止。 (2)疾:强。 彰:清楚。 (3)假:借助。 水:游泳。绝:横渡。 4(1)C (2)D (3)B (4)A 5(1)靛青,从蓝草中取得,比蓼蓝更深。 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变直,用火烤的方法使它这样的啊。 君子的本性与人比没有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饰物罢了。 6 (1)荀子,名,又称。战国后期家、家,先秦
10、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劝”的意思是。 二、1答:学不可以已。作者围绕中心论点,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对待学习应持的态度及方法。 2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意思是事物经过自然的作用或人为的加工,性质将发生变化,后者高于前者。现在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3答:第一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第二段:“君子生非异也。而善假于物也。”第三段:“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三、1出自本段的一个成语是。 2区别下列加点词的句中义与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 (1) 驾:句中义: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现代常用义:现代汉语中常作动词用。 (2)金:
11、句中义:金属制品;现代常用义:现代汉语中常指黄金。 (3)用:句中义:因为;现代常用义:现代汉语中常作动词,使用。 3(1) 译文:骏马跳一下,不能超过十步。 (2) 译文: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4这段文字共有10个比喻句(见标号至),可分成三组: 第一组是 ,阐明学习要 第二组是 ,阐明学习要 第三组是,阐明学习要 5.答:论述对学习应持有的态度及方法。 6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的论证方法。 7.CABCD 8、B 9、A 10、C(A.中:zhn;B.暴:p;D.跂:q。) 11.) 12. 13 (B A:本义;C:1、2段谈学习的重要性,3谈学习的态度和方法;D:战国末期赵国人) 14 (B 不是脚长得利于行走不是脚走得快) 15(BCDF :A向下,方位名词活用为状语,表修饰;B积累坚持不懈用心专一) 16答案: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思想比较复杂,生活和创作充满了矛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74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