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公开课教案.docx
《《出师表》公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师表》公开课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出师表公开课教案 出 师 表公开课教案 池州市第十中学 方来源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特点。 2、领会文章融议论、记叙、抒情为一体的写法。 3、重新认识诸葛亮,并了解其政治主张。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这阙临江仙是这部著作的开篇词。但这首词作者并不是罗贯中,而是明朝中叶的文学大家杨慎。罗贯中是从杨慎那里抄来的吗?不是,罗贯中为元末明初人,而杨慎是明朝中期人。最初三国演义开篇并没有此临江仙,是清初毛宗岗父子将其移植在卷首,不管怎么移植,我们都相信罗贯中和
2、杨慎两老人家都不会有意见。就像被罗贯中演义神化的诸葛亮,老诸葛也很乐意,可怜他的一片忠心能流芳百世,老罗有很大的功劳,只不过老罗演义,内容可信度不高,真正值得信赖的文字还算是老诸葛本人的出师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诸葛亮的这篇经典名作。 二、在学习本文前,我们先了解:1、本文的学习目标;2、作者简介;3、时代背景;4、标题。 三、整体感知 1、国庆八天长假,要求同学们放假期间预习本文,现在我来检查预习情况,请一位同学把幻灯片的红字读一下。 崩殂 菲薄 裨补 遗陛下 祎 攸(YU ) 阕 陟罚 臧 否 行阵 猥自 夙夜 驽钝 诹 攘除 斟酌 2、录音范读课文。 a、接下来请同学们听朗读录音,大家注意
3、停顿、重音。 b、用幻灯片展示文中几个经典句段的停顿,要求学生一起读并做好句读笔记。 3、请全体学生朗读第一段,然后对照课下注释及名校课堂翻译把第一段重点字词句圈划出来。请学生解释翻译第一段的重点字、词、句。 4、请学生快速阅读第一段,思考: 作者指出当时的形势如何?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内外大臣表现如何?内外大臣如此,作者希望国君又当如何?由此得出作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 点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开张圣听”或“广开言路”。 四、课堂小结:这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
4、作者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重点分析了课文第一段,初步了解诸葛亮请求出师的原因蜀国危急存亡。通过正反对比分析,给刘禅提出第一条建议要广开言路。 五、布置作业。 1、预习课文第二九自然段,思考:作者提出的第二、三条建议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些建议?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课内容导入新课。 二、1、请全体学生朗读第二段,然后对照课下注释及名校课堂翻译把第二段重点字词句圈划出来。请学生解释翻译第二段的重点字、词、句。 2、阅读第二段,思考: 作者提出的第二条建议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条建议? 点拨:“严明赏罚 ”;“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三、1、请全体学生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然后对照
5、课下注释及名校课堂翻译把第第三、四、五自然段重点字词句圈划出来。请学生解释翻译第第三、四、五自然段的重点字、词、句。 2、阅读第三、四、五段,思考: 作者提出的第三条建议是什么?这三段是怎样衔接起来的? 点拨:“亲贤远侫”;第二问见幻灯片示意图。 四1、请全体学生朗读第六、七自然段,然后对照课下注释及名校课堂翻译把第第六、七自然段重点字词句圈划出来。请学生解释翻译第第六、七自然段的重点字、词、句。 2、阅读第六、七段,思考: 在表达方式上,这两段与上文有何不同?主要内容应怎样概括?点拨: 第六段 1.叙己志向:身份,生活,追求品格高远; 2.叙“三顾草庐:宽宏大度,不耻下问由是感激; 3.叙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出师表 公开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74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