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docx
《《两位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位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两位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两位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混合运算竖式的简便写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方法;能正确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乘公交车的过程中,也隐藏着一些数学问题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来找一找。 观察图片,你从画面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求出车上现在又多
2、少人吗? 那要补充什么条件呢?怎样列式和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车上原来有67人”这个条件,到南山站下来了25人,又上去了28人。现在有多少人? 学生齐读题,独立列算式。 小组讨论:你打算怎么算? 学生试算,并请学生上台板演,可能会出现书写格式的错误,由其他学生对其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 及时评价学生的方法。 比较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说一说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 想一想,如果我想知道车上有多少人,还有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如果学生想不到,教师引导。 从图中可以知道下车的有25人,上车的有28人,下车的比上车的少28-25=3,实际上又多了3人,
3、所以车上现有67+3=70 算式是28-25+67=70 28 - 25 3+67=70 3 完成“做一做”第一题。 教师要强调计算时应看清运算符号,计算要认真;在计算的过程中应该能够简便的要简便。 2.教学例4:72-= 让学生分析、比较例3和例4两个算式的区别。 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 1 小组讨论小括号的作用,本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小括号”表示先算部分。 列竖式。 学生独立完成,请一位同学上前板演并集体订正。 强调本题不能像例3那样用简便写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30页练习五第8题。采取比赛的方式给优胜者小红花。 2.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5题和教材第28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独立完成教材第30页练习五第7题。 四、课后小结 在笔算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但含有括号的不能写成一个竖式。计算的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同时,还要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 五、板书设计 加减混合 67-25+28=70 67 42 简便写法: 67 - 25 + 28 - 25 42 70 42 + 28 70 72-=9 47 72 “小括号”表示先算部分 + 16 - 63 63 9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两位数加减混合运算 两位数 加减 混合 运算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72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