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生论诗书》译文.docx
《《与李生论诗书》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李生论诗书》译文.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与李生论诗书译文与李生论诗书译文 评论文很难,评论诗更难。古今用了很多的比喻的说法,而我以为先要能辨别诗的味道然后才可以评论诗。长江、五岭以南的人,大凡感到适口的东西调料,有醋和盐,像醋,不是不酸,不过仅仅是酸而已 ;像盐,不是不咸,不过仅仅是咸而已。中原的人(仅用醋和盐以调味),吃饭时是不用的,因为知道它们除酸、咸之外,缺乏醇美之味。那些长江五岭之南的人,习惯了那种口味,因而分辨不清它们美味与否,这是当然的了。诗贯穿着“六义”,因此讽谕、抑扬、含蕴、温雅都包含在其中了。然而直接抒写的结果,是风格独特奇异。前辈诸人的诗集中,也不特别擅长此道,何况那些水平还在他们以下的人呢!王维、韦应物的诗清雅
2、淡远、精巧工致,自成一格,难道妨碍他们作品风格遒劲挺拔吗 ?贾岛的作品确实有警句,但观其全篇,内容就显得特别贫乏空泛,大概是他是靠苦吟雕琢,才能显其才能,这也是他的诗体裁单调的缘由啊,更何况水平在他之下的人呢 ?唉!诗歌所咏为眼前事物而又能不肤浅,所咏为远处事物而又能含蓄不尽,然后才可以谈“韵外之致”啊。 在下年少时常常自负,时间长了,越来越觉出自身的不足。然而有感于早春的诗句则有“草嫩侵沙短,冰轻着雨销”,又有“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时天”;又有“雨微吟足思,花落梦无寥。”有感于山中之景的则有“坡暖冬生笋,松凉夏健人”,又有“川明虹照雨,树密鸟冲人”(后略至“殷勤无旦日,歌舞又明年”)这些诗句都是不拘泥于某一趣味,而是兼蓄众味,兼备众体。 大概创作绝句,需要造诣达到极深的程度才可以。(短短的篇幅)之外,却有着无穷的变化,见神奇于无形之中,哪里是容易的啊?现在您的诗,同时的人要想和您相比是困难的。如果要努力追求完善(诗歌的)的丰厚的整体美,就会知道什么是“味外之旨”了。勉旃,再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与李生论诗书 李生论 诗书 译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72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