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Western blot转膜整个过程.docx
《[原创] Western blot转膜整个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创] Western blot转膜整个过程.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原创 Western blot转膜整个过程转膜 1 转膜的定义 将电泳后分离的蛋白质从凝胶中转移到固相载体上,通常有两种方法:毛细管印迹法和电泳印迹法。常用的电泳转移方法有湿转和半干转。两者的原理完全相同,只是用于固定胶/膜叠层和施加电场的机械装置不同。前者操作容易,转移效率高;而后者适用于大胶的蛋白转移,所用缓冲液少。 2 转移膜的选择 杂交膜的选择是决定Western blot成败的重要环节。应根据杂交方案、被转移蛋白的特性以及分子大小等因素,选择合适材质、孔径和规格的杂交膜。用于Western blot的膜主要有两种:硝酸纤维素膜 和PVDF膜。NC膜是蛋白印迹实验的标准固相支持物,在低
2、离子转移缓冲液的环境下,大多数带负电荷的蛋白质会与膜发生疏水作用而高亲和力的结合在一起,但在非离子型的去污剂作用下,结合的蛋白还可以被洗脱下来。根据被转移的蛋白分子量大小,选择不同孔径的NC膜。因为随着膜孔径的不断减小,膜对低分子量蛋白的结合就越牢固。通常用0.45 m和0.2 m两种规格的NC膜。大于20 kD的蛋白可用0.45 m的膜,小于20 kD的蛋白就要用0.2 m的膜了,如用0.45 m的膜就会发生“Blowthrough”的现象。PVDF膜灵敏度、分辨率和蛋白亲和力比常规的膜要高,非常适合于低分子量蛋白的检测。但PVDF膜在使用之前必需用纯甲醇浸泡饱和1-5秒钟。 最常用于Wes
3、tern Blot的转移膜主要是硝酸纤维素膜和聚偏二氟乙烯 膜,此外也有用尼龙膜、DEAE纤维素膜做蛋白印迹。尼龙膜和NC膜的特点相似,主要用于核酸杂交。 硝酸纤维素膜:NC与蛋白质靠疏水作用结合,无需预先活化,对蛋白质的活性影响小;非特异性本底显色浅;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但结合在NC上的小分子蛋白质在洗涤时易丢失; NC韧性较差,易损坏。 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膜:与蛋白质亲和力高,用前需在甲醇中浸泡,以活化膜上的正电基团,使其更容易与带负电荷蛋白结合。 膜的选择主要根据: p 膜与目的蛋白分子的结合能力,以及膜的孔径; p 不影响后续的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创 原创 Western blot转膜整个过程 blot 整个过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70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