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护理规范与输血操作规范以及处理规范.docx
《PICC护理规范与输血操作规范以及处理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ICC护理规范与输血操作规范以及处理规范.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PICC护理规范与输血操作规范以及处理规范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护理规范 一、护理规范 成人PICC维护 1. 记录导管刻度、贴膜更换时间、置管时间,测量双侧上臂臂围并与置管前对照。 2. 输液接头每周更换1次,如输注血液或胃肠外营养液,需24小时更换1次。 3. 冲、封管遵循SASH原则:S-0.9%氯化钠注射液,A-药物注射,S-0.9%氯化钠注射液,H-肝素盐水,根据药液原则适当的溶液脉冲式冲洗导管,每8小时冲管1次;输注脂肪乳、输血等粘稠液体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20ml脉冲正压冲管后,再输其他液体;封管时使用10100U/ml肝素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封管液量应2倍于导管+附加装
2、置容积。 4. 更换敷料时,由导管远心端向近心端除去无菌透明敷料,戴无菌手套,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先用75%酒精清洁,应距离穿刺点0.5厘米,待干后再用碘伏消毒3遍,或选择取得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批件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面积应大于敷料面积。 5. 无菌透明敷料无张力粘贴固定,注明更换无菌敷料的日期、时间、置管深度和操作者。 6. 记录穿刺部位情况及更换敷料的日期、时间。 新生儿PICC维护 1 输液前抽回血,见回血后再抽取0.9%氯化钠注射液2ml脉冲式正压冲管,连接输液器。 2 输液结束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0ml脉冲式冲管后给予10U/肝素盐水12ml正压封管。 3 间断给药
3、,每次给药后用2ml-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 4 输注脂肪乳期间,每68小时用-0.9%氯化钠注射液12ml正压冲管1次。 二、指导要点 1. 告知患者置入PICC的目的、方法、配合要点。 2. 指导患者留置PICC期间穿刺部位防水、防牵拉等注意事项。 3. 指导患者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情况,有异常及时通知护士。 4. 指导患者置管手臂不可过度用力,避免提重物、拄拐仗,衣服袖口不可过紧,不可测血压及静脉穿刺。 5. 告知患者避免盆浴、泡浴,淋浴时手臂不可上举。 三、注意事项 1. 护士需要取得PICC操作的资质后,方可进行独立穿刺。 2. 置管部位皮肤有感染或损伤、有放疗史、血栓形成史、外伤
4、史、血管外科手术史或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后者,禁止在此侧手臂置管。 3. 穿刺首选贵要静脉,次选肘正中静脉,最后选头静脉。肘部静脉穿刺条件差者可采用B超引导下PICC置管术。 4. 新生儿置管后体外导管固定牢固,必要时给予穿刺侧上肢适当约束。 5. 禁止使用小于10ml注射器给药及冲、封管,使用注射器脉冲式方法冲管。 6. 输入化疗药物、氨基酸、脂肪乳等高渗、强刺激性药物或输血前后,应及时冲管。 7. 常规PICC导管不能用于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 8. PICC置管后24小时内更换辅料,并根据使用敷料种类及贴膜使用情况决定更换频次; 渗血、出汗等导致的敷料潮湿、卷曲、松脱或破损
5、时立即更换。 9. 新生儿选用1.9frPICC导管,禁止在PICC导管处抽血、输血及血制品,严禁使用10ml以下注射器封管、给药。 10. 禁止将导管体外部分人为移入体内。 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一、标本采集 (一)根据医生开出的血型检测/输血申请单,在护士站打印患者信息标签,分别贴在 采血试管及血型检测/输血申请单右上角,要求双人核对信息准确后签名。 (二)洗手、准备用物:皮肤消毒用品、采血针具、贴好标签的试管、止血带、锐器收 集盒、弯盘、医疗废物盒、输血申请单。 (三)采集受血者全血标本 1.床边查对.首先核对医嘱本与输血申请单上床号、姓名,再用输血申请单分别与床尾 (头)卡、采血试管标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ICC 护理 规范 输血 操作 以及 处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63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