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5电子管特性及其电路设计简析.docx
《805电子管特性及其电路设计简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05电子管特性及其电路设计简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805电子管特性及其电路设计简析805电子管特性及其电路设计简析 版权所有:HIFIDIY论坛Juline 805电子管是一种灵敏度高,性价比高的大功率电子管,容易制成20W以上输出功率的单管A类放大器。因此有不少玩家参与尝试制作,也产生了大量试制电路。但是,往往出现的问题是,频响不宽,音色不平衡,功率不大。本文就805管的本身特性展开一些简易分析,供大家设计制作参考。 1,805电子管特性概述。 805电子管原形是一款丙类发射用电子管, 屏耗 Pa = 125W 放大系数 u = 50 内阻 Ri = 10K, 其屏栅特性曲线见图: 2,按照常用线路的工作点分析: 现在常见电路工作点往往是:
2、 屏压 Ua = 1050V 屏流 Ia = 100mA 负载阻抗 RL = 710K 就此工作点,在屏栅特性曲线上简易作图,得: 对805动态工作情况简易分析如下 : 805静态工作点, Ug1 = +18V,此时有栅流大致 12mA 左右 Ua = 1050V Ia = 100mA 假设推动电压为对称 正弦波 当805电子管动作点移动到负半周某点A处: Ug1 = +45V Ua = 300V Ia = 168mA 此时如果要输出完整对称的正弦波,正半周A点,根据特性曲线应当为: Ug1= 9V Ua = 1630V Ia = 40mA 输出功率根据负半周,大致为 Po = 0.5(105
3、0 - 300)/(168 - 100)*1000 = 25W 此时栅极动作范围是 Ug1 从 9V 45V 栅流变化范围是 0mA 40mA 以上要说明的是,805在Ug1 = 0V 9V 区间内,基本是无栅流的。 此时,805输入阻抗近似趋向无穷大 而当805在Ug1 = 0V +45V 区间内,栅流是递增的。 此时,805输入阻抗降至 几百欧姆到几千欧姆之间。 另外注意到,805的内阻,随着电压递增而递增,随着电流递增而递减。 失真分量和失真定性在后面将简述。 3, 常见805电路推动形式不外乎两种: a;阴极输出器直接耦合 b;推动变压器耦合 在此不讨论主观评价,仅从原理上,实际测试结
4、果上做一说明: 常见阴极输出器直接耦合如图: 此类阴极输出推动,常采用多极管的三极管接法直接耦合805。 按照前述的805动态工作分析,当805栅极电压动作到负栅压部分时, 由于805栅压等于推动管阴极电压,因此推动管阴极电压应当为负, 而实际情况是,由于推动管阴极最低电压是0V,不能更负, 因此实际805栅极推动范围只有 0V 45V 此时动作点即动态分析图中所示的小三角区域, 输出功率 Po = 0.5(1425-1050)/(100-55)*1000 = 8.5W, 之前提到的第一个问题,输出功率不大,即此类电路造成。 这就是这类电路最大的缺点,对于低灵敏度音箱,开大音量,会引起削波失真
5、。 固然,从来不开那么大音量可以不在意,但是如果仅仅输出8.5W,如此低的利用率,采用300B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想要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不利用负栅压部分是很难实现的。 常见的变压器推动电路如图: 此类变压器推动电路,常采用多极管接成三极管或300B,2A3等三极管推动。 由于805灵敏度高,所需推动电压小,需要推动功率, 应当采用降压推动变压器 采用降低推动变压器的特性是: 变压器初级阻抗高,次级输出阻抗低,和匝数平方成正比 初级动态电压高,次级输出电压低,和匝数比成正比 初级电流小,次级输出电流大,和匝数比成反比 初级输出功率基本等于次级输出功率 因此,在805栅极,没有太大问题。解决了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805 电子管 特性 及其 电路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50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