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讲简单三角恒等变换.docx
《7第七讲简单三角恒等变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第七讲简单三角恒等变换.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7第七讲简单三角恒等变换第七讲 简单三角恒等变换 一、引言 本节的地位:三角函数恒等变换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知识之一,也是历年高考必考查的内容,体现考纲对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 考纲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证明重点是应用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证明 考情分析:一般考查对公式理解与熟练运用,以及考查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在历年的高考中,常常要考查,考试类型有应用公式化简求值、恒等变形、与其它知识交汇等对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转化与化归
2、等重要思想重点考查 二、考点梳理 1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 余弦公式:cos(ab)=cosacosb正切公式:tan(ab)=sinasinb; tanatanb 1tanatanb2二倍角的正弦公式:sin2a=2sinacosa; 二倍角的余弦公式:cos2a=cosa-sina=2cosa-1=1-2sina; 22222tana 1-tan2a1-cos2a1+cos2a223降幂公式:sina=;cosa= 22二倍角的正切公式:tan2a=4解题时既要会正用这些公式,也要会逆用及变形用,特别是二倍角公式,正用化单角,逆用降次
3、三、典型问题选讲 化简问题 例1 求下列各式的值:cos20cos40cos80; tan70+tan50-3tan50tan70;sin50(1+3tan10). 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公式的应用,会逆用及变形用,特别是二倍角公式,正用化单角,逆用降次 1sin160132sin20cos20cos40cos80= 8sin20823sin20sin40sin80sin1601= 法二原式=2sin202sin402sin808解析:法一原式=原式=tan(70+50)(1-tan70tan50)-3tan50tan70 1 =-3+3tan70tan50-3tan50tan70=-3 原式=s
4、in50(1+3sin10sin50(cos10+3sin10) )=cos10cos102sin50(cos60cos10+sin60sin10)2sin50cos50=cos10cos10 sin100cos10=1 cos10cos10=归纳小结:在已知角求值的式子变形中,常通过“造出特殊角”、“对偶式”来简化计算过程一般情况下,当ab是特殊角时,使用tanatanb=tan(ab)(1tanatanb)化简式子 例2 化简下列各式: 11113p-+cos2aa,2p;22222cos2a-sin2a pp2cot+acos2-a44分析:若注意到化简式是开平方根和2a是a的二倍,a是
5、a2的二倍,以及取值范+a+围不难找到解题的突破口;由于分子是一个平方差,分母中的角若注意到这两大特征,不难得到解题的切入点 解:因为p4p4-a=p2,3p11a2p,所以+cos2a=cosa=cosa, 222又因a3pa11aap,所以-cosa=sin=sin,所以,原式=sin 2422222cos2acos2a= pppp2tan-acos2-a2sin-acos-a4444原式=cos2acos2a=1 pcos2asin-2a2归纳小结:在二倍角公式中,两个角的倍数关系,不仅限于2a是a的二倍,要熟悉多种形式的两个角的倍数关系,同时还要注意2a,+a,-a三个角的内在联系的作
6、pp44用,cos2a=sinppp化简题一2a=2sinacosa是常用的三角变换244定要找准解题的突破口或切入点,其中的降次,消元,切化弦,异名化同名,异角化同角是 2 常用的化简技巧公式变形cosa=sin2a1+cos2a1-cos2a2,cos2a=,sina= 2sina22asin例3 已知正实数a,b满足p55=tan8p,求b的值 pp15aacos-bsin55+bcosp分析:从方程的观点考虑,如果给等式左边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a,则已知等式可化为关于的方程,从而可求出bab,若注意到等式左边的分子、分母都具有asinq+bcosqa的结构,可考虑引入辅助角求解 bp8
7、+cossinp5a5=15,则 解法一:由题设得pbp8cos-sincosp5a515sin8p8psin8p-psinpcos-cospsinb155=tanp=3. 155155=8p8ppa38cospcos+sinpsincosp-155155515解法二:因为asinpp5+bcospp =a2+b2sin+j,55bp=a2+b2cos+j,其中tanj=,55a58pp由题设得tan+j=tan.155p8p所以+j=kp+p,即j=kp+,5153bpp故=tanj=tankp+=tan=3.a33 acos-bsinpppbtan+8解法三:原式可变形为:5a=tanp,
8、bp151-tana5 +tanab8p5令tana=,则有=tan+a=tanp,a155patanp1-tantan+tana5b8p令tana=p,则有85=tan+ap=tanp,pa515由此可a+=kp+1-tanp(akZ),所以a=kp+,(kZ)tan51535pkp+p8=tanp=3,即b=3p 故tanaa=+tan由此可=kp+p(kZ),所以a=kp+,(kZ)33a5153ppb故tana=tankp+=tan=3,即=333atan3 p归纳小结:以上解法中,方法一用了集中变量的思想,是一种基本解法;解法二通过模式联想,引入辅助角,技巧性较强,且辅助角公式asi
9、na+bcosa=a2+b2sin(a+j),ab22asina+bcosa,或=a+bcosa-j,其中tanj=其中tanj=()在历年高考中ba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应加以关注;解法三利用了换元法,但实质上是综合了解法一和解法二的解法优点,所以解法三最佳 例4 已知tana,求 tanb是方程x2-5x+6=0的两个实根,2sin2(a+b)-3sin(a+b)cos(a+b)+cos2(a+b)的值 分析:由韦达定理可得到tana+tanb及tanatanb的值,进而可以求出tan(a+b)的值,再将所求值的三角函数式用tan(a+b)表示便可知其值 tanatanb=6, 解法一:由韦
10、达定理得tana+tanb=5,所以tan(a+b)=tana+tanb5=-1. 1-tanatanb1-62sin2(a+b)-3sin(a+b)cos(a+b)+cos2(a+b) 原式=22sin(a+b)+cos(a+b)2tan2(a+b)-3tan(a+b)+121-3(-1)+1=3 tan2(a+b)+11+1tanatanb=6, 解法二:由韦达定理得tana+tanb=5,所以tan(a+b)=3tana+tanb5=-1.于是有a+b=kp+p(kZ), 41-tanatanb1-6333331原式=2sin2kp+p-sin2kp+p+cos2kp+p=1+=3 42
11、2422归纳小结:本例解法二比解法一要简捷,好的解法来源于熟练地掌握知识的系统结构,从而寻找解答本题的知识“最近发展区”运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的关键是熟记公式,我们不仅要记住公式,更重要的是抓住公式的特征,如角的关系,次数关系,三角函数名等抓住公式的结构特征对提高记忆公式的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抓住了公式的结构特征,有利于在解题时观察分析题设和结论等三角函数式中所具有的相似性的结构特征,联想到相应的公式,从而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对公式的逆用公式,变形式也要熟悉,如 4 cos(a+b)cosb+sin(a+b)sinb=cosa,tan(a+b)(1-tanatanb)=tana+ta
12、nb,tan(a+b)tanatanb=tan(a+b)-tana-tanb,tana+tanb+tan(a+b)tanatanb=tan(a+b)。恒等变形 cosx1+sinx=例5 求证: 1-sinxcosx分析:恒等变形问题可由一边推证得另一边,也可以从两边进行推证得出相等关系 证法一:由题意知cosx0,所以1+sinx0,1-sinx0 所以左边=cosx(1+sinx)cosx(1+sinx)1+sinx=右边则原式成立 =2cosx(1-sinx)(1+sinx)cosx证法二:由题义知cosx0,所以1+sinx0,1-sinx0 又(1-sinx)(1+sinx)=1-s
13、inx=cosx=cosxcosx,所以证法三:由题意知cosx0,所以1+sinx0,1-sinx0 22cosx1+sinx= 1-sinxcosxcosx1+sinxcosxcosx-(1+sinx)(1-sinx)cos2x-1+sin2x-=0, 1-sinxcosx(1-sinx)cosx(1-sinx)cosx则cosx1+sinx= 1-sinxcosx归纳小结:证明恒等式的过程就是分析、转化、消去等式两边差异来促成统一的过程,证明时常用的方法有:从一边开始,证明它等于另一边;证明左右两边同等于同一个式子;证明与原式等价的另一个式子成立,从而推出原式成立 与其他知识综合 例6
14、ABC中,tanC=sinA+sinB,sin(B-A)=cosC求A,C cosA+cosB分析:“切化弦”是解决三角问题常用的方法,再利用三角形中角的关系进行恒等变形 sinA+sinBsinCsinA+sinB=,即, cosA+cosBcosCcosA+cosB所以sinCcosA+sinCcosB=cosCsinA+cosCsinB, 解:因为tanC=即sinCcosA-cosCsinA=cosCsinB-sinCcosB,得sin(C-A)=sin(B-C) 所以C-A=B-C,或C-A=p-(B-C)(不成立) 即2C=A+B,得C=p3,所以B+A=2p 3又因为sin(B-
15、A)=cosC=1p5p,则B-A=,或B-A= 266 5 得A=p4,B=5p 12kp,kZ),B(3,0),C(0,4归纳小结:注意三角形中角的范围,注意分类讨论 例7 已知三点A、B、C的坐标分别为A(cosa,sina)(a3),若ABAC=-1,求1+sin2a-cos2a的值 1+tana分析:本题将向量知识与三角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考查应用知识的能力 解:AB=(3-cosa,-sina),AC=(-cosa,3-sina), ABAC=-1,(cosa-3)cosa+sina(sina-3)=-1 2整理得:sina+cosa= 31+sin2a-cos2a2sin2a+2s
16、inacosa=sina1+tana1+cosa =2sinacosa(sina+cosa)=2sinacosa sina+cosa451+sin2a-cos2a5,2sinacosa=-即=- 991+tana9由平方得1+2sinacosa=归纳小结:正确应用ABAC=-1,得到关于角a的三角函数关系,利用二倍角、同角三角函数公式解决问题 例8已知向量a=(sinq,cosq-2sinq),b=(1,2). 若a/b,求tanq的值; 若|a|=|b|,0qp,求q的值 分析:利用向量共线及三角函数同角关系求值,利用向量模相等得出三角函数关系,求得q的值 解:因为a/b,所以2sinq=c
17、osq-2sinq,于是4sinq=cosq,故tanq=. 由|a|=|b|知,sin2q+(cosq-2sinq)2=5,所以1-2sin2q+4sinq=5. 从而-2sin2q+2(1-cos2q)=4,即sin2q+cos2q=-1, 214于是sin(2q+所以2q+p4)=-pp9p2又由0qp知,2q+, 4442p4=5pp7pp3p. ,或2q+=因此q=,或q=44442归纳小结:本题考查向量的模、向量共线及三角函数化简求角 四、本专题总结 本节课研究三角恒等变换,主要方法有:引入辅助角、换元、降次,消元,切化弦,异名化同名,异角化同角等常用的化简技巧,体现化归与转化思想
18、、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 6 合思想等,应注意在应用公式时,更重要的是抓住公式的特征,如角的关系,次数关系,三角函数名等.抓住公式的结构特征对提高记忆公式的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抓住了公式的结构特征,有利于在解题时观察分析题设和结论等三角函数式中所具有的相似性的结构特征,联想到相应的公式,从而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对公式的逆用公式,变形式也要熟悉 第八讲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与线性运算 一、引言 本节主要内容: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等内容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向量的认识,掌握通过向量的坐标表示,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19、来解决的方法,领悟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 本节学习要求: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运算,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灵活运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和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解决相关问题,发展运算能力和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高考的热点是向量的概念、加法、减法,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两个非零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试题多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考查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在解答题中,一般是将某些基本概念、公式作为中间步骤来考查,难度适中 在高考试题中,对平面向量的考查主要有:1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概念、性质和
20、运算法则,理解和运用其直观的几何意义;2考查向量坐标表示,向量的线性运算;3和其他知识结合在一起,在知识的交汇点设计试题,考查向量与学科知识间综合运用能力;4考查以向量为工具,即构造向量解决有关数量问题,侧重体现向量的工具性作用 二、考点梳理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l1、l2,使a=l1e1+l2e2 我们把不共线向量e1、e2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注意:基底不惟一,关键是不共线; 由定理可将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在给出基底e1、e2的条件下进行分解; 基底给定时,分解形式惟一,l1、l2是被a,
21、e1,e2唯一确定的数 2两个向量的夹角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和b,作OA=a,OB=b,则AOB=q叫做向量a和b的夹角 说明:向量a和b的夹角的范围是0q180当q=0时,a和b同向;当q=180时,a和b反向; 当q=90时,我们说向量a和b垂直,记作ab 3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和坐标表示 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 7 把一个向量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向量,叫做把向量正交分解正交分解是向量分解中常见的一种情形 在直角坐标系内,如图,我们分别取与x轴、y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i、j作为基底对于平面内的一个向量a,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知,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y,使得a=xi+yj, 这样,平面内的任一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简单 三角 恒等 变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50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