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半截蜡烛.docx
《6 半截蜡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 半截蜡烛.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6 半截蜡烛6 半截蜡烛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并规范书写本课的7个生字,理清“绝秘”与“绝妙”的关系,能结合语境深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推进学生对两个“似乎”的认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紧扣“半截蜡烛”,抓“点燃吹熄再点燃熄灭”这条主线,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升学生的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3紧扣3、4、5三个自然段,依托半截蜡烛的“两燃两熄”,赏析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与德军进行周旋的过程,并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及环境烘托进行刻画人物的方法。 4.注重语言文字训练,从描写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的具体语言材料中捕捉训练点,展开想像,加强读写训练;编排课本剧
2、,将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周旋的场景进行情景再现。 二、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体会他们面对敌人的从容、镇定、机智和勇敢以及紧张激烈的心理活动,感悟他们的爱国热情。 难点: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与德军进行巧妙周旋的?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检查学生预习、针对学情指导训练方式,落实字词、读书的教学目标。 2在读书感悟中,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有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抓住伯诺德一家人的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及环境描写,让学生讨论交流,在对话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突破重点和难点。 3在整个自读感悟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自
3、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效果,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朗读理解的情感变化,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完成预习单。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单元承接,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大家喜欢的动漫人物黑猫警长有一句名言,你知道是什么吗?是的,我们学习的这个单元的主题就是“正义必胜”,在卢沟桥烽火中我们领略了我中国官兵为正义而在杀场上,浴血奋战的感人画面,今天,我们就再来认识三位平凡而又伟大情报人员,看他们在在二战期间,在无硝烟的战场上,为守住半截蜡烛里的秘密,又是怎样与敌人巧妙周旋,而维护正
4、义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半截蜡烛。 2.板题齐读 6 半截蜡烛 3.简介二战背景 过渡:同学们,你想知道那半截蜡烛里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吗?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文本,来探究其中的秘密吧! 4.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的识、写。 (1)投影出示预习单,检查学生对文中难读和易读错词语的朗诵,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似”和前鼻音“芯”、翘舌音“厨”、平舌音“从”。 半截 厄运 摇曳 镇定 诺言 熄灭 厨房 灯芯 楼梯 强盗 传递 绝妙 绝密 从容 (2)指导学生规范书写 重点指导“截”字,引导学生练习好贯穿整个字的斜钩。“诺”字注意是
5、左右结构。 2.检查学生课文朗读的正确、流利的程度。 3.学生自由读后,教师针对难点适时加以指导、强化。 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4.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思考,这“半截蜡烛”在德军与伯诺德夫人一家情报人员手中有着怎样的“命运”? 5.同位交流后,指名讲 老师相机归纳并板书:点燃吹熄再点燃熄灭 6.浏览课文,你从这半截蜡烛的“两次点燃”与“两次熄灭”中读出了什么? 7.借助半截蜡烛的命运这条主线索,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渡:同学们,既然说这半截蜡烛意义重大,那么,它里面到底藏有怎样的秘密呢?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由
6、“绝密”到“绝妙”,揭密识危险 1.学生自由读第1、2段,思考:半截蜡烛里面到底藏有怎样的秘密呢? 2.学生自主学习标画相关语句,做批注,教师巡视指导,掌握学情。 3.交流展示 “绝密”是什么意思?句中的“绝密情报”能换成“秘密情报”吗?为什么? “绝妙”是什么意思?伯诺德夫人“绝妙的主意”是什么? 出示 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内,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面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自由读,你读出伯诺德夫人的绝妙主意了吗? 再读,结合破折号明白半截蜡烛内的秘密是什么?从它的秘密中又
7、读出了什么? “显眼”的反义词是什么?为什么将藏有情报的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 想像一下,在没想到这个绝妙的主意前,她可能想到哪些办法?为什么又放弃使用呢? 你从这个“绝妙的主意”中读出了伯诺德夫人是怎样一个人? 指导朗读。 再读,你除了读出伯德夫人的机智过人外,你还读出什么? 过渡:装着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是如此的重要,又是如此的危险,它可能面临哪些危险呢? 出示: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 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绝密情报”放在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里,可能会遇到怎样的危险? 这样的危险会有怎样的后果? 师生互动,教师引读 想像一
8、下,这份藏在半截蜡烛里“绝密情报”,还可能遇到哪些危险? 此时此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借“两燃两熄”,悟险品人,学习写法 1.同学们,藏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是如此的重要,可又隐藏着危险,随时,都可能出现意外,可我们怕什么,却偏又来什么,在一次搜查中,德军闯进了伯诺德夫人家里,一个中尉顺手点燃了那支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是怎样与德军周旋,让这份绝密情报转危为安的呢? 2.自由读37自然段,标画描写两次点燃半截蜡烛,又两次熄灭的句子。 3.再读标画的相关句子,说一说自己的心理变化。 4.你从自己的心理变化中,感受到什
9、么? 过渡:此时,同学们朗读相关的句子,都有这样复杂的心理变化,那么在当时现场的伯诺德母子三人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二战时期的德国,亲临伯诺德夫人的家中,来“目暏”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5.默读37节,边读边思考:伯诺德母子三个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请标画出相关的语句。 6.同位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情。 7.小组交流,深化认知。 8交流展示。 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出示 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预设1:借“一燃一熄”赏周旋过程,再品伯诺德夫人 自由读,你读出了什么? 孩子们的脸色为什么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半截蜡烛 半截 蜡烛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49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