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气》说课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取氧气》说课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灵宝市五中 李 彬,5.教后反思,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设计思路,4.教学流程,说课流程,第一部分 教 材 分 析,1、地位和作用,2、教 学 目 标,重点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原理和装置;2、认识分解反应。难点认识催化剂和设计实验方案及实验装置。,3、重难点分析,4、教 学 准 备,5%的H2O2溶液、MnO2粉末、KClO3、KMnO4、铁架台、试管、酒精灯、火柴,第二部分 学 情 分 析,学 情 分 析,知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方法:初步学习了实验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和方法。,学生还处于初级模仿阶段。,学 情
2、 分 析,形象思维,第三部分 设 计 思 路,设 计 思 路,归纳总结,设 计 思 路,自主学习,观察记录,交流讨论,实验探究,设 计 思 路,第四部分 教 学 流 程,教 学 流 程,环节1 导入新课,氧 气,活动1: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环节2 探究解疑,活动2:自主学习 了解新知,1、自主阅读课本P40的“资料卡片”,初步了解工业大量制氧气的方法是什么?2、自主阅读课本P37P39,找出并学会诵读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并完成实验,创设情景,分析与交流,学生通过交流与分析感悟:1.过氧化氢反应得出氧气;2.二氧化锰能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3.催化剂
3、和催化作用。(“一变两不变”),学生会从两个角度设计实验1.分别检验两种物质是否产生氧气;2.混合后检验是否产生氧气。,学 生 探 究 实 验步骤一:步骤二:再将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步骤三:待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活动3:实验探究 理解新知,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教师引导分析,学生感悟:1.氯酸钾反应中二氧化锰也是催化剂;2.分解反应及特征;3.分解反应是制取单质的常用反应。,环节3 再探揭密,教师引导得出过氧化氢制氧的发生装置,图一,固液不加热型,固固加热型,问题引发思维探究1.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这套装置行吗?为什么?2.你能组装出高锰酸钾制氧
4、的发生装置吗?,学生改进得出高锰酸钾制氧的发生装置,活动4:探究延伸 拓展新知,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问题引发思维探究3.制出的气体如何收集呢?,问题引发思维探究4.你能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瓶氧气吗?请用实验台上的仪器组装出一套完整的装置。,环节4 梳理归纳,知识,方法,感悟,活动5:交流收获 优化新知,活动6:联系生活 扩展新知,不 是 纯 氧,板书设计,1、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1)工业制取原理:分离液态空气法、富氧膜法(物理方法)。(2)实验室制取原理:,过氧化氢 水+氧气,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催化剂:(一变两不变),3、实验室制取氧
5、气的装置:(1)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固固加热型(2)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分解反应,(一变多),1.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A.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D.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小,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A.看集气瓶周围是否有气泡冒出 B.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 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燃烧是否更旺 D.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环节5 巩固反馈,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少;质量不变;化学性质改变;化学性质不变;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和 B.和 C.和 D.和,第五部分 教 后 反 思,手动,口动,脑动,互动,敬 请 指 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49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