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下《牧童》教学设计.docx
《5下《牧童》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下《牧童》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5下牧童教学设计牧童教学设计 新授课 09021234周燕飞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词当然也不例外。通过诵读,把学生带入诗境,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知诗词中所表现的情景交融的境界,是古诗词学习的有效手段。除此之外,运用相类似的课程资源辅助教学,对学生读懂古诗,理解古诗会产生非常大的帮助。如牧童一诗,主要表达了牧童无忧无虑,无羁无拌的生活,既显示出古代孩子天真烂漫的天性,也隐含了作者对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这与唐代诗人栖蟾的牧童,在描写内容和表达主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在两首诗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既能帮助学生明诗意,更能使他们感受到美好而
2、完整的诗境。 牧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第五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诗。为唐代诗人吕岩所作,吕岩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吕洞宾。草场、笛声、牧童、月夜组成了一幅鲜活的儿童晚归休憩图。整首诗描绘的是牧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然恬静的生活和牧童无羁无绊的心灵。“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透过诗,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较多的古诗学习经验,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也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但对一些诗歌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情感还比较难体会。古诗所描绘的牧童生活对于在城市里成长的小孩
3、而言距离较远,特别是那种自然放松的生活状态。学生不太容易能体会到,所以,要通过教师运用感性而直观的语言进行引导,启发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1认识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理解“弄、蓑衣、卧”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牧童,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感受牧童生活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体会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悠闲自在、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一课时 一、 复习导入,说牧童 导语 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古诗三首中的牧童,看着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4、?或者有什么想问的,想说的。 预设 生1.我想到了一年级学的古诗所见 师:你能给大家背一背吗? 师:这是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学习的一篇描写牧童意欲捉蝉的五言诗,刻画出了牧童活泼机灵、无拘无束的可爱情态。相信同学们对于这个顽皮可爱、天真烂漫的小牧童形象一定记忆犹新,那我们今天要学的这个牧童和之前的有什么不一样呢?诶,老师这里可没有答案,相信等你们上完了这堂课,自己就给解决了。看着这个题目,还有谁想说说的吗? 预设 生2:我还想到了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师: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那又是怎样的一个小牧童? 生:纯朴率真、自
5、由自在的牧童。 师: 那你就读出他的自由自在来。注意要在哪个词上下功夫。 教师小结 其实,古代有很多描写牧童的诗,再比如,还有北宋诗人黄庭坚在七岁的时候所写的牧童 “骑牛远远过前村, 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 机关用尽不如君。”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无忧无虑,怡然自得的牧童。而今天我们要赏析的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写的。那他笔下的牧童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翻开课本第22页,自由大声地朗读,在读的时候,老师要求你们做到“三读”。一读字正腔圆,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二读抑扬顿挫,根据你的理解,这首诗应该读出怎样的节奏,你就怎么读。三读诗中意境。想象画面再读一读。老师相信,完成这三个要求的同学,已
6、经可以做到熟读成诵了。待会,老师和你们做个小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已经达到这个境界了。 设计意图 建构主义指出:学习活动是通过一系列主动的建构过程完成的,而这一建构又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有效地促进学习材料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联系,将有助于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学习和理解。所以,在新课之前,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描写古诗中的牧童形象,既复习了所学习的古诗,又明确了牧童形象的一般特点,为理解牧童无忧无虑、怡然自得的生活打下基础。此外,通过背诵古诗,能促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到古诗的学习氛围中去。有利于第二环节明诗意,悟诗情的学习活动的开展。 二、由字及句,明诗意 导语 很多同学都
7、已经完成了,老师现在来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已经做到了黑板上的这四个字。今天老师换一种方法,这个方法叫作“点词成句”。如果你做到了熟读,那么你脑子里就会很快映出带有这个诗词的诗句。如果你知道了,就马上举手示意,可以吗?可以的话,我们就开始吧。合上书。 师:弄 预设 生:笛弄晚风三四声。 师:读诗要有读诗的感觉,再来一次。 师:读完这句诗,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预设 生:笛弄晚风 生2:笛子怎么会逗弄晚风呢? 师:这个问题说明你有在认真地读诗,笛弄晚风,这里的笛指的是笛声,那笛声怎么会逗弄晚风呢?有没有同学有自己的理解? 预设 生:风中有笛声,是风在逗弄笛声。 引导 师:风逗弄笛声,会怎么样? 预设
8、 生:会时断时续。是笛声在风中时断时续。 引导 师:那时断时续的笛声听上去是怎么样的?你能给大家描述描述吗? 预设 生:一下子听得见,一下子听不见。 生2:一下高,一下低。 师:这就是晚风在逗弄笛声啊,听起来时而高,时而低,时而长,时而短,时而快,时而慢,时而有,时而无。就是“笛弄晚风三四声”。 师:这里的三四声指的就是三、四声笛音吗? 生:不是,是虚指。 师:那就是悠扬的不间断的笛声,是吗?谁吹的?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吹的? 预设 生:放牛回来的时候。 预设 生2:黄昏后。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哦。牧童放牛归来,黄昏里,劳作了一天后的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悠扬的笛声在晚风中时断时续。
9、笛声时而高,时而低,时而长,时而短,时而快,时而慢,时而有,时而无。就是“笛弄晚风三四声”,那作者为什么就用“弄”,不用别的词呢? 预设 生:弄这个词,让人觉得笛声和晚风在玩游戏,像好朋友一样。 引导 师:你学过乐器吗?你吹笛子的时候和牧童吹笛子的时候一样吗?我们来看看牧童是怎么吹笛子的。 引导 师:他是怎么吹的? 预设 生:信口吹的,牧童吹笛的时候很随意。 引导 师:那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吹着笛子, 这时候,牧童的心情怎样? 预设 生:牧童心情很舒畅,很悠闲。 师:是啊,一个悠闲,惬意的牧童!一个“弄”字,不仅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还让人感受到了牧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牧童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49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