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学语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大学语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大学语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大 学 语 文 一、单选题: 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夸张 C.借代 D.拟人 2.戏剧日出的作者是 A.曹禺 B.沈从文 C.茅盾 D.钱钟书 3.单刀会的作者是 A.关汉卿 B.白朴 C.王实甫 D.汤显祖 4. “文起八代之衰”指的是谁的散文 A. 欧阳修 B. 王羲之 C. 韩愈 D.王安石 5. 下列样式不属于记叙文的是 A.科学小品 B. 通讯 C. 日记 D. 回忆录 6.报任安书的作者是 A.欧阳修 B.苏轼 C.司马迁 D.宗臣 7.哲学家和作家培根的国籍是 A
2、. 法国 B. 美国 C.英国 D.德国 8.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乐府民歌的是 A.氓 B.杜陵叟 C.陌上桑 D.短歌行 9. 金代最杰出的诗人是 A. 杨维桢 B. 元好问 C.关汉卿 D.蔡松年 10. 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的划分依据是 A. 议论的篇幅 B. 议论的方式 C.应用的场合 D. 论文的作者 11. 下面不属于议论文的是 A.韩愈进学解 B. 韩愈师说 C. 贾谊过秦论D. 王羲之兰亭集序12.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作家是 A.鲁迅 B.契诃夫 C.莫泊桑 D.欧亨利 13. 从戏剧的容量来看,曹禺的日出属于 A.独幕剧 B.重幕剧 C.多幕剧 D.话剧 14.“
3、忽哪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 A.关山月 B.从军行 C.短歌行 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5.“姜氏何厌之有”的正确译文是 A.姜氏有多么讨厌! B.姜氏她厌恶什么? C.姜氏有厌恶的事情吗? D.姜氏有什么满足的! 16. 杜甫的月夜是一首 A.五绝 B.五律 C.七绝 D.七律 17. 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诗派是 A. 山水 B. 田园 C.隐逸 D.边塞 18.下列不属于先秦诸子散文的作品是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易经 1 19. 雨巷的作者是 A.戴望舒 B. 徐志摩 C.余光中 D. 艾青 20.下列不是莫泊桑作品的一项是 A.项链 B.羊脂球 B.我的叔叔于
4、勒 D.装在套子里的人 21. 李煜是哪个国度的词人 A. 北汉 B. 前蜀 C.西蜀 D.南唐 22.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 A.欧阳修 B.韩愈 C.孟郊 D.苏轼 23.宋代最杰出的女性词人是 A. 李清照 B. 朱淑真 C. 魏夫人 D.严蕊 24.下列作品中属于新乐府诗的是 A.关山月 B.短歌行 C.陌上桑 D.杜陵叟 25.辛弃疾的作品集是 A.漱玉词 B.稼轩词 C.南唐二主词 D.清真词 26. 枚乘的哪部作品标志着骚体赋向汉大赋转化 A.七发 B.归田赋 C.三都赋 D.长门赋 27.在文学史上被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A.郭沫若 B.李白 C.杜甫
5、 D.白居易 28. 关汉卿的艺术成就主要是在他的 A. 南戏 B.散曲 C.杂剧 D.传奇 29. “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这句话用的修辞手法是 A. 比喻 B. 拟人 C. 互文 D. 对偶 30.小说永远的伊雪艳的作者是 A.鲁迅 B.白先勇 C.高晓生 D.契诃夫 31.下列诗歌题材有别于其他各项的是 A.从军行 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C.北方 D.行路难 32.下列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A.柳宗元 B.王安石 C.李商隐 D.欧阳修 33. 宋代的哪种文体是通俗白话小说的开端 A.传奇 B. 话本 C.志怪 D
6、.志人 34. 明代最负盛名的传奇作家是 A.孔尚任 B.汤显祖 C.洪升 D.白朴 35. 韩愈祭十二郎文是悼念 A.友人 B. 侄子 C. 师长 D.儿子 36.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阿Q正传 B.风波 C.狂人日记 D.祝福 37. 贾平凹的小说有 A.月迹 B. 心迹 C.浮躁 D.丑石 38.下列作品中属于乐府旧题诗的是 A.关山月 B.炉中煤 C.杜陵叟 D.泊秦淮 39. “庄生晓梦迷蝴蝶”用的典故是 2 A. 庄周梦蝶 B.杜宇啼血 C.鲛人泣珠 D.良玉生烟 40. 诗经所收诗歌数量为 A.300篇 B. 205篇 C. 305篇 D. 405篇 41. 以现
7、在的标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应当属于 A.记叙文 B.议论文 C.说明文 D.小说 42. 唐五代时在西蜀形成了哪个词派 A. 花间 B. 豪放 C.云间 D. 浙西 4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于 A.饮酒 B.短歌行 C.行路难 D.从军行 44.契诃夫是 A.俄国作家 B.美国作家 C.法国作家 D.英国作家 45.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派是 A. 山水田园 B.咏物 C. 隐逸 D.边塞 46散文往事是哪位女作家的作品 A.冰心 B.丁玲 C.杨绛 D.萧红 47钱钟书的幽默文风最突出地表现在他对哪种修辞手法的妙用 A. 虚字 B. 叠字 C. 比喻 D.排比 48根据矛盾冲
8、突的性质与运用的表现手法,曹禺的日出属于 A.喜剧 B.悲剧 C.正剧 D.悲喜剧 49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隐括了一首蒋捷的词,是 A.一剪梅 B. 浣溪纱 C.虞美人 D.清平乐 50郑伯克段于鄢出自史书 A. 左传 B.战国策 C.汉书 D.史记 51余光中听听那冷雨的主题可以概括为 A. 爱情 B. 亲情 C.乡愁 D.伤春 52钱钟书论快乐的主要论点是 A. 快乐源于精神。 B. 快乐与不快乐没有什么不同。 C. 快乐是人生最大的追求。 D. 人永远不可能真正快乐。 二、填空题: 1. 关汉卿单刀会的主角是 。 2. 杜牧的 是最早的文赋。 3. 议论文根据议论的方式可分为 和 。 4.
9、明代四大奇书指的是 、 、 、 。5. 散曲包括小令和用小令连结起来的 。 6. 六朝的 、 被称为“大谢”、“小谢”。 7.柳永八声甘州:“惟有长江水, 。” 8. “初唐四杰”指的是 、 、 、 。9. 按照容量,戏剧可以分为 和 。 10.陶渊明饮酒:“问君何能尔? 。” 1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 12. 王国维的词学论著代表作是 。 3 ) ) ) ) ) )在体制上是属于令、引、近、慢中的哪一种?这首词表达了什么主题? 3.苏轼江城子是为谁而作?“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叫作词的什么部分?试分析苏轼在这首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4.欧阳修的秋声赋属于哪种赋体?主要用到哪些修辞手法?
10、 5.杜甫的夜月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6.山居秋暝中“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小说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8.在傅连暲的说梦中,巴甫洛夫的话有什么作用? 9.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在表达上有何特点? 10.简述余秋雨废墟中“废墟”的含义。 11.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12.插叙与补叙有何不同? 13.什么是记叙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哪些类别?试举例说明。 14.米龙老爹有何写作特点? 四、阅读理解题: 1. 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听说过的,在书本上见到过的事,都可以片断地在梦里出现。如一个人只到过北京、武汉,没有到过上海,他做梦时也可能
11、到了上海,因为他听说过 4 上海是一个繁华的城市,但在他梦境里的上海绝不是真正上海市的面貌,而只是北京、武汉某些情景的模拟。入睡时身体内外环境的某些刺激,与梦境也常有联系,如口渴干燥,可能梦见吃灼热的东西,又如睡眠时半身露在被褥外面,受到寒冷的刺激,可能梦见跌在冷水池里。梦境也可能是一种感情流露,个人主义者梦见了自己的奢望实现,热爱工作的人梦见生产高涨的境况。这些都可以用刺激痕迹的错综组合来解释。 这段文字选自傅连暲说梦。这段文字采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从这段文字可以见出怎样的行文风格? 2 我早料到你读了论希腊雕塑以后的兴奋。那样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的了,正如一个人从童年到少年那个天真可爱的阶段
12、一样。也如同我们的先秦时代、两晋六朝一样。近来常翻阅世说新语,觉得那时的风流文采既有点儿近古希腊,也有点儿像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但那种高远、恬淡、素雅的意味仍然不同于西方文化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人真是奇怪的动物,文明的时候会那么文明,谈玄说理会那么隽永,野蛮的时候又同野兽毫无分别,甚至更残酷。奇怪的是这两个极端就表现在同一批人同一时代的人身上。两晋六朝多少野心家,想夺天下、称孤道寡的人,坐下来清谈竟是深通老庄与佛教哲学的哲人! 这段文字选自傅雷家书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作者对于先秦时代、两晋六朝是褒是贬?为什么?从这段文字,可以见出傅雷家书的哪些风格特点? 3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
13、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黯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幺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
14、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这段文字出自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请分析其中所用到的修辞手法与其语言风格。 4. 唐代的韩愈,强调不要埋没人才,在其杂说之中谈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提醒人们,有了识才之士才会涌现出无数的人才。宋代黄庭坚在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诗中感叹:“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确实,人才如果遇不上“伯乐”,就会被埋没。 要发现人才,贵在识才。关于这一点,古人的认识也颇有见地。三国的诸葛亮在其便宜十六策阴察中论述:“洗不比江河,要之却垢;马不比骐骥,要之疾足。”就是说,洗涤不一定非要去大江大河,
15、重要的是能够除掉污垢,马不一定非要骐骥,重要的是能够跑得快。而汉代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指出,挑选马匹,往往因为是瘦马就不予理睬,结果漏掉了良马;选拔人才,往往因为是贫士就看不起,结果失掉了贤人,“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识别贤才,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辨明。汉代徐干在中论修本篇说:“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三国曹植矫志诗道:“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这两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两段之间的层次关系如何? 5 5.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同饮,得半日之闲,可抵上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
16、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中国喝茶时多吃瓜子,我觉得不很适宜,喝茶时所吃的东西应当是清淡的茶食,中国的茶食却变了满汉饽饽其性质与阿阿兜相差无几;不是喝茶时所吃的东西了。日本的点心虽是豆米的成品,但那优雅的形色,朴素的味道,很合于茶食的资格,如各色羊羹(据上田恭辅氏考据,说是处于中国唐时的羊肝饼),尤有特殊的风味。江南茶馆中有一种干丝用豆腐干切成细丝,加姜丝酱油,重汤炖热,上浇麻油,出以供客,其利益为堂倌所独有。豆腐干中本有一种茶干,今变而为丝,亦颇与茶相宜。在南京时常食此品,据云有某寺方丈所制为最,虽也曾尝试,却已忘记,所记得乃只是下关的江天阁而已。学生们的习惯,平常干丝既
17、出,大抵不即食,等到麻油再加,开水重换之后,始行举箸,最为合式,因为一到即罄,次碗继至,不遑应酬,否则麻油三浇,旋即撤去,怒形于色,未免使客不欢而散,茶意都消了。 这段文字出自周作人喝茶。请分析作者在这一段文字中对于“喝茶”主要关注的是什么?作者行文的线索是什么?表现了他怎样的语言风格? 6. 人对建筑的美感,客观上来源于建筑的形式,舒畅、别扭、恐怖、惊讶、幽静、轻松、肃穆这是视觉反应的直觉情绪;质朴、刚健、柔和、雍容、华贵、纤秀、端庄这就进入了初步的审美判断。所有这些主观的感受,无不是建筑的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质地、装饰花纹等等外在形式的反映。但是这些感受(美感)又不
18、是抽象的,其中往往包含着某些特定的内容,因而使得建筑的美感有可能突破单纯形式美的法则而深化发挥。像秩序井然的北京城,宏阔显赫的故宫,圣洁高傲的天坛,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清幽别致的峨眉山寺,安宁雅静的四合院住宅,端庄高雅的希腊神庙,威慑压抑的哥特式教堂,豪华眩目的凡尔赛宫,冷峻刻板的摩天大楼所有这些具体感觉形式,无不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因素,以及整个时代的民族的审美倾向,无不包含着悬念、感触、素养、格调等等主观因素,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是无声的空间凝聚,但又可以是有声有色的时间的延伸。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什么问题?用到哪些说明方法?行文的层次是怎样的? 6
1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A 4.C 5.A 6.C 7.C 8.C 9.B 10.D 11.D 12.C 13.C 14.D 15.D 16.D 17.D 18.D 19.A 20.D 21.D 22.B 23.A 24.D 25.B 26.A 27.C 28.C 29.C 30.B 31.D 32.C 33.B 34.B 35.B 36.C 37.C 38.D 39.A 40.C 41.C 42.A 43.A 44.A 45.A 46.A 47.C 48.B 49.C 50.A 51.C 52.A 二、填空题 1.关羽 2.阿房宫赋 3.立论文;驳论文 4.三国演义;水浒
20、传;西游记;金瓶梅 5.套数 6. 谢灵运;谢朓 7. 无语东流 8.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9.独幕剧;多幕剧 10.心远地自偏 11.纪传 12.人间词话 13.刘勰;文心雕龙 14.李白 15.点点滴滴 16.七发 17.青青子衿 18.菩萨蛮;忆秦娥 19.新乐府运动 20.聊斋志异 21.李清照 22.培根 23.飞鸟集 24.米龙老爹 25.朱自清;俞平伯 26.资治通鉴 27.高处不胜寒 28.夜吟应觉月光寒 29.浙东 30.契诃夫 31.人物;情节;环境 32.称呼;问候;结语;信封 三、简答题 1.选自曹雪芹红楼梦。 其塑造人物的特点在于:典型情节的安排;叙述和描绘人
21、物,重在其神,重在写意;用韵文画龙点睛。 2. 属于小令。表达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的主题。 3. 为亡妻王弗而作。词题。这是一首悼亡词,抒发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想念亲人的真挚情感。 4. 属于文赋。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描绘秋声,十分形象。 5.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怀念妻子、儿女的情感。通过对面落笔的方式强化了作者的内心情感。 6. 用了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典故。作者在这里是反用其意,表达自己眷恋山林,乐于归隐的决心以及逃避现实、洁身自好、不同流俗的生活态度。 7. 丰富而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而多变的情节叙述;具体而独特的环境描绘。 8.引述权威观点,增强说服力;而其现代生理学
22、的立论,本身也是科学可信的,有助于解释清楚梦的成因。 9. 抒写别情。通过西天云彩的反复出现、叠音词的反复使用,使全诗的基调是流丽、柔和与绝望的,表现了“三美”:绘画美、建筑美与音乐美。 10. 废墟不仅是历史遗迹,而且代表了历史的真实与生命的过程,体现了悲剧美和崇高美,具有哲学意义,能够启示今天的人反思现代文化。 11. 举事例、作比较、下定义、列数字、引资料、附图表等 12. 与插叙相比,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 13. 线索,就是贯串其文章的各部分的联系,主要包括人、事、物三类,也可以是某一细节,或者是时空转移。例如以人为线索,如鲁迅的祝福;以事为线索,如余光中听雨;以物
23、为线索,如周作人故乡的野菜。 14. 采用倒叙的方式;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方法交互使用;在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上很出色;善于挖掘小人物身上的健康品质。 7 四阅读理解题 1. 主要采用了举事例的说明方法。例举了各种导致梦境的刺激痕迹的错综组合的情形。也用到作比较的方法,如将个人主义者与热爱工作者的梦境相对列出。其行文风格是将知识性、通俗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深入浅出,故在严密的逻辑推理之中又有通俗的解说。 2. 作者是褒扬先秦和两晋六朝的。因为作者表达了对这些时代逝去的遗憾,十分怀念这些时代,后文的“高远、恬淡、素雅”也表明了作者对这些时代的赞赏。 通过这段文字,可以见出傅雷家书的特点:态度鲜明,
24、直言无隐,把对人生几近苛刻的态度传递过去,直接把自己的喜好,自己所执著的东西传递给儿子;思路开阔,深厚的学养渗透其中,使得家书具有了一种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同时充满了对人生与世界的思辨色彩;关怀无微不至,例如提到正在寻找一本合适的世说新语寄给儿子,而文笔简洁,毫不拖沓。 3. 采用了拟声、拟人、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拟声如“细细琐琐屑屑”,既拟声、又拟动态、拟节奏;拟人如“屋顶上呼吸沉重”;比喻如“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通感如“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 该文在结构上纵横捭阖,挥洒自如,营造了一个博大的情感空间;语言上寓以诗歌句法;表现手段上全方位调动感官。作者全方位调动感官去表现听雨的感受,
25、语言很富于形象性,是动态的诗的语言。拟声手法的运用亦受到诗歌语言的影响,拟声兼而拟形。 4. 中心论点是贵在识才。主要用到举例论证的方法。两段之间的关系是层递关系,第一段的观点句是“提醒人们,有了识才之士才会涌现出无数的人才。”指出要有识才之士,否则人才会被埋没。第二段的中心句是“贵在识才”,通过大量的事例,阐明了这个层次的分论点: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辨明而识才的方法,是对上一段的深化,也是进一步对中心论点的论证。 5. 关注的是饮茶之道,这里主要谈的是饮茶的环境与氛围,如在瓦屋纸窗之下,用素雅的陶瓷茶具饮清泉绿茶。行文的线索主要是饮茶的不同风习。可见出作者一贯的行文风格:平和冲淡,行文极度闲散,如拉家常。但在闲散中又内含主线与情感,由饮茶的环境谈及“茶食”,与日本对比,含有对中国茶道衰落的慨叹。 6. 主要说明人的建筑美感的来源。主要用到分类别、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分类,如直觉情绪与审美判断的归纳,客观与主观的分别。举例子,如列举了许多中外著名建筑的风格,给人的具体感觉形式无不包涵着深刻的历史因素。其行文的层次是以建筑美感的来源为线索逐层深入的,首先从人对建筑的美感的客观来源说起,再进入人的主观感受的层面,然后对于建筑的客观形式与人的主观感受之关系进行分析说明,水到渠成地说明建筑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因素,整个时代的民族审美倾向,以及悬念、感触、素养、格调等主观因素。 8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47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