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一个奇怪的问题.docx
《37 一个奇怪的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7 一个奇怪的问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7 一个奇怪的问题读课文查字典识字 37、一个奇怪的问题 徐汇区上海小学 撒滢 教学总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 “题、科、提、满、胖、挺、叔、误、居”等11个生字,重点识记“题、提”的字形;继续学习音序查字法;正确描摹“提、题、试、居”。 2.能正确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科学家提出的问题。 3.能结合课文内容,借助提示想象说话,读懂句子和课题的意思。 4联系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的用意,知道“遇到问题不仅要问为什么,而且还要动手去试一试”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认读“题、科、提、满、胖、挺、叔、误、居”9个生字,重点识记“题、提”的字形
2、。 2.能正确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科学家提出的问题。 3.能结合课文内容,借助提示想象说话,读懂句子和课题的意思。 4.知道遇到问题应像伊琳娜那样敢于质疑,善于实践与思考。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媒体课件、田字格卡纸、生字卡片、词卡 教学过程: 一、学习生字“题”和“提”,比较异同,并揭示课题。 1.学习生字“题”和“提”。 揭示“提问题” 学习“提”和“题”两个生字。 正音,区别词义 齐读词组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重点指导 “题”的字形 齐读课题。 针对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揭示课题时,引出“提问题”这个词组。之后,学生通过老师引导和自身的仔细观察,发现“
3、提、题”是两个同音异义的字。通过板书课题,完成对生字“题”字形的初步记忆。 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那么在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呢?谁提出了什么问题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交流文中出现的人物,随机学习。 科学家叔叔 听记句子,了解科学家。学习生字“科”。 指名交流。 出示听记句子,齐读。 居里夫人 正音 了解居里夫人,学习“大名鼎鼎” A、了解居里夫人 B、学习“大名鼎鼎” 师:谁能把“大名鼎鼎”放到句子中,再来介绍一下居里夫人。 出示:居里夫人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 指名读
4、齐读 一个扎着小辫子的女孩、另一个胖墩墩的小男孩 “一个扎着小辫子的女孩” “另一个胖墩墩的小男孩” 伊琳娜 正音 以“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这一问题的解决为抓手,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反馈时,有机融合识字教学,做到字音、字义的教学各有侧重,同时在语境中理解“大名鼎鼎”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深入感知。 1.读文思考:文中有哪些人分别提出了什么问题? 自读课文,括出有关句子。 生交流。 师:谁提出了问题? 板书: 科学家 伊琳娜 师:科学家提出了什么问题? 出示:科学家的问题。 师:那么,伊琳娜提出了什么问题? 出示:伊琳娜的问题 2.学习第1节。 出示:第一小节,自由读,个别读,正音
5、。 出示停顿符号,指导朗读。 齐读。 引读:一位科学家向小朋友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他先告诉小朋友一个现象;接着提出了一个假设;最后他问。 了解“这”的具体内容。 齐读,读出提问的语气 文中科学家提出的问题比较长,要读好这一长句,先让学生读准字音,再尝试读出句子的停顿,最后,通过教师的引读,引导学生逐步读懂长句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达成读准字音,正确停顿,不加字、不漏字的要求。 3学习26节。 学习小女孩和小男孩的回答。 引读,指名读,随机出示两个回答。 师:一个扎着小辫子的女孩说。另一个胖墩墩的小男孩说 自由读。 师生角色扮演读。 引读:伊琳娜觉得不是那样,可是她想不出这是为什么。就回家去
6、问妈妈。 学习伊琳娜的表现 想象说话 师:她会怎样问妈妈呢?请你们再读读课文14小节,来想一想,问一问。 自己练说。指名交流 A、根据科学家的问题提问 B、引导读懂第四小节,提出问题。 指名交流。 同桌练说。 师:请你们根据提示,再来把伊琳娜心中的疑问说说清楚。 出示:伊琳娜问:“我觉得不是 ,也不是 。 ?” 指名交流。 随机板书 师:看来伊琳娜遇到问题后是经过了一番思考的,她自己想不明白,就去请教妈妈。 抓住”伊琳娜如何回家问妈妈”这一问题,借助教师所提供的句式,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回顾课文16小节的学习内容,反馈学生对内容的了解。通过这一语言训练,既能训练学生如何规范、完整地表达,引导他们将
7、文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输出;又能渗透联系上下文读懂文章的阅读方法。 在具体操作时,如果学生的提问比较片面,只关注到科学家提出的那个问题。老师可以适时引导他们关注文章中“伊琳娜觉得不是那样的”这句话,然后,通过相关句式“我觉得不是 ,也不是 ”来理解这里的“那样”,其实也就是她不认同她的两个同学的回答。在读懂这句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来说说伊琳娜还会怎样问妈妈。最后,同桌合作,再把问题提清楚,达到从点到面的训练。整个过程要引导学生始终以课文内容为依据,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想象。 引读第5小节 齐读第5小节。 学习第6节,体会伊琳娜敢于质疑,善于实践与思考。 过渡:伊琳按照妈妈说的去做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7 一个奇怪的问题 一个 奇怪 问题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47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