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透镜焦距的测定.docx
《2透镜焦距的测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透镜焦距的测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透镜焦距的测定l 透镜焦距的测定 教学目的 1、了解透镜成像的原理、成像规律及视差原理的实际应用; 2、掌握光学系统的共轴调节技术,掌握薄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重难点 重点:1)光学系统的共轴调节; 2)透镜焦距的测量。 难点:1)光学系统共轴调节; 2)凹透镜焦距的测量。 教学方法 讲授与演示相结合 学时 3学时 一、实验简介 透镜是最常用的光学元件,是构成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基础。 焦距是表征透镜成像性质的重要参数。测定焦距不单是一项产品检验工作,更重 要的是为光学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学习透镜焦距的测量,不仅可以加深对几何光学
2、 中透镜成像规律理解,而且有助于训练光路分析方法、掌握光学仪器调节技术。 最常用的测焦距方法大都是根据物像关系设计的,如:物像法、大小像法、辅助 成像法等。 二、实验目的 1、了解透镜成像的原理及成像规律; 2、学会光学系统共轴调节,了解视差原理的实际应用; 3、掌握薄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会用左、右逼近法确定像最清晰的位置,测量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距; 4、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各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对实验数据进行不确 定度处理,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 三、实验原理 薄透镜是透镜中最基本的一种,其厚度较自身两折射球面的曲率半径及焦距要小 得多,厚度可忽略不计,在近轴条件下,物距u、像距u、焦
3、距f满足高斯公式: 111-+= uuf 符号规定:距离自参考点量起,与光线进行方向一致时为正, 反之为负。 凸透镜焦距的测定 1、自准法 L 物A 像A M f 自准法测焦距 光路如上图所示,若物位于焦平面上,则由平面镜反射后成一与原物等大倒立的 像于同一焦平面上。 2、物像法 f 物屏P 凸透镜L 像屏N u v 物像法测焦距 光路如上图所示,测出物距和像距后,代入透镜成像公式即可算出凸透镜的焦距。 3、共轭法 贝塞尔法测焦距 物屏与像屏的相对位置l保持不变,而且l4f,当凸透镜在物屏与像屏之间移 动时,可实现两次成像。透镜在x1位置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透镜在x2位置时, 成倒立、缩小
4、的实像。实验中,只要测量出光路图中的物屏与像屏的距离D和透镜两 次成像移动的距离L,代入下式就可算出透镜的焦距。 D2-L2f= 4D凹透镜焦距的测定 1、物像法 为了测量凹透镜的焦距,常用辅助凸透镜与之组成透镜组,使得到能用像屏接收 的实像。其测量原理如下光路图所示。 u B B A O1 L1 L2 O2 A B A v 物像法测凹透镜焦距 实物AB经凸透镜L1成像于AB,在L1和AB之间插入待测凹透镜L2,就凹透镜 L2而言,虚物AB又成像于AB。实验中,调整L2及像屏至合适的位置,就可找 到透镜组所成的实像AB。因此可把O2A看为凹透镜的物距u,O2A看为凹透镜 的像距u,则由成像公式
5、可得: uu111 -+= f=u-uuuf由于uu,求出的凹透镜L2的焦距f为负值。 2、自准法 自准法测凹透镜的焦距 L1 L2 M O2 O1 A B B Af 实物AB经凸透镜L1成像于AB,在L1和AB之间插入待测凹透镜L2和平面反射 镜M,移动凹透镜,当凹透镜与AB的间距等于凹透镜焦距f时,经凹透镜折射后 的光线变成一组平行光线,该平行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凸透镜会聚于箭矢物平面成一 清晰的倒立实像,测出O2到AB的距离,就得到凹透镜的焦距。 四、实验仪器 带标尺的光具座一台,凸透镜一块,凹透镜一块,带箭矢物光孔电源一台,平面 反射镜一块,光屏一个,光学元件底座和支架各6个。 五、实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透镜 焦距 测定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46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