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说课稿.docx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说课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说课稿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说课稿 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是湘教版教材高二地理必修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土地荒漠化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不断受到沙尘暴的袭击,而且发生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形成的强度和范围越来越大,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沙尘暴的发生是土地荒漠化、沙漠化直接导致的结果,本节内容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是自然环境被破坏的主要问题之一,它给我国北方生
2、态环境、农牧业生产、社会和相关产业以及世界的环境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已经引起社会民众的广泛关心。 本内容包含的问题地理分析思路和模式的知识,是以后学习问题地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学情 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初中及高一地理学习中,已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通过媒体的宣传报道,对荒漠化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学生对荒漠化的了解尚不够系统和深入,对地理信息提取与整合,缺乏系统性训练,图文转换能力和综合分析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合作探究创新能力有待培养,使用地理术语准确表达的基本能力,仍然需要不断强化训练。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
3、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荒漠化的含义及其成因。 了解荒漠化的危害。 2、 能力目标: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因素的分析,理解荒漠化的含义和造成荒漠化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通过对荒漠化的分析,掌握问题地理的分析思维和答题模式。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认识人类活动对整个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环境观。 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 重点的依
4、据:只有掌握了我国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才能理解和掌握问题地理的分析思路和答题方法。 教学难点:西北地区荒漠化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1 难点的依据: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因为学生对初中时期的地理学科不重视,在中国地理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好。 五、 说教法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现状,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景观图片的展示和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通过地理图表、地理学数据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1 荒漠化 危害 治理 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45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