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docx
《22《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2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五上第六单元 课题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第 2 教时 教学 目标 1.抓关键词,感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2.朗读课文,读出简约文字所包含的丰富画面。 3.仿照课文,学习由物及人、正反举例的写法。 教学 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学习说理文的一般写法。 重点 教学 品悟“滴水穿石”精神的内涵。 难点 先学提纲、PPT 一、课后习题我能做 1.完成课后习题3 读读句子,体会问号的不同用法。在文中,你还能找出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句子吗?分别用“ ”和“ ” 画下来。 2.给下列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1) (2) 二
2、、品读感悟我能行 课文第三自然段中,作者列举了三位名人的事例,试着分别用一句话概教学 括三个事例的主要内容。 1.第一个事例: ; 准备 2.第二个事例: ; 3.第三个事例: 。 三、课外拓展我先行 1.查一查:搜集李时珍、爱迪生和齐白石的相关资料,读一读。 2.想一想:“雨水滴不穿石头”的现象,让你联想起了哪些事例? 四、学会表达我能写 请你仿照第三自然段的写法,用简洁的语言另外介绍一位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名人事例。 1.学生对滴水穿石的自然奇观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在预习中对具有滴学情 水穿石精神的人物也有一定的认识,有效地激发了深入阅读的兴趣。 2.说理不轻文,才能让课堂充满语文味。本堂课
3、的关键是引领学生深入分析 品读语言文字,将简约的文字读成丰富的画画,这种深层阅读的感悟能力需要在课堂上加以提高。 教 学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1 一、复习导入 1.聆听水滴,默写词语。 上一堂课,我们跟随作者,去安徽广德的太极洞内观赏了一大自然奇观,那就是。你听! 看着这画面,听着这声音,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些四字词语?请你在默写本上写下来。 2.集体校对,纠正错误。 滴水穿石 接连不断 锲而不舍 日雕月琢 微不足道 持之以恒 二、品读感悟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默写回顾了作者为我们描述的自然现象。(板书:描述现象)今天这一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深入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引出观点,感知启示
4、 1.为什么能形成滴水穿石这一奇观呢?最根本的原因是所以能把石块滴穿。 2.作者由此引出观点出示: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像水滴那样,到底像水滴哪样呢?把“那样”换成文中的一个词语,你会说吗? 让学生变换句子说话,并比较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 指导读好反问句。 学习事例,感悟精神 过渡:是呀,这小小的水滴,滴穿的是石头,滴出的是精神!其实在我们人类社会里也有许多像小水滴一样的人。 第一版块:整体感知,归纳事例。 1.快速浏览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文中介绍了哪些名人的事例? 2.小结:对啊,因为他们都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他们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第二版块:走
5、近人物,读出画面。 2 出示学习目标一: 1.抓关键词,感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品读事例,渗透学法。 事例一 1.提示任务:从哪些地方能够感受到李时珍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动手圈画关键词语,简要地写写批注。 2.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分享阅读成果。 从哪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李时珍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预设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 翻山越岭、访名医、尝药草 情境朗读:在这二十几年中,他翻山越岭,走遍大半个中国,不知承受了多少寂寞和艰辛,他没有放弃在这二十几年中,他遍访名医,遭受白眼,坐冷板凳,吃闭门羹,他没有放弃在这二十几年中,他不知亲自品尝过多少带毒的药草,面临多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滴水穿石的启示 22 滴水穿石 启示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45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