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与艺术课件修改三稿.ppt
《爱因斯坦与艺术课件修改三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因斯坦与艺术课件修改三稿.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你认为有哪些东西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追求的?,我为何而生 伯兰特罗素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这些感情如阵阵巨风,吹拂在我动荡不定的生涯中,有时甚至吹过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我之所以追求爱情,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爱情有时给我带来狂喜,这种狂喜竟如此有力,以致使我常常会为了体验几小时爱的喜悦,而宁愿牺牲生命中其他一切。其次,爱情可以摆脱孤寂身历那种可怕孤寂的人的战栗意识,有时会由世界的边缘,观察到冷酷无生命的无底深渊。最后,在爱的结合中,我看到了古今圣贤以及诗人们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这正是我所追寻的人生境界。虽然它对一般的
2、人类生活也许太美好了,但这正是我透过爱情所得到的最终发现。我曾以同样的感情追求知识,我渴望去了解人类的心灵。也渴望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同时我还想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量,这力量使得数成为变动不居的世界的本质。在这方面我有所得,但所获并不很多。爱情与知识的可能领域,总是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经常把我带回现实世界。那些痛苦的呼唤经常在我内心深处引起回响。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被折磨者,给子女造成重担的孤苦无依的老人,以及全球性的孤独、贫穷和痛苦的存在,是对人类生活理想的无视和讽刺。我常常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减轻这不必要的痛苦,但我发现我无能为力,因此我自己也感到很痛苦。这就是我的一
3、生,我发现人是值得活的。如果有谁再给我一次生活的机会,我将欣然接受这难得的赐予。,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1879年3月14日在德国小城乌尔姆出生,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爱因斯坦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他的父亲是位平静、温顺的好心人,爱好文学和数学。他的母亲个性较强,喜爱音乐,并影响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从六岁起学小提琴,从此小提琴成为他的终生伴侣。爱因斯坦的父母对他有着良好的影响和家庭教育,家中弥漫着自由的精神和祥和的气氛。,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后即失业。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在
4、瑞士联邦专利局找到工作。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1909年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大学教授,两年后任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柏林大学教授,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2年受希特勒迫害离开德国,1933年10月定居美国。,有人问爱因斯坦,死亡是什么?爱因斯坦脱口而出:死亡就是我再也听不到莫扎特的音乐啦。,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而造就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需要有很好的艺术素养。,整体感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第一部分:-,揭示文章的基本内容。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与统一性。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第二部分:-,列举爱因斯坦热爱音乐
5、、崇尚文学的生动事例,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科学与艺术是互补的、统一的。第三部分:-,揭示主题,表明本文的写作意图。,结构疏理:,爱因斯坦热爱音乐与文学表现在什么地方?,他,推崇西方古典音乐,尤其酷爱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 作品他,造诣于小提琴优美、和谐、充满想象力催化科 学创 见和思想闪光他,倾心于钢琴扣人心弦描绘物理学优美的图景,音乐:,旨在说明“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的,是世界最高最美的两个侧面。”,他,推崇文学,热爱莎士比亚、歌德、海涅、陀思妥也夫斯基和 肖伯纳;共鸣卡夫卡他,朗诵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他,崇拜陀思妥也夫斯基:“陀思妥也夫斯基给予我的东西比任 何科学家给予我的都要多,比高斯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爱因斯坦 艺术 课件 修改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44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