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将相和》教学设计.docx
《18《将相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将相和》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8将相和教学设计18 将相和 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一篇历史故事课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廉颇知错就改以及他们两人为了国家利益团结协作的品质。三个小故事叙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紧密相关。文章篇幅较长,语言简练,人物个性鲜明。 将相和一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从故事中我们可知,两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个性品质: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临危不惧、顾全大局等,廉颇的知错就改等;共性品质:他们都以国家利益为重,爱国。个性的品质学生容易把握,共性品质学生把握还是
2、有一定难度。为此,我把丰满人物形象作为本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摒弃对课文内容、故事情节的繁琐分析,将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悟、演,去丰满人物形象,领悟人物的个性品质和共性品质。这一过程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主体参与性和创造性原则。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 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主要通过默读分析、讨论、交流解决。 弄清故事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在反复朗读课文、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
3、后果的基础上,分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突破难点。 学生:搜集有关的背景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筑基 1.出示课题。理解:“和”,就是和好。 2.质疑激趣。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将”和“相”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和好? 3读写生字 二、初读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3.快速浏览全文,把“将”、“相”的名字用_画下来。同时用四字词语概括一下每个故事? 三、理清层次 这三件事情分别用了哪几个自然段来叙述的? 四、深入研读 1. 找出这三个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汇报自学情况。 3初步理解三个故
4、事间的因果关系。 4出示学习提示: 学习任务:一边读一边感悟,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学习建议:建议大家先划出重点句子或重点词揣摩人物特点,并感情 朗读,然后采用摆事实或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服廉颇。 友情提醒:你可以直接从蔺相如的语言、动作来体会蔺相如的特点; 也可以从赵王和秦王的表现跟蔺相如作对比,从而体会蔺相如的特点。 5.学生自主研读课文 6.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谁能用四字词语概括一下课文所说的几个故事吗? 故事里的将相分别是谁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课文中的主要词语: 和氏璧 蔺相如 理直气壮 完璧归赵 渑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将相和 18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43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