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生命的壮歌第一课时.docx
《17生命的壮歌第一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生命的壮歌第一课时.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7生命的壮歌第一课时17生命的壮歌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在具体语境中理解重点词语表达的意思,积累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从“蚁国英雄”和“生命桥”中选一则喜欢的背下来。 2读懂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用提炼关键词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进一步培养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3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展开想象,特别是体会课后第4题出示的两个重点句的含义,通过自读、品悟、感受、体验、表达,感受作者准确、生动的描写,感悟其中蕴含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4了解作者通过故事表现动物品质的方法,收集、阅读与动物相关的故事,积累习作方法,进行练笔,并受到人文熏陶。 二、教学重、难
2、点 重点:读懂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展开想象,特别是体会课后第4题出示的两个重点句的含义,通过自读、品悟、感受、体验、表达,感受作者准确生动的表达,体会动物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高尚品质。 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理解题目蕴含的深层意思;了解通过故事表现动物品质的方法,积累习作方法,进行练笔,并受到人文熏陶。 四、教学准备 学生:根据预习提示独立完成完成前置性学习单。 教师:多媒体课件。 根据预习单检查预习情况,把握学情。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17
3、课生命的壮歌。 板书课题,指导朗读课题。 2预习课文时,你们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不管是“蚁国英雄”还是“生命桥”,他们书写的是同一首歌,这首歌叫-生命的壮歌。 3我们先来走进第一个小故事“蚁国英雄”。说起蚂蚁,相信同学们并不陌生,看到只有米粒般大小的蚂蚁,你们会很自然地想起哪些词语? 是呀,课文中有一个词语也这样形容它们,这些小蚂蚁根本就是区区弱者。 识字学词,初读感知 1.这区区弱者书写的是一首怎样的壮歌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可反复多读几遍。 2.借助预习单,识字学词,感知课文。 检查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要求学生读正确,写
4、规范。 项链 丘陵 可怜 惋惜 肆虐 焦臭 束手待毙 肝胆俱裂 注意易错字音的强调和纠正,初步了解词义。 出示学生预习单上书写的生字,同桌检查有无错字,并说说你觉得哪些字写得不够规范? 重点预设: 肆:笔画较多,强调笔顺,各笔画要写得紧凑; 臭:上下结构,不要漏掉一点; 陵:左窄右宽,右部最下边是折文。 学生观察教师范写,对照预习单书写的生字,把不正确或认为写得不规范的字再写一遍。教师组织再反馈,及时表扬书写进步的学生,让学生体验进步的快乐。 3交流课文主要内容,积累概括课文的方法。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能不能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适时板书:
5、起火被围 抱团突围 成功脱险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师设疑:我们来看课题,文中说蚂蚁是“区区弱者”,却又以“蚁国英雄”为题,这“区区弱者”为什么在作者眼里又是“蚁国英雄”?接下来我们要细细地品读课文,看看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蚂蚁给了作者这样的震撼? 研究“火势”,感知蚂蚁的艰难处境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火势的词语或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蚂蚁的处境。 2指名读文中的词语或句子,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师相机出示文中的句子,作者把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比作什么? 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串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 指名读,想象这是一串令人恐惧的吞噬生命的项链。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7 生命 壮歌 第一 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43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