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docx
《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四单元第14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 导学精要 设计:李煊毅 审核:杨文 执教: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 默读课文5至10自然段,学习作者采用反复叙事的结构表现小女孩的愿望,凸显其悲惨命运的方法。 2了解作者“以喜写悲悲更悲”的反衬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第一部分 学习探究 问题1:学习课文第5至10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样写出小女孩的悲惨现实的? 课文写了小女孩共擦了5次火柴,她分别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看到这些景象? 在这几个自然段中,有一些这样的句子:“她终于抽出一根”“她又擦了一根”“她 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想一想:
2、为什么作者要安排小女孩一次次地擦燃火柴,而不让她擦一次就能看到所有渴望的景象呢? 反复叙事是文学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法,是指对同一事件的反复叙述而非重复,以期加 强叙述效果。 问题2:故事的结局是小女孩冻死在街头,这个结局无疑是相当悲惨的,可是作者却在结尾部分运用了这样一些词语:微笑、美丽、幸福。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有两个“幸福”,读一读句子,联系前文想想这两个“幸福”分别是什么含义呢? “以喜写悲悲更悲,以乐写愁愁更愁”是反衬的手法。本文的结局是悲惨的,可作者却以写幸福告终,如果结尾这样写“她曾经多么痛苦,她是在大年夜里活活冻死在街头的。”读一读,比一比,说说效果有
3、什么不同? 课文中像这样运用“以喜衬悲”的反衬手法的地方还有很多处,请你找出来,读一读,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教师问题创生 学生问题发现 第二部分 达标检测 阅读练习一: 三打白骨精节选 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谗,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唐僧连忙扯住悟空。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卖火柴的小女孩 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14 火柴 小女孩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42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