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docx
《14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4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方面完整准确地理解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党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战胜敌人的英勇战士。2思想教育方面通过回顾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不同内容,让学生深刻领会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全面阐述思想有关内容,教育学生认识到应该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3能力培养方面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等重要内容的讲述,培养学生开掘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在不同的革命阶段
2、,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具有不同的任务、内容和特点;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经验。2教学难点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与党的建设这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课时分配约用5节课时间完成教学任务。主要教学内容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第一节统一战线一、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必要性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一方面,中国革命所面临的敌人异常地强大和凶恶,有强大的封建势力和强大的帝国主义,还有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并与人民为敌的买办大资产阶级。另一方面,中国无产阶级人数少、力量小,单凭自
3、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无法打倒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因此,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阶级和阶层,特别是团结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还要团结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结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孤立和打击主要敌人。2可能性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也是可能的,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中国人民长期处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势力压迫的深重灾难之中;特别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不仅导致了近代中国贫穷落后,而且使中华民族一直面临着极端严重的民族危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这一状况和历史
4、条件决定了我国的无产阶级在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中拥有极其广大的同盟者,可以把一切不甘心受外国帝国主义奴役和受封建主义压迫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包括全中华民族绝大多数人在内的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二、实施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原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无产阶级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劳动者的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两个联盟的理论和实践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
5、和发展。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和核心。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农民;中国农民和无产阶级有一种天然联系。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劳动人民还必须发展同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一切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这一联盟是孤立和战胜敌人的重要条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统一战线中,要正确处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关系。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统一战线的建立或被迫分裂是中国革命的一个基本特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就是在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中曲折地走过来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这样两重性。这种两重性,决定了他们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的革命,他们可以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
6、命的过程中,要极力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参加,与民族资产阶级建立起统一战线关系,以壮大统一战线的力量,集中力量打击最主要的敌人。而在另一时期,当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民族资产阶级也会跟在大资产阶级后面,有作为反革命助手的危险。这时,无产阶级对待之,既不能害怕因同他们破裂而对他们妥协迁就,又不能把他们和大资产阶级同样看待,一旦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态度发生变化,我们还要争取他们。无产阶级在同大资产阶级联合的时候,对其反动政策,必须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在被迫同大资产阶级分裂的时候,又必须敢于同大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以革命战争消灭反革命战争,直到推翻其反动统治。整个说来,统一战线本身就是这两个联盟的对
7、立的统一。中国共产党要能够正确地领导统一战线,就必须正确地处理这两个联盟的关系。具体地说,这就是:第一,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第二,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第三,正确地发挥两个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他们互相促进。三、建立和发展革命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1无产阶级必须力争并牢牢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左右倾机会主义都在领导权问题上栽的跟斗最厉害。毛泽东认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任何革命的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是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这个中国革命领导现任的问题,乃是革命成败的关键。2必须分清
8、统一战线中的左、中、右三种势力,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并根据统一战线中各种政治力量的不同特性及其在革命发展某一阶段的不同状况,规定和实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不同政策,最广泛地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同盟者,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以利于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3针对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在同资产阶级联合时,主要要防止右的倾向,警惕类似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抗战初期王明右倾机会主义;在同资产阶级分裂时,主要是要防止左倾错误的出现,避免类似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王明左倾错误。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中国民主革命的
9、全部经验证明,中国革命的统一战线不论在哪一个时期,也不论有没有资产阶级参加,都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必须有坚强的人民武装作为它的支柱,才能巩固和发展。第二节武装斗争一、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分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社会的国情,强调中国革命只能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毛泽东从中国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性出发,强调指出中国革命只能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毛泽东还进一步分析了敌我力量对比、帝国主义和国内军阀之间的矛盾、国内反动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指出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二、中
10、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特点和实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般的武装斗争,也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武装起义。中国武装斗争的基本特点是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这是因为:1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2农民是中国军队的来源。3广大农民所在的广大农村,是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主要的战略基地。总之,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基本的经验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正如毛泽东所说: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
11、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务。所以,坚持武装斗争为主要革命形式,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军队为主要组织形式,善于把武装斗争这个斗争形式同城市工人的斗争等其他斗争形式,在全国范围内直接或间接地配合起来,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途径。武装斗争成为中国革命的一大法宝。三、人民军队的建设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这支军队的唯一宗旨是: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是新型人民军队建军原则的基石和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出发点,也是人民军队生存的基础和力量的源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由人民军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4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4 第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三大法宝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42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