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纪念白求恩》导学案.docx
《13《纪念白求恩》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纪念白求恩》导学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3纪念白求恩导学案13纪念白求恩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了解文章结构,理解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2、理解白求恩精神的内涵,学习白求恩精神,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3、分析本文夹叙夹议的手法,理解议论文中记叙的作用。 二、课前梳理: 一)议论文小知识: 1、含义:议论文是通过讲道理、摆事实来直接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体。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理服人。它不像记叙文那样以情动人,也不像说明文那样以知识授人。议论文的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 2、议论文的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回答“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回答“用什么来证明”
2、的问题;论证是回答“怎样证明”的问题。 3、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4、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派遣狭隘满腔热忱( ) 拈轻怕重( ) 以身殉职( ) 鄙视( ) 晋察冀( ) ( ) 2借助工具书,弄清下列词语的含义: 热忱: 鄙薄: 不足道: 殉职: 拈轻怕重: 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3读课文,并思考: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而写的,白求恩是什么人,他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的?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三、课内探究 1朗读课文,先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归纳各段要点,并概括
3、白求恩的精神。 第一段的要点是: 第二段的要点是: 第三段要点是: 第四段要点是: 概括:白求恩精神是 2、“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议论文,以“议”为主,“叙”是为证明论点提供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记叙文也“叙”和“议”,记叙文以“叙”为主,“议”是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本文是议论文,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请1 找出文中叙述、议论的句子谈谈课文是怎样夹叙夹议的。 3、交流展示,课堂巩固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
4、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 满腔热忱, 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文中空白处应填的一组词语是 A不是就是 B不是而是 C不仅而且 D既又 2对这段文字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B CD 3对这段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纪念白求恩 13 纪念 白求恩 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42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