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13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3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3、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句、重点词的品味,感受盘古的神勇无比及巍峨形象。 2.通过对课文重点段的品析,进一步感受盘古的伟大、无私,从而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熟记成诵。 3.了解文章“对偶”的写作手法,初步感受对偶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抓住盘古是怎样用神力开天辟地,又是怎样用身躯化生出世间万物这两部分内容,体会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读书指导、以读促悟、直观教学、想象。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开
2、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辟”也是“开”的意思,所以“开天辟地”,又可以说成“开辟天地“。多有力量的题目呀,让我们再读课题。 2.能读好吗?指名读,齐读。 3.请同学们用上这些词语,简要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中,还有一句话能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哪一句呢? 过渡:盘古用自己的身躯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接下来,我们去看看,盘古是怎样创造宇宙的? 二、精读感悟,用心体会 第一幕:天地混沌一团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思考:在盘古开辟天地之前,天和地是怎样的?你来说说。 混沌是什么意思? 生:天地没有分开之前浑然一体的状态。 2.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你就是天地间的第
3、一个人大神盘古。 睁开眼睛,此时的盘古,你有什么感受? 是啊!这种黑暗让我们感到沉闷,感到压抑,感到害怕。盘古也有类似的感觉。于是,就发生了接下来的这一幕开天辟地。 第二幕:开天辟地 1.这个叫盘古的大神,在混沌一团的大鸡蛋里昏睡了一万八千年。引读:“一天变成了地。” 读了这一段文字,你感受到盘古是一个怎样的神?你从文中哪些语句感受到?请把相应的字词或句子勾画出来。 .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他左手持凿,右手握斧,一阵猛劈猛凿,巨石崩裂。 .在黑暗混沌中沉睡万年的盘古,他最想见到什么?从哪里感受到?对光明的迫切向往,给予了他无穷的动力。 过渡:盘古凭着一
4、股冲破枷锁,奔向光明的信念,用他的神力开辟了天地。那么,他是怎样开辟天地的呢? 2.请同学们大声读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画出有关句子句子。指名回答:你画了哪些句子? 这是真的大鸡蛋吗?你从哪里看出来?其实指的是什么? 请同学们齐读这一句,你找到了盘古开辟天地的哪些动作?怎样的凿?怎样的劈?谁来读这个词?能读的更猛一些吗?加上动作读。老师再给你一点神力,你来表演,这才是猛劈猛凿。我们一起再读一遍。你们的朗读让我仿佛看到一个“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的盘古正在“ 猛劈猛凿 ”。 现在,把猛劈猛凿这个词语放在句子里,让我们像盘古一样把积蓄的能量爆发出来!读! 过渡:这个“大鸡蛋”破碎之后,我们看到
5、了神奇的一幕:引读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谁愿意再读读这句?听了她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 轻而清,飘飘渺渺,干净透彻,这是天的感觉;重而浊,雄浑厚重,这是地的感觉。来,我们一起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女生读天的部分,男生读地的部分。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里面还隐藏着玄机呢,你发现了什么? 像这样前半句和后半句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思相对应,这是一种对偶(板书)的写法。在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句子。运用对偶的写法能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可以为文章增色。 过渡:天地分开,一个美丽的新世界出现了。那盘古是不是可以高枕无忧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3 开天辟地 第二 课时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41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