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在急流中.docx
《11 在急流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 在急流中.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 在急流中 11 在急流中 总第39-40 课时 共享备课 审验签字 教材分析: 湍急的江水一路奔腾,奔向远方。急流中,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在奋力划桨前行。她镇定的神态,坚定的眼神,奋力划桨的动作,还有她在襁褓中安睡的孩子,这一切组合成一幅优美的写生图,这幅图画感动了作者,也感动了我们。在急流中这篇课文并没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作者用简洁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普通的景,写普通的人,将自己的深深感动融于字里行间,带给读者的不仅是自然真实的感受,还启迪读者:在生活的急流中,我们也应该像年轻的母亲一样勇敢沉着。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理解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
2、的作用,体会年轻母亲的勇敢顽强、坚强镇静及对孩子的深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年轻母亲带给作者的感动及作者的赞美之情,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找出印象深刻的句子,自主积累。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教学准备 1、 课文插图。 2、 准备赵丽宏其他作品。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 教师:平时老师都告诉同学们要在生活中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今天老师想看看同学们对自己观察能力的训练结果,请看这幅插图,请同学
3、们边观察边思考,然后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出自己在图中的所见。 2 生畅所欲言后,请生归纳概括插图中描绘了哪两大景观?这两大景观各具什么特点? 3 师请生把这四个词连成一句通顺的话。 4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在急流中。生齐读课题两遍,师板书课题。 5、看了插图,读了课题,你对课文一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你心中产生了哪些疑问呢? 学生质疑,预设,梳理问题: 1)图中这位年轻的母亲在急流中是怎么做的?她顺利通过急流了吗? 2)作者被什么而打动?通过文章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6、过渡:面对这位急流中的母亲,大家一定也被深深地吸引,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学习课文。 二、粗读课文,疏通字词,感
4、知大意 1初读课文。 把课文快速地阅读两三遍,读通读顺; 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 标出段的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或卡片、课件等),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抽读、齐读、赛读。 字音:舷 蓊 驭 酣 嚣 字形:蓊 酣 嚣 词语: 绿荫蓊郁 :草木绿而茂盛。 酣睡:熟睡。 喧嚣:叫嚣,喧嚷;声音嘈杂。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学生是否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 三、再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1、自由读课文,思考每段写些什么。 2、再读课文,思考每段之间的联系。 3、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
5、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四、熟读课文 (10分钟) 1、熟读课文,把自己喜爱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找出给你印象深刻的句子读一读,多读两遍。 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1、温故导入,梳理问题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到了一位年轻的母亲,背负着孩子,在急流中探寻安全的通道。这位母亲不仅吸引了作者,也吸引了我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在急流中。 大家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出示问题: 1)图中这位年轻的母亲在急流中是怎么做的?她顺利通过急流了吗? 2)作者被什么而打动?通过文章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2、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上的问题,画出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 在急流中 急流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40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