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体系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 课程体系建设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课程体系建设方案黑龙江省鸡西市职业教育中心国家示范校建设材料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在饭店、景区、旅行社等一线工作的初中级服务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围绕这一目标,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必然要求有相应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这种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把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放在第一位的,也就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构建
2、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的。 二、建设目标 制定出适合“双元主体 重德强能 三入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根据“三入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积极探索以各种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方性和职业性。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从而构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双元主体 重德强能 三入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这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培养适应岗位职业能力人才的实际需要,更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内涵建设的需要。 三、建设思路 根据“双元主体 重德强能 三入递进”的人才培养方案,依托区域内与学校有长期实训合作
3、关系的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作深入调研,同时对本专业已毕业学生进行跟踪调研,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状况,确定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从企业真实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出发,将真实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性工作任务的思路。通俗一点说就是从事企业某一工作岗位,完成该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都需要学校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之进行培养,使学生一毕业就1 黑龙江省鸡西市职业教育中心国家示范校建设材料 能上岗。这样,学校所开设的课程都应该是围绕某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而设置的,而不再是学科系统下的笼统的、抽象的、理论性的课程。这就意味着要彻底打破原有的课程设计
4、思想和我们熟悉的学科体系下的课程体系。 四、建设内容 1. 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课程体系建设方案的制定。 2组织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调研、走访,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旅游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岗位需求。 3. 召开职业能力分析会,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旅游企业一线导游人员、课程实践专任教师等多方参与,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岗位职业能力,为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设置提供重要依据。 4. 制定课程标准,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有关导游人员的服务质量标准,按照学生认知规律,确定课程模块,选取课程内容。 5. 根据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突出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针,确立专业课程体系框架结构,确
5、定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6. 本着服务地方经济,传播地域文化的需要,组织旅游专业教师编写贴近实际校本教材。 7. 改革教学模式,积极探索适应“双元主体 重德强能 三入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方法。 8. 改善教学实践环境,对原有导游模拟实训室等5个实训室进行改建更新,筹划3D导游模拟室、形体训练室2个实训室的建设,为学生营造真实职场环境的学习氛围。 9改革评价模式,探索多元化评价模式,按照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企业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学校、企业、社会全方位的评价模式。 五、具体步骤 步骤1:广泛深入到行业企业中进行实地调研获取人才需求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分析,撰写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步骤2:开展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会,得出职业能力分析报告。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认真整理,得出典型工作2 黑龙江省鸡西市职业教育中心国家示范校建设材料 任务描述表。 步骤3:得到典型工作任务,同时确定支持典型工作任务的知识点与技能点。 步骤4:对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归纳整理。 步骤5:根据知识点和技能点制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并研发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结构的教学模式。 步骤6:为了让开发出来的课程体系结构更加合理,要不断与行业企业进行沟通,分析专业人才需求,进行反复调整修改,并邀请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一同论证课程体系建构的合理性,得出最终的课程体系。 3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39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