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公共关系大纲.docx
《03公共关系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公共关系大纲.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03公共关系大纲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四、大纲说明 1.课程目的、任务 本课程是我国大学汉语言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公共关系学既是一门独立性的学科又是一门边缘性的学科,因此她既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又需要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心理学、营销学、美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知识。 公共关系学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需要我们在教授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进行创造性地学习,树立公共关系意识,培养和掌握公共关系原理和技能。 2.教学的具体要求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我国公共关系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公共关系及至营销管理工作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公共关
2、系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努力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3.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公共关系活动需要的是新、奇、特,需要的是与众不同的创意。教学的过程是全体学生学习共同的理论知识,但是教学的目的是希望对同一问题有着完全不同的方法。如何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是本门课程的难点。 学习公共关系的重要目的是运用所学的理论和实务操作技巧解决事业单位、企业、社团、协会等组织中存在的公共关系管理问题。 本教学大纲要求授课教师结合大量的案例教学进行教学,以期学生切实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
3、理解教材内容。 4.教学效果检查 本课程为考试课,期末考试占总成绩8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平时成绩包括书面作业和课堂考查。 本课程为考查课,期末考试占总成绩7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平时成绩包括书面作业和课堂考查。 5.教学时数分配:54学时,周学时3,18周/36学时,周学时3 6、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提供汉语言专业本专科生使用。本大纲所列内容,尤其是掌握和理解的内容,任课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达到掌握和理解。任课教师对教学顺序可作适当变动,但不要破坏课程的基本体系。本课程以理论为主,辅之以必需的实践环节,每章节均需安排案例教学、公关实践或讨论。 五、纲目 第一章 导论
4、:公共关系和公共关系学 教学目的 1. 素质目标:树立公共关系意识和现代公共关系观念。 2. 知识目标:掌握公共关系的涵义、特征和历史的演变过程。 第1页 共13页 3. 能力目标:培养运用现代公共关系观念解决公共关系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树立公共关系意识和现代公共关系观念;掌握公共关系的涵义、特征和历史的演变过程。 难点:培养运用现代公共关系观念解决公共关系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1.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 2. 社会实践:就品牌大众公关进行社会调查和网络调查。 第一节 作为现代社会传播活动的公共关系 一、关于公共关系的众多说法 第二
5、节 作为一门学科的公共关系学 一、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二、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 三、我国公关实践与学科发展 第三节 研究公共关系学的现实意义 一、公共关系学研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关系经济”为公关发展带来机遇 三、公共关系学研究与时俱进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关系的内涵? 2、什么是公共关系?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 4、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5、为什么学习公共关系学? 6、怎样学习公共关系学? 7、运用公共关系理论分析评价“好酒不怕巷子深”和“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渊源、兴起与发展 教学目的 1、 素质目标:了
6、解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 2、 知识目标:掌握公共关系历史的演变过程。 3、 能力目标:通过对公共关系的历史的了解,具有对公关一定的认识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掌握公共关系历史的演变过程。 难点:通过对公共关系的历史的了解,具有对公关一定的认识能力。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1、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 2、 社会实践:就相关社会组织的公关活动历史和演进进行社会调查,。 第一节 现代社会以前的类公共关系 一、公共关系概念的时代性 二、古人对类公共关系的认识 三、古代类公共关系活动实践 二、公共关系的工作定义 第2页 共13页 第二节
7、 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兴起 一、公共关系形成的历史条件 二、公共关系在美国的肇始 三、公共关系创始人艾维李与伯内斯 第三节 公共关系在现代公众社会的发展 一、公共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及其特点 二、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三、现代公众社会:公共关系持续发展的基础 四、思考题 1、 你认为公共关系的源头何在? 2、 结合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说明在古代社会为什么只有准公共关系? 3、 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兴起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简述之。 4、 中国公共关系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哪些趋势? 5、 你认为当今的中国公关界还存在哪些问题?对此,你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章 社会关系和
8、公共关系 教学目的 1、 素质目标:了解社会关系和公共关系的关系。 2、 知识目标:认识社会关系的一般属性和形态和调节机制和调节手段。 3、 能力目标:掌握公共关系的形态特征和调节法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社会关系和公共关系的关系;认识社会关系的一般属性和形态和调节机制和调节手段。难点:掌握公共关系的形态特征和调节法则。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 第一节 社会关系的一般属性和形态 一、社会关系的一般属性 二、社会关系的形态 第二节 社会关系的调节机制和调节手段 一、社会关系的调节机制的运用原则 二、社会关系的一般调节手段 第三节 公共
9、关系的形态特征和调节法则 一、 公共关系的形态特征 四、 思考题: 1、 如何理解社会关系和公共关系的关系? 2、 简述社会关系的调节机制和调节法则。 3、 试述公共关系的形态特征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的运用。 4、 试述公共关系的调节法则在公共关系活动的运用。 第四章 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教学目的 二、 公共关系的调节法则 第3页 共13页 1、 知识目标:了解和认识公共关系构成要素。 2、 能力目标:运用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分析相关公共关系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和认识公共关系构成要素。 难点:运用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分析相关公共关系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1
10、、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专题发言。 2、 社会实践:运用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对学校附近企业的公共关系进行社会调查和网络调查。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 三、 社会组织的工作目标 四、 社会组织的代言人:公众人物 二、 公众的分类 三、 公共关系是一种价值劝说活动 四、 公共关系主体与客体的角色互换 一、 社会组织的运行及其关系联结 二、 社会组织的外观形象和内在气质 第二节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 公共关系三部曲交流、沟通、劝说 一、 公众基本特性 一、 公共关系是一种信息交流活动 二、 公共关系是一种意义沟通活动 思考题: 1. 2. 3. 4. 5. 社会组
11、织的涵义、特征? 何为社会组织形象?社会组织形象有什么特征? 什么是公众?公众有哪些基本类型? 公共关系信息传播媒介有哪些种类? 传播沟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五章 教学目的 1、 知识目标:了解和认识公共关系的职能和作用。 2、 能力目标:运用公共关系的职能和作用分析相关单位的公共关系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和认识公共关系的职能和作用。 难点:运用公共关系的职能和作用分析相关单位的公共关系活动的能力。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1、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专题发言。 2、 社会实践:对学校附近企业的公共关系的职能和作用进行调查和网络调查;并分析其特
12、点。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职能 三、参与决策的职能 四、协调交流沟通劝说的职能 一、采集信息的职能 二、提供咨询的职能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作用 公共关系的职能与作用 第4页 共13页 一、 监测作用 四、思考题: 二、 凝聚作用 三、 调节作用 四、 应变作用 1、 公共关系中应采集哪些信息? 2、 协调关系有哪些方法? 3、 简述公共关系的职能。 4、 你认为公共关系会对个人产生哪些方面作用? 5、 为什么说公共关系可以优化社会政治环境? 第六章 公共关系的类型 教学目的 1、 知识目标:了解和认识公共关系的3个基本类型。 2、 能力目标:运用公共关系的类型知识,分析相关单位公共关系活动的类型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和认识公共关系的3个基本类型。 难点:运用公共关系的类型知识分析相关单位的公共关系活动的类型。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1、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专题发言。 2、 社会实践:对学校附近企业的公共关系活动的类型进行调查和网络调查;并分析和指出其不同的特点。 第一节 主体或部门型公共关系 四、 *公共关系 五、 事业、团体公共关系 一、 企业公共关系 二、 商业服务公共关系 三、 金融业公共关系 第二节 对象型公共关系 五、 社区关系 六、 股东关系 七、 竞争对手关系 八、 国际公共关系 三、 征询型公共关系 四、 矫正型公共关系 一
14、、 员工公共关系 二、 消费者公共关系 三、 *关系 四、 媒介关系 第三节 功能型公共关系 一、 日常事务型公共关系 二、 宣传型公共关系 四、思考题: 1、*部门应如何树立形象? 2、某企业组织了一次合理化建议活动,结果在收集来的几十条建议中,意见占了相当部分,其中要求改善待遇的意见甚为强烈,企业经理皱着眉头说,“这叫合理化建设吗?一开口就要福利,我们员工的素质太低了”。你如何评价经理的这番话? 3、“顾客就是上帝”,你认为对吗? 4、如何与媒介建立良好关系? 第5页 共13页 5、什么是矫正型公共关系?试举例说明。 第七章 教学目的 1. 知识目标: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规范和准则,深刻认识
15、这些规范和准则的意义。 2. 能力目标:能够掌握公共关系的规范和准则,分析相关单位公共关系活动的规范和准则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规范和准则,深刻认识这些规范和准则的意义。 难点:掌握公共关系的规范和准则,分析相关单位公共关系活动的规范和准则的特点。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1、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专题发言。 2、 社会实践:对学校附近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公共关系活动的规范和准则进行分析。 第一节 公共关系必须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出发点 一、 满足公众的知晓心理需求 二、 尊重公众独立自主的人格需求 三、 满足公众不断转移、升华的精神需求 第
16、二节 公共关系必须十分注重社会效益 一、 社会效益是社会组织与公众根本利益的总和 二、 公共关系既对自身组织负责,也对公众负责 第三节 公共关系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大原则 一、 先有客观事实,后有公共关系 二、 必须全面深入地掌握事实 三、 必须实事求是地传播事实 第四节 公共关系以不断创新为灵魂 一、 观念的创新是决定性的创新 二、 方法创新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保证 三、 内容项目创新是公共关系的活力所在 四、思考题: 1、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为什么必须关注公众需求? 2、分析公共关系活动的诚信原则。 3、公共关系为什么要遵循互利原则和协作原则? 4、公共关系活动为什么必须注重社会效益? 5、有人说创
17、新是公共关系实务活动的灵魂,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第八章 作为“关系管理”的公共关系 教学目的 1. 知识目标:了解伦理关怀和个体切入对作为“关系管理”的公共关系的意义。 2. 能力目标:掌握公共关系个体切入的四个层面,掌握从个体切入到全员公关的3个原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伦理关怀和个体切入对作为“关系管理”的公共关系的意义。 难点:掌握公共关系个体切入的四个层面,掌握从个体切入到全员公关的3个原则。 第6页 共13页 公共关系的规范和准则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1、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头脑风暴; 2、分析学校附近某企业所开展的作为“关系管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3 公共关系 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39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