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库仑定律.docx
《高一物理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库仑定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库仑定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一物理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高一物理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人教实验版 一. 教学内容: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 知识要点: 1. 知道各种起电的方法及实质 2. 掌握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 3. 知道点电荷的概念和静电力常数 4. 知道库仑定律,理解它的含义及其表达式 重点、难点解析 一、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1. 物体带电的实质 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整个原子一般表现为电中性。 物体失去电子则带正电,物体得到电子则带负电,物体带电的实质就是电子的得失。 2. 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即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带电。 摩擦起电是由于
2、相互摩擦的物体间的电子的得失而使物体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玻璃棒与丝绸摩擦时,由于玻璃棒容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硬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时,由于硬橡胶棒容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感应起电是指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的方式,例:如图所示,将导体A、B接触后去靠近带电体C,由于静电感应,A、B上的自由电子受到带电体C的吸引而聚集到A端,使A端带负电,B端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这时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则A和B两导体上就分别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如图所示。 接触带电比较简单,指一个不带电的金属导体跟另一个带电的金属导体接触后分开,而使不带电的导体带上电荷的方式。 电荷的中和:正负电荷放在一起会相互抵消,等量
3、的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情况,叫正负电荷的中和。 电荷的分配:接触起电时,两个物体最终的电荷的分配很复杂,大多靠实验才能确定,但有一种情况能确定电荷的分配,即两个完全相同的导体球相互接触后的情况。 若为带电导体球和不带电导体球接触,则电荷平分 若两个带电导体球为同种电荷,则总电荷平分 若两个带电导体球为异种电荷,则先中和再平分 从物体带电的各种方式不难看出,它们都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了物体的另一部分。 3. 电荷守恒定律 用心 爱心 专心 电荷守恒定律的原始表述为: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
4、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随着物理学的发展。近代物理实验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电荷是可以产生和湮没的,但产生与湮没总是成对发生的,电荷的代数和仍然不变,故电荷守恒定律的表述经修正后为: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是保持不变的。 注意:近代物理实验所发现的电荷的产生与湮没并没有否定电荷守恒定律,只是对定律的内容作了修正。 例1. 如图所示,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的小球B时,验电器的金箔张角减小,则 A. 金属球可能不带电 B. 金属球可能带负电 C. 金属球可能带正电 D. 金属球一定带负电 解析:验电器的金箔之所以张开,是因为它们都带
5、有正电荷,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张开角度的大小决定于两金箔带电荷的多少,如果A球带负电,靠近验电器的B球时,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金箔上的正电荷逐渐“上移”,从而使两金箔夹角减少,选项B正确,同时否定选项C,如果A球不带电,在靠近B球时,发生静电感应现象使A球发生极性分布,靠近B球的端面出现负的感应电荷,而背向B球的端面出现正的感应电荷,A球上的感应电荷与验电器上的正电荷发生相互作用,因距离的不同而表现为吸引作用,从而使金箔张角减小,选项A正确,同时否定选项D。 答案:AB 小结: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静电感应现象,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和静电感应现象,判断电荷的重新
6、分布情况,进而判断验电器金箔张角大小等问题。 同学们再思考:当某带电导体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时,两金箔张角将如何变化? 例2. 将一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个小通草球时 A. 如果小球被吸引,小球必带负电 B. 如果小球被吸引,小球必带正电 C. 如果小球被排斥,小球必带负电 D. 如果小球被排斥,小球必带正电 解析: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可以吸引带负电或不带电的小球,但必定排斥带正电的小球。 所以应选答案D 答案:D 小结: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点:丝绸摩擦玻璃棒的带电情况;带电体既可吸用心 爱心 专心 引异种电荷,也能吸引轻小物体。 例3.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
7、B,分别带有电荷量QA6.410-9C。QB一3.210-9C,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 解析:当两小球接触时,带电荷量少的负电荷先被中和,剩余的正电荷再重新分配,由于两小球相同,剩余正电荷必均分,即接触后两小球带电荷量 在接触过程中,电子由B球转移到A球,不仅将自身电荷中和,且继续转移。使B球带QB的正电,这样,共转移的电子电荷量为 DQ4.810-9=3.01010(个) 转移的电子数n=-19e1.610答案:电子由B球转移到A球,转移了3.010电子。 小结:本题考查了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概念,涉及正负电荷中和,电荷重新分布,电子转移数量等问题。
8、二、库仑定律 1. 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静电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库仑力的大小:F=K10Q1Q2 r2库仑力的方向:在两点电荷连线上,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 注意:两个电荷间的距离趋于零时,两个电荷就不能视为点电荷,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也就不遵守库仑定律了,因此它们之间的库仑力不能认为趋于无穷大。 2. 静电力常量K:常量K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常数,库仑定律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单位都用国际制单位,公式中的比例恒量K的单位也就确定了,它的数值由实验得出,通常计算时取
9、:K9.0109NmC2 3. 静电力:同样具有力的共性,例如,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遵守牛顿第三定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一条直线上;又如一点电荷同时受到另外两个点电荷的作用力,这两个力遵循力的合成法则,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求出这个点电荷受到的合力。如图所示。 4. 点电荷是理想模型 用心 爱心 专心 当带电体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自身的大小时,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把这个带电体看作一个带电的几何点,即看成点电荷。 物理学中,抓住问题的要害及关键,将研究对象或物理变化过程模型化,常可以使问题的处理变得简单可行,又使处理结果基本符合客
10、观实际,因而理想化模型既是客观存在的抽象,又是重要的思维方法和处理方法,处理物理问题时,首先选择研究对象或物理过程,建立必要的物理模型,常是首要的任务。 5. 库仑定律的应用 应用库仑定律解题时,首先应注意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公式F=Kq1q2仅适用于真r2空中的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其次应注意将计算库仑力的大小与判断库仑力的方向二者分别进行,即应用公式计算库仑力大小时,不必将表示电荷q1、q2的带电性质的符号代入公式中,只将其电量绝对值代入公式中,从而计算出力的大小;库仑力的方向再依据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加以判别,这样分别加以处理的方法,可以避免将表示带电性质的符号代入公
11、式中一起运算,从而带来的运算结果是正、负号再判定的麻烦。第三应注意统一单位,因为静电力常量K9l09Nm2C2是在SI中的数值。第四运算中常将有效数字与数量级分别加以运算,以避免顾此失彼的失误。 6. 微观带电粒子之间的库仑力与万有引力的比较。 质子与电子之间F库F引=2.31039 即:微观粒子之间的万有引力远小于库仑力,研究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时,可以忽略万有引力。 例1. 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1和Q2,相距18cm,已知Q1是正电荷,其电荷量为1.810-12C,它们之间的引力大小为F1.0l0-12N,求Q2的电荷量及带电性质。 解析:由于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符合运用库仑定律解题的条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物理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 物理 电荷 及其 守恒定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36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