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必.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一化学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必主题1 认识化学科学 1、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A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的发展趋势,关注现代化学发展的新成就 B 书的引言 3、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A 化学反应的标志是有新物质生成 4、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B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例如金属的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非金属的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较多,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 5、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B 化学变化
2、的本质: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 6、 认识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B 书P11 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符号:n 单位:摩尔,简称:摩 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个粒子的任何集体计量为1mol。 6.0210 mol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单位为mol。 使用摩尔,必须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摩尔不能量度宏观物质。 7、 了解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涵义 B 书P12、P14、P15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 常用单位:g/mol或gmol,当微粒的摩尔质
3、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Vm 常用单位:L/mol或Lmol。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符号:CB 单位:mol/L或mol/m 8、了解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物理量之用心 爱心 专心 1 311231123间的关系,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B 书P11、P13、P14、P15 N = N/NA = m/M n = V/Vm c = n/
4、V液 9、认识并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B 定量研究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例如:化学过关卷P72 第28题 考试说明P49第26题 10、了解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等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B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通过实验可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例如:某有机物的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可以判断其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和氢,可能含有氧。在例如葡萄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等等。 11、知道假说、模型等科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A 这是一种解决化学问题思维方式 12、知道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是化
5、学研究和学习的常用方法 A 化学物质有几千万种,我们根据它们的组成、结构,对它们进行分类,挑选其中的代表物质学习它们的性质,以点带面。 13、认识化学与人类衣、食、住、行的密切关系,关注化学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意义 B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通过化学研究出许多药物,帮助人类战胜各种疾病,延长人类的寿命。 14、认识化学在研制新材料、开发新能源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B 通过化学研究开发了新型陶瓷,有耐高温的由、耐磨的,开发了乙醇汽油,研究出新物质治理污染。 15、认识并赞赏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B 化学科学的发展研制出许多的新材料,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推
6、动了社会的发展。 主题2 化学实验基础 1、知道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形状、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操作原理,能识别和绘制简单的实验用心 爱心 专心 2 仪器装置图 A 想一想分液漏斗、蒸馏烧瓶、冷凝管等 2、了解化学实验是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能根据试题有关要求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D 3、以离子反应发生条件、金属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等有关实验为例,初步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B 4、初步学会常见物质的检验 D 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淀粉:遇到I2变蓝 NH3: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7、蓝或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有白烟 蛋白质:浓硝酸能使蛋白质变黄 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与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反应,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5、初步学会使用过滤、蒸发等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 B 书P5-6 6、初步学习蒸馏、萃取等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 A 书 P7-9 方法 适用范围 主要器具 实例 过滤 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滤纸、漏斗、烧杯、粗盐提纯 离 玻璃棒 蒸发 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 蒸发皿、玻璃棒、酒蒸发NaCl溶液得食分离 精灯 盐 蒸馏 分离互溶沸点不同的蒸馏烧瓶、冷凝管、蒸馏水的制取 液体 温度计、接受器、酒精灯 分液 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分液漏斗、烧杯 油和水的分离 液体 萃
8、取 用萃取剂分离能溶但分液漏斗、烧杯 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溶解性不大的液体 碘 注意事项: 1、 蒸馏:蒸馏时,在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 冷凝管中冷凝水的方向:下进上出 实验开始时先开冷凝水再加热,结束时先撤酒精灯再关冷凝水 用心 爱心 专心 3 2、 萃取:选取萃取剂的原则:萃取剂不与溶质反应 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要大 7、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B 书P15-17 理论依据: n = c V (V指溶液的体积,不能简单用水的体积或水和溶质的体积代替) m = n M = c V M
9、V (浓) =cV/c 实验步骤与仪器 实验步骤 计算 称量或量取 溶解并冷却 转移并洗涤 定容 摇匀并转移 使用的主要仪器 天平或量筒 烧杯、玻璃棒 容量瓶、烧杯、玻璃棒 胶头滴管 8、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知道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A 书P4 实验过程中常见事故的处理: 事故 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 钠、磷等失火 少量酸滴到桌上 较多量酸流到桌上 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 碱液沾到皮肤上 酸、碱溅在眼中 误食重金属盐 处理方法 立即用湿布扑盖 迅速用砂覆盖 立即用湿布擦净,再用水冲洗 立即用适量NaHCO3溶液作用,后用水冲
10、洗 用大量的水冲洗 先用较多水冲洗,再用硼酸溶液洗 立即用水反复冲洗,并不断眨眼 应立即口服蛋清或生牛奶 9、能说明有关实验的原理、操作方法、现象等 C 10、能根据实验目的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能对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正确结论,完成实验报告 D 11、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实验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A 用心 爱心 专心 4 主题3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C 能识别单质、酸、碱、盐、氧化物、有机物 2、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 B 物质的分类 化学反应的分类 a.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O 化合反应: 2Na
11、+O2=Na22分解反应:CaCO3 CaO + CO2 置换反应: Fe+H2SO4=FeSO4+H2 复分解反应:FeCl3+3NaOH=Fe(OH)3 +3NaCl b.根据反应前后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其中置换反应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肯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A P26 小:溶液1nm、1nm胶体100nm、浊液100nm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介于1100nm之间 4、知道胶体的丁达尔现象 A P27 一束强光射向胶体时,会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12、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 5、能列举胶体的重要应用 A P28 纳米粒子的尺寸和胶体粒子的大致相当,胶体的化学原理有助于纳米科技的发展,是制备纳米材料的有效方法之一。 6、关注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通过对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性质的实验探究,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B 用心 爱心 专心 5 分散质粒子的大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应用实例:高压钠灯射程远,透雾能力强;过氧化钠(Na2O2)是重要的供氧剂,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 通常利用其碱性用于制化学
13、品、清洗剂、洗涤剂、也用于照相术和制医药品; 碳酸氢钠为弱碱,为吸收性抗酸药,制成小苏打片。内服后,能迅速中和胃酸,但维持短暂,并有产生二氧化碳导致腹胀等缺点。碳酸氢钠还用于制发酵粉。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应用实例:利用铝的还原性,通过铝热反应制高熔点的金属钒、铬、锰;通过铝热反应焊接铁轨。铝合金是用量仅次于铁合金的合金材料,其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常用于制飞机的外壳;明矾能净水。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应用实例:铁合金是用途最广的合金;氧化铁是一种红棕色粉末,常用作红色油漆或涂料;铁盐也能净水。 铜及其重要化合物应用实例: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 7、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
14、理性质。B P4662 钠: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密度比水小 ,熔点低,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氧化钠:白色固体 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白色粉末 氧化铝:熔点高,是较好的耐火材料 氢氧化铝:白色絮状沉淀 铁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其中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Fe3O4)是黑色的,氧化铁(Fe2O3)是红棕色粉末。 氢氧化铁Fe(OH)3:红褐色沉淀 氢氧化亚铁Fe(OH)2:白色沉淀 Fe:棕黄色 Fe:浅绿色 8、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分别与氧气、水、酸、碱、盐等物质的反应情况,了解其共性和个性。 B P4651 金属与氧气反应 钠与氧气反应: 加热2Na+O2=N
15、a2O2 常温下:4Na+O2 = 2Na2O 铝与氧气反应:4Al+3O2=2Al2O3 铁与氧气反应:3Fe+2O2 = Fe3O4 铜与氧气反应:2Cu+O2 = 2CuO 金属与水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2Na+2H2O=2Na+2OH+H2 铁与水反应:3Fe+4H2O = Fe3O4+4H2 金属与酸反应: 铁与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Fe+2H=Fe+H2 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 +2H2O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 +4H20 3Cu+8H+2NO3=
16、3Cu+2NO +4H20 铜与浓硝酸反应: Cu+4HNO3=Cu(NO3)2+2NO2 +2H2O 钠与盐酸反应:2Na+2HCl=2NaCl+H2 用心 爱心 专心 6 +-2+2+-3+2+金属与碱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所以铝是两性金属 2Al+2OH+2H2O=2AlO2+3H2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2H2O+CuSO4=Cu(OH)2 +Na2SO4+H2 2Na+2H2O+Cu=Cu(OH)2 +2Na+H2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Fe+Cu=Fe+Cu
17、9、了解氧化钠、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分别与水、酸、碱等物质反应的情况。 B P55 61 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 氧化钠与水反应:Na2O+H2O=2NaOH Na2O+H2O=2Na+2OH Al2O3、Fe2O3、CuO均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 氧化钠与盐酸反应:Na2O+2HCl=2NaCl+H2O Na2O+2H=2Na+H2O 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6H=2Al+3H2O 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6H=2Fe+3H2O 氧化铜与盐酸反应:CuO+2
18、HCl=CuCl2+H2O CuO+2H=Cu+H2O 金属氧化物与强碱溶液反应: 氧化铝与强碱溶液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Al2O3+2OH=2AlO2+H2O 所以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10、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了解氢氧化铝、氢氧化铁、氢氧化铜的受热分解。 实验室氢氧化物的制备: Al(OH)3的制备:铝盐与氨水反应 Al2(SO4)3+6NH3H2O=2Al(OH)3 +3(NH4)2SO4 Al+3NH3H2O=Al(OH)3 +3NH4 Fe(OH)3的制备:FeCl3+3NaOH=Fe(OH)3 +3NaCl Fe+3OH=Fe(OH)3 (红褐色沉淀)
19、 Fe(OH)2的制备:FeCl2+2NaOH=Fe(OH)2 +2NaCl Fe+2OH=Fe(OH)2 (白色沉淀) 注:Fe(OH)2在空气中不稳定,易被氧化:颜色变化:白色灰绿色红褐色 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用心 爱心 专心 7 2+-3+-3+-+2+3+3+-2+2+2+-B P5861 Al(OH)3+3HCl= AlCl3+3H2O Al(OH)3+3H= Al+3H2O Al(OH)3+NaOH=NaAlO2+H2O Al(OH)3+OH=AlO2+H2O 受热分解: Al(
20、OH)3受热分解:2Al(OH)3 = A l2O3+3H2O Fe(OH)3受热分解:2Fe(OH)3 = Fe 2O3+3H2O 11、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解性、热稳定性、与酸的反应 B P56 溶解性:Na2CO3NaHCO3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2NaHCO3与酸反应的速率:Na2CO3NaHCO3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CO3 + 2H=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HCO3- + H = H2O + CO2 +2+ -+
21、3+Na2CO3+CO2+H2O 12、掌握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 D 均是固体:实验方法: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热,若产生无色无味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固体为NaHCO3 化学方程式:2NaHCO3 = Na2CO3+CO2 +H2O 均是溶液:实验方法:分别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C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为Na2CO3 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 +2NaCl CO3+Ca=CaCO3 注:用澄清石灰水Ca(OH)2不能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会产生白色沉淀CaCO3 13、了解Fe的氧化性,认识Fe和Fe之间的相互转化 B P
22、61 Fe有氧化性,能转化为Fe:2Fe+ Fe = 3Fe 2Fe+ Cu = 2Fe+ Cu Fe转化成Fe :2Fe+ Cl2 = 2Fe+ 2Cl2+3+3+ 3+2+2+ 2+3+2+ 3+ - 2+3+2+3+ 2+3+ 2+ 2+3+3+2+2-2+除杂时Fe:加铁粉 2Fe+ Fe = 3Fe Fe:通氯气 2Fe+ Cl2 = 2Fe+ 2Cl 14、了解钠、钾的焰色反应 Na:黄色 K:紫色 操作要点:1、用铂丝蘸取待测物于酒精灯外焰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2、铂丝用盐酸洗净,需在外焰上灼烧至无色 15、能列举钢、铝合金等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A 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
23、铝合金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常用于制造飞机外壳。 法。 B 元素化合物学习的一般方法:先研究其物理性质,再通过结构推测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猜想可能与哪些物质反应,然后通过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17、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A P30 8 +3+ -B P57 16、通过对钠、铝、铁、铜及其化合物之间转化关系的比较和归纳,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用心 爱心 专心 18、能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大部分可溶性盐等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B P30 电离是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进行的,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中,用“=”连接电解质与离子。 H2SO4 = 2H+ -+ SO
24、4 Ba(OH)2=Ba+2OH +- 2- 2+-NaCl=Na+Cl NaHCO3=Na+HCO3B P3133 NaHSO4=Na+H+SO4 +2-19、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 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生成沉淀: 请记忆溶解度表 P110 生成气体:如H与CO3、HCO3、SO3 +2-2-生成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四个步骤 注意:最关键的一步是“拆”,五类物质不可拆分:单质、沉淀、气体、氧化物、弱电解质。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
25、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 看离子是否拆分正确 看电荷是否守恒。 看质量是否守恒。 离子共存问题判断: 离子间能发生反应就不能大量共存:如生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 在判断溶液中离子是否共存时,还需注意题目中的一些隐含条件,例如:在酸性溶液中需在各离子组中添加H进行考虑;在某无色溶液中,需考虑有色离子不能存在;在与铝粉放出氢气的溶液中,既可能存在H也可能存在OH。 20、初步学会Cl、SO4、CO3、Al、Fe、NH4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D 物质(离子) Cl SO4 CO3 Al Fe() NH4() Na
26、K I2 蛋白质 +3+3+2-2-2-2-3+3+3+-+-+-2+2+方法及现象 先用硝酸酸化,然后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先加盐酸酸化,然后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加入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 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入NaOH溶液,沉淀消失 加入KSCN溶液,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 与NaOH溶液共热,放出的气体(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焰色反应呈黄色 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遇淀粉溶液可使淀粉溶液变蓝 灼烧,有烧焦的羽毛气味;加浓硝酸 用心 爱心 专心 9 21、能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
27、,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C P3637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22、能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逐步理解物质被氧化、被还原的概念。 C P37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降得还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升失氧 理解时都从化合价的升降角度,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做还原剂,发生了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做氧化剂,发生了还原反应。 23、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B 3637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先准确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找出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再调整配比系数,使化合价的升降总数相等,然后根据质量守恒,把其他物质配好。 用双线桥、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所
28、表示的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箭头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 25、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A P38 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地存在于生产和生活之中。例如,金属的冶炼、电镀、燃料的燃烧,以及易燃物的自燃、事物的腐败、钢铁的锈蚀等。 26、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B P74102 Cl2: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S:俗称硫黄,是一种黄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SO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易液化,密度比空气大 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 NO:无色、有毒气体
29、,不溶于水 Si:晶体硅是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有脆性。 SiO2:不溶于水,熔点高,硬度大。 H2SiO3:是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沉淀。 B 氢气与氯气反应:Cl2 + H2 2HCl 氯气与钠反应: Cl2+2Na氯气与铁反应:3Cl2+2Fe +3637 24、能配平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学会用单线桥、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B 27、了解氯气的氧化性及与水、碱的反应 P8385 2NaCl 2FeCl3 -氯气与水反应:Cl2+H2O = HCl+HClO Cl2+H2O = H+Cl+HClO 用心 爱心 专心 10 氯气与NaOH反应:Cl2+2NaO
30、H = NaCl+NaClO+H2O Cl2+2OH = Cl+ClO+H2O 氯气与Ca(OH)2反应: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a(ClO)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其使用前,要敞开袋口暴露一会儿,发生的反应为: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氯气与FeCl2反应:Cl2+ 2FeCl2=2FeCl3 Cl2+ 2Fe=2Fe+2Cl 28、知道氯水的消毒和漂白原理 HClO能杀菌、消毒、漂白。 HClO的性质:弱酸性,酸性比碳酸弱 强氧化性,用作漂白剂和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 2HClO 2
31、9、了解硫的可燃性和氮气的稳定性 B 硫与氧气反应:S+O2 N2分子中存在A A SO2 ,键能很大,不容易断裂,因而N2化学性质稳定。 2HCl + O2 A 氯气本身不能杀菌、消毒、漂白,氯水能漂白,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 ,2+3+-30、知道硅元素在自然界以SiO2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知道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P79) 31、知道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单质的主要用途 橡胶、农药等。 P85 N2:化学性质稳定,用作保护气。 S:制造黑火药;燃烧生成SO2,用于工业制硫酸。 Si: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硅芯片是各种计算机、微电子产品的核心,硅还能用于制造硅太阳
32、能电池。 P7980 32、了解二氧化硫与氧气、与水的反应,认识亚硫酸的不稳定性,认识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与次氯酸漂白作用的区别,了解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了解二氧化硅与氢氟酸、与碱性氧化物、与强碱的反应。 B SO2的性质: P90 SO2与氧气反应:2SO2+O2 2SO3 (常温下SO3是固体) SO2与水反应:SO2 + H2O H2SO3 SO2的漂白性:SO2的漂白是因为SO2与有色物质直接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而该无色物质在加热时易分解,又恢复原来的颜色,因而SO2的漂白是暂时性漂白 例: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又恢复红色。 HCl0的漂白性:HClO具有强氧化性,有色物质被氧
33、化成无色物质,是永久性漂白 NO2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 3NO2+H2O=2H+2NO3+NO SiO2的性质: P76 与HF反应:SiO2+4HF =SiF4 +2H2O 用心 爱心 专心 11 +-Cl2: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利用Cl2氧化性强,生成多种含氯化合物;有机化学中还利用Cl2合成塑料、与CaO反应:SiO2 + CaO - CaSiO3 2-与NaOH反应:SiO2+2NaOH = Na2SiO3+H2O SiO2+2OH = SiO3+H2O 33、了解氨气与水、与酸的反应;了解氨水的成分以及氨水的不稳定性;了解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等性质
34、。 NH3的性质: P98 NH3与水反应:NH3+H2O NH3H2O NH4+ OH +-+-B 生成的NH3H2O不稳定,易分解 氨水的成分:分子:NH3、NH3H2O、H2O;离子:NH4、OH 与酸反应:NH3+HCl =NH4Cl 铵盐的性质: P98 铵盐都易溶于水 铵盐受热易分解 NH4Cl加热分解:NH4Cl = NH3 + HCl NH4HCO3加热分解:NH4HCO3= NH3 + H2O + CO2 铵盐与碱反应:NaOH+NH4Cl = NaCl + NH3 +H2O 实验室制氨气 P99 原理:Ca(OH)2+2NH4Cl = CaCl2 + 2NH3 + 2H2O
35、 装置:与制O2的装置一样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检验方法: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 34、了解次氯酸、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浓硫酸、硝酸分别与铜、木炭的反应;了解常温下铁、铝在浓硫酸、浓硝酸中的钝化现象。 B 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漂白 浓H2SO4、HNO3的强氧化性:浓H2SO4和HNO3能氧化绝大部分金属和某些非金属 铜与浓H2SO4反应:Cu + 2H2SO4 = CuSO4+SO2 +2H2O 铜与浓HNO3反应:Cu + 4HNO3 = Cu(NO3)2+ 2NO2 + 2H2O 铜与稀HNO3反应:3Cu + 8HNO3 = 3Cu(
36、NO3)2 + 2NO+ 4H20 3Cu+8H+2NO3=3Cu+2NO+ 4H20 碳与浓H2SO4反应:C + 2H2SO4 = CO2+2SO2+2H2O 碳与浓HNO3反应:C+4HNO3= CO2+4NO2+2H2O 钝化:常温下,铁、铝遇到冷的浓H2SO4、浓HNO3发生钝化。钝化不是不反应,而是因为浓H2SO4、浓HNO3有强氧化性。 35、了解陶瓷、玻璃、水泥等硅酸盐产品的用途 B P78 陶瓷:以黏土为原料,制作日用器皿、建筑饰材、卫生洁具等。 玻璃:以纯碱、石灰石、石英为原料 水泥:以石灰石和黏土为原料,是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 36、了解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了解氮
37、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认识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B 用心 爱心 专心 12 +-2+ 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氮循环是描述自然界中氮单质和含氮化合物之间相互转换过程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转化过程是生物圈内基本的物质循环之一。如大气中的氮经微生物等作用而进入土壤,为动植物所利用,最终又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返回大气中,如此反覆循环,以至无穷。 P100 SO2、NO2对大气的污染 来源:SO2主要来自于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 危害:大气中SO2和NO2溶于水后形成酸性溶液,随雨水降下,形成酸雨。正常雨水因溶解了CO2,PH为5.6。酸雨指PH5.6的雨水。 37、通过对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有关知识进行归纳与整理,逐步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C 元素化合物学习的一般方法:先研究其物理性质,再通过结构推测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猜想可能与哪些物质反应,然后通过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用心 爱心 专心 13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36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