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docx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动力车间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缺氧、中毒窒息和火灾爆炸事故,保证人员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根据上级有关“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受限空间是指炉、塔、釜、罐、仓、槽车、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内。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第三条 进入有限空间涉及用火、高处、临时用电等作业时,应办理相应的作业工作票。 第四条 危害识别 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针对作业内容,对设备进行危害识别,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
2、安全措施。 2.对“有限空间作业工作票”有关安全措施逐条确认,并将补充措施填入相应栏内并确认。 第五条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工作票”办理程序 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应持有限空间作业工作票,到车间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2.车间负责填写“有限空间作业工作票”,根据作业现场情况,组织作业负责人等有关人员落实安全措施,进行危害识别,安排对有限空间内的可燃气体、氧气、有毒气体的浓度进行分析,指派作业监护人,并与监护人一起对作业条件逐项检查、确认,负责向作业人员交底。 3.“危害识别”一栏由安全人员负责填写。 4. 有限空间所属车间领导,对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进行确认后,签发“进入有限空间作
3、业工作票”。 5.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完工后,由车间安全人员组织施工作业负责人进行完工验收,合格后分别在“完工验收”一栏中签名。 6.进入危险性较大的有限空间内作业时,要采取特殊预防措施,“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工作票”要经公司主管安全生产的领导审查、批准,安全部门派人到现场监督检查。 第六条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化验分析 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对氧含量进行化验分析。 2.对盛装过可燃气体、液体和有毒物质的设备及与其有关联,但未盛装过的设备,必须进行可燃气体、有毒物质的化验分析。 3.对未盛装过可燃气体、液体和有毒物质的设备,可不进行可燃气体、有毒物质的化验分析,但应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其它补充
4、安全措施”一栏注明。 4.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设备容积较大时应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保证设备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和含氧量合格,有毒有害物质不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指标。分析结果报出后,样品至少保留4小时。设备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作业期间应至少每隔4小时取样复查一次,如有1项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作业。 5.采样分析在进入作业前1小时内进行,分析结果填入“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化验分析报告单须附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存根正面的左上方。化验分析合格后,如超过1小时才作业,必须再次进行化验分析。 第七条 作业安全措施 1.安全人员与施工作业负责
5、人对现场监护人和作业人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内容应包括所从事作业的安全知识、作业中可能遇到意外时的处理和救护方法等。 2.应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内容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现场应配备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现场人员应熟知应急预案的内容。在设备外的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和灭火器材。设备的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保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3.无“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工作票”和监护人,禁止进入作业,当设备状态改变时,为防止人员误入,在设备的入口处设置“危险!严禁入内”警告牌。 4.为保证设备内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进入 有限 空间 作业 安全管理 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32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