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论文.docx
《说课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论文.docx(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说课论文专题讲座 小学语文说课及案例评析 袁志勇 引子 说课、与评说课,是教学研究活动中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说课,是说课者与教学设计直接发生关系的一个方面;评说课,是评说课者借助说课者、与教学设计发生关系的另外一个方面。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做起事情来越来越理性、越来越规矩,于是,在以往备课之后则去讲课的程序之间,则自然而然出现了说课、与评说课这两个名词。 这里,我们就利用这个时间, 和老师们交流我对说课、与评说课的一些理解。 一、说课、与评说课活动,及其意义 说课、与评说课活动 1 、什么是说课、与评说课活动 说课 、与评说课活动,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过程之中一种特殊的工作形式。通过说课 、与评
2、说课活动,我们的教学工作会越来越自觉、越来越理性。 在说课 、与评说课活动之中,拥有以下几类人员: 说课 、与评说课活动的组织者,说课 、与评说课活动的参与者。在说课 、与评说课活动的参与者之中,大致应该由三类人员组成: 第一类,说课者,这是说课 、与评说课活动的第一焦点,一般,一个单元的说课 、与评说课活动有一个这样的角色,他的责任是说课。 第二类, 评说课者,这是说课 、与评说课活动的第二焦点,一般,一个单元的说课 、与评说课活动有两、三个这样的角色,他们的责任是对说课者说课进行评价。在有些时候,他们可能是一些专家。 第三类,参与说课、评说课活动者。 一个单元的说课 、与评说课活动有几个、
3、十几、乃至更多这样的角色,他们一般都是说课 、与评说课活动的一般参与者,聆听是他们的重要工作。 2 、什么是说课 说课,是教师在自己完成教学设计之后,与同行交流教学设计思想、教学设计内容、教学设计流程等预设的一项特殊的、教学准备工作。 说课,不同于备课。备课,是教师在讲课之前需要完成的一项工作。备课突出的特点是它的个体性,哪个教师要讲课,哪个教师就去备课,几乎是自己一个人备课。说课,是教师在备课之后、在讲课之前需要完成的一项工作。说课突出的特点是它的交互性,一个教师说课,其他教师听说课,评说课,说课者、与评说课者、与听说课者之间的交互。 说课,不同于讲课。讲课,是教师面对学生完成的一种教学行为
4、,讲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则不然,说课是教师面对同行完成的一种教学行为,说课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说课者的同行。 3 、什么是评说课 评说课,是教师在同行完成教学设计、说课之后,与说课者、与同行分析、研究、说课者教学设计思想、教学设计内容、教学设计流程等预设的一项同样特殊的、教学准备工作。 评说课,不同于一般的评课。 一般的评课,是教师相互之间,听过某一同行讲课之后,根据讲课者教学设计在学生课堂落实情况而进行的一种交互行为。 评说课,是教师相互之间,听过某一同行说课之后,根据说课者教学设计的预设性介绍而进行的一种交互行为。 说课、评说课活动的意义 1 、于说课者本身而言, 说课、评说课活动意义重大
5、 对于说课者本身而言,说课拥有两个巨大意义。其一,说课,对于说课者意义很大。通过说课,可以促进说课者自己教学设计的深入,通过说课,可以强化说课者对自己教学设计的条理。其二,评说课,对于说课者意义很大。说课者通过聆听评说课,通过与同行的交流互动,不仅能够检测自己教学设计的成色,而且,还能够借助众人的慧眼、借助群体的智慧,完成对已就教学设计的修改、升级! 2 、于“非专家性的评说课者”而言, 评说课活动意义重大 对于那些“非专家性的评说课者”评说课者而言,对于评说课同样拥有两个重大意义,一个是通过评说课学习别人教学设计的优点,发现自己未来进行同类教学设计时可能会出现的漏洞。另外一个是通过评说课从理
6、性角度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3 、于听说课者、听评说课者而言, 说课、评说课活动意义重大 对于听说课者、听评说课者而言,评说课也是拥有两个意义,一个是通过听说课者、听评说课者说课、评说课,能够对教学设计进行有效的深度思考。另外一个是通过听说课者、听评说课者说课、评说课,可以见习说课、见习评说课,把 说课、评说课活动视为一种特别形式的进修。 4 、于教学研究活动而言, 说课、评说课活动意义重大 对于教学研究活动而言,说课、与评说课的意义也十分重大。首先它能够让我们的教学研究活动更为规范,其次它能够让我们的教学研究活动更为深入。 二、说课与评说课 说课 1 、说课,到底应该说什么 说课,到底需要说
7、些什么? 大家一定听说过“模板”,模板是什么?模板其实就是一个模子。比如我们看砖厂制砖,和好泥之后放进模子,于是不用你费劲去考量,做出来的砖坯一定都会十分规范! 为了方便大家比较规范的完成说课这一工作,这里想给大家介绍一个说课应用模板。有了这张说课应用模板,我们就可以按照这张模板来说了。 说课应用模板 说课稿 学校 姓名 分类 说课内容 1 、本课到底要教学生什么内容、及其用途 2 、本课内容选择依据 1 ( 它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在整个课程中所处的位置、及其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包括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选择依据 2 3 、本课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4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可能存在 的障碍
8、、学生差异 5 、本课的重点突破方法、难点 化解方法 6 、阐述本课各环节的安排及其 依据、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 7 、本课教学活动设计 学习方法 层次性 主体性 多样性 8 、本课重点活动、及其对在教 学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应变方法 9 、本课教学资源的选择、及其 适切性的依据 10 、本课具体的评价方法 2 、说课,到底应该怎么说 借助“ 说课应用模板支持组” 明白了说课到底需要说些什么之后,马上就有一个新问题随之出现,那就是说课,到底应该怎么说? 有人可能要说,不是已经拥有说课应用模板了吗,使用说课应用模板不就可以啦!那么,到底应该怎么使用说课应用模板呢? 做事情,需要支持。这就好比我们上楼,
9、上楼需要什么支持?对了,上楼需要电梯、需要楼梯!其实,我们说课同样需要支持,我们使用说课应用模板同样需要支持。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支持是分层级的。你要从一楼上到六楼,只给你一层台阶你是否可以上去?答案肯定是不能。所以,我们要从一楼上到六楼,需要一系列的台阶。我们使用说课应用模板同样需要一系列的台阶。 于是,这也就有了我们的说课应用模板“支持组”。 怎么使用说课应用模板呢?借助我们的说课应用模板“支持组”,你完成说课任务的时候就会变得十分简单。 说课支持组模板 学校 姓名 一层支持 二层支持 三层支持 教材内容 到底教什么 “教什么”的用途 课文所处单元、位置,前后课文的介绍、及其联系 概念知识
10、、及其前后知识点介绍 概念知识与课标的联系 听课学生概念知识背景、及其概念知识的作用 四层支持 说课内容 1 、本课到底要教学生什么内容、及其用途 介绍齐全。 教学内容明 确、具体、有针对性。 用途具体。 2 、本课内容选择依据 1 ( 它在整个课程中所处的位置、及其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包括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教学内容 选择依据 2 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 能从课程标准的目标要 求、学科的本质特点、学科内容的结构系统、教科书课文的特点来选定教学内容。 能够分析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能力体系中的作用。 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 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理 念、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 能够运用体现不同层次的行
11、为动词表述教学目 3 、本课教学目标 教什么 怎么教 让学生从中感受些什么 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表述清晰,过程与方法目标具有可操作性,能对三维目标进行恰当整合。 教学内容确能实现教学目标达成。 对学生可能存在的认知 障碍、学生的差异等有较具体的分析与预设。 针对学情和教学内容的 重点、难点选择正确、恰当、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支架。 突破重点,化解难点。 清楚明了,拥有依据。 4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可能存在的障碍、学生差异 从整体上看,学生的障碍 从局部上看,学生的障碍 学生差异 5 、本课的重点突破方法、难点化解方法 重点突破方法 难点化解方法 6 、阐述本课各环节的安排及其依据、时间分配 教
12、学方法 7 、本课教学活学习方法 动设计 层次性 主体性 几个环节,它的用途 一共分为几块 第一块 第二块 第三块 教学过程层次清晰,有梯度,体现渐进性。 活动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逻辑清晰。 多样性 教学流程中的重点活动要每个学生动起来。 能够对重点环节给予充分时间分配。 能够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活动方式。 能够设计体现不同的学习方式。 教学流程中的重点活动 要每个学生动起来。 能够对重点环节给予充分时间分配。 8 、本课重点活动、预设方案、及其对在教学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应变方法 或: 问题 1应变 1 问题 2应变 2 重点活动是什么 预设问题、及其应变方法 选择的具体资源 选择
13、标准、及其作用 9 、本课教学资源的选择、及其适切性的依据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使用, 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适宜。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接确切。 有测定教学目标实现程 10 、本课具体具体评价内容 具体评价标准 度的方法。 方法十分具体。 说课时另外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大家可以变换一个角度去理解,如果讲“说课到底说些什么”是说课者在准备说课稿过程之中独自完成的一项任务,那么,“说课到底应该怎么去说”,则是与同行、可能还包括专家进行团队交流的另外一项任务。因此,说课者说课,以下两点在这里则显得十分重要。 关照每个环节 在说课稿准备过程之中,说课者应该是全力以赴的。而在说课稿准
14、备完成之后说课,绝对不能丢三落四,绝对不能顾此失彼。说课者在说课过程之中,务必要关照说课这一特殊教学准备工作所具备的每一个环节。 你肯定不能只说“教什么”,也肯定不能只说“怎么教”。在说课过程之中,你务必要先说“教什么”,后说“怎么教”。 不仅如此,比如在说“教什么”的时候,你也务必关注到教学内容这一板块所拥有的每个环节:不仅要说教学内容、要说教学目标、要说学情分析、要说教学策略,而且还要说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强调重点内容 关照说课的每个环节,是保证说课的全面。在保证“全面”这一前提之下,还要求说课者要强调说课的重点。 眉毛、胡子一把抓,原则上在任何一个地方使用起来都是贬义。我们给别人说课,
15、也必须有意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这,就需要你不仅要对每个要说的板块了解得极为深入,还要求你应该十分清楚要说的板块与板块的关系!深刻明了这些,你马上就会发现你所要说的内容到底哪里是最重要,需要着力把它给大家说好。 心里明白之后,就要落实到行动上面。诸如教学内容及其用途、破解重点化解难点的方法、课程重点活动的铺垫与渲染等方面,都是说课者需要特别强调的部分。 另外,在说课的语气、语态、及其过渡、停顿、音调、眼神、包括肢体语言,不仅是在重点内容表述位置、或者还是在非重点内容表述位置,说课者都需要关注一些技术性处理。这些,实际属于说课者的外包装,加以关注,同样可以提高说课者说课的成色。 3 、说课案例
16、黄山奇石说课稿 大兴区黄村镇一中心狼各庄民族小学 何昕 一级内容 二级内容 1 、本课到底要教学生什么内容、及其用途。 本课是京版第四册第 26课,课文是一篇简短的写景文,主要介绍了安徽黄山的怪石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十分有趣。文章从儿童熟悉的物的样子描画石头的样子,充满了童趣。本文共有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怪石有趣,第二至五自然段详细描述了四块怪石的样子,第六自然段列举了几种怪石的名字,总结。 在这节课中,主要教学生用“四点 +一面”阅读法读懂课文。 学习了“四点 +一面”阅读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黄山奇石中黄山石形状的有趣及其多种多样、形象逼真,还可以为学生以后阅读写景类的文章、
17、写关于景物的文章提供一个扶手,使他们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相对提高。同时,也可以为日后递进其他阅读方法做些铺垫。 黄山奇石在第四册第八单元,这一单元都是写景的文章或古诗。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二课,前面是卢沟桥的狮子,后面是杜甫的绝句、古诗敕勒川、让我们荡起双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 2 、本课内容选择依据 1(它在整个课程中所处的位置、及其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包括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 选择依据 2 桨。虽然几篇文章都有景物描写,但是侧重点不同,体裁不同,理解方法也不同。 在本课之前,出现过以介绍点为主的课文,但在讲解这类课文时,没有给学生一定方法的支持。点面结合的课文,在学生小学阶段是第一
18、次出现。用“四点一面”阅读本篇文章,清楚明白,同时学生也积累了一种有效阅读的方法。“四点一面”方法还可以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了解、积累”很好地落到实处。 黄村镇狼各庄民族小学二年级一班的学生在学习前,可能知道黄山,知道生活中石头的样子不同。但是,学生并不了解黄山石头的大小、样子等。同时,学生很难整体把握文章,容易造成在阅读时顾此失彼。学习“四点 +一面”阅读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入手理解课文,更好地把握课文,提高其阅读能力。 它还是学生以后读文章、写作文的一个扶手,是日后学习其他方法的台阶。 用“四点 +一面”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用“先从点入手理解课文,然后联系到面”方式理解课文;用“先
19、讲四个点,再用面中提到的名字做练习”方式巩固理解。 通过课文学习,对黄山的石头产生兴趣,能够喜爱黄山和黄山石。 从整体上看,大部分学生知道有黄山,但不了解黄山的石头;理解课文时,由于不能关注整体,对文章内容不能深入理解;不善于固化那些“生成性的物质”。 班级中的个别学生,对于不理解的词语想当然地解释,会造成对文章理解的不正确。 阅读能力较好的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可能接受比较快,对于课堂上的问题或是练习,经点拨完成较好;而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会在理解“一面”上出现问题,需要较多关注。 本课重点是学习用“四点 +一面”理解课文。在学习过程中,准备通过讲解“四点 +一面”方法,帮助学生关注文
20、章整体;然后用“打比方、画样子”感受点、用“列举法”了解面。借助表格的形式理清点面,理解文章。同时, 3 、本课教学目标 4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可能存在的障碍、学生差异 5 、本课的重点突破方法、难点化解方法 还借助文章中四点及一面中的不同石头,结合练习,以此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本课的难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理清面的介绍方式列举法,点的介绍方式打比方、画样子。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划重点词、对比、学一学样子等方式,帮助学生化解难点 整体感知约 6分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理解课文约 22分钟,用“四点 +一面”阅读方法理解课文。 仿说约 10分钟,巩固所学知识,练习应用。 布置作业约 2分钟。 从
21、点入手,联系到面,理解课文。 6 、阐述本课各环节的安排及其依据、时间分配 7 、本课教学活动设计 层次性 主体性 多样性 学生说说哪块石头给你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 学生说,教师填写表格点, 感受不同写法 学生说一说课文中还说了哪些石 头?比一比与前面四种的说法有什 么不同? 填写表格面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学生跟着教师总结阅读方法 :四点 +一面。 学生练习仿说:用课文中的方法说说面中的石头,在教师帮助下尝试一点一面,两点一面 本课的重点活动 8 、本课重点活动、预设方案、及其对在从点入手,联系到面,理解课文。 教学中可能出现问 重点活动的活动方案 题的应变方法 用填写表格的方式辅助理解 可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30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