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教案.docx
《西师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教案.docx(1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师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3页例1、例2。 1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两步混合运算与同级两步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在计算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含有两级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商店的商品可多了,请看:都有哪些商品,它们的单价各是
2、多少呢?学生观察,并说出货架上的商品名称和价格。 1教师:小明、小红和小强,他们各买一个文具盒,一共需要多少钱呢?学生列式计算后,指名汇报,教师板书:777=21或73=21 2李老师也来到商店,要为学校买4个篮球和1个足球,需要多少钱呢?还能用一步计算出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步混合运算。 点评:通过学生熟悉的购物?让学生们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两步混合运算与同级两步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计算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
3、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引导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35414014045=185或354+4514045=185 教师:谁来说说,他们是先算的什么呢? 学生1:他们都是先算的买4个篮球要多少钱。 学生2:他们都是先算的乘法,再算的加法。 教师:两位同学都说得很好。像这样,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乘法,在计算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尝试练习 教师:你知道下面两题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9011-900585915指名学生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教师:能正确算出答案吗?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4小青他们要
4、为班上买13个同样的文具盒作为奖品,付给售货员阿姨100元,应找回多少钱呢? 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先算什么呢? 学生:先算出买13个同样的文具盒共要多少钱。 教师:你知道怎么算买13个文具盒的钱吗? 学生:713 教师:能列出一个算式算出找回多少钱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然后汇报。教师板书:100-713100-91 9 教师:谁能说说这个算式,在 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教师:这两道题又该先算什么呢?说给同桌听一听。52124110-1179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里都有哪些运算?计算时是先算的什么? 学生:有加法、减法
5、,也有乘法、除法。先算的乘法和除法,再算的加法和减法。 教师:谁能小结一下,像这样的算式,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请同桌相互说说。 指名学生说。 教师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5教师:想一想,说一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725-43+21823328指名学生说说,然后计算出得数。 教师:像这样,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减法,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运算顺序应该是怎样的呢?请同桌相互讨论讨论,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指名说说运算顺序。小结如果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就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点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四则混合运算
6、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通过含有两级运算与只含有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对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巩固运用 1第7页,练习一 ,第1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2第7页,练习一,第3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集体讨论。 3第7页,练习一,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先算的什么。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点评: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四则
7、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对知识的总结归纳,以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的能力。 没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3页例1、例2。 出示教科书第2页例1的情景图。 教师:从图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1:篮球每个35元,足球每个45元。 学生2:体育老师要买 4个篮球和 1个足球。 教师: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学生:体育老师一共要付多少钱? 教师: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在练习本上自己试一试。 教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1:我是这样做的:先算出买4个篮球要多少钱,然后再加上买1个足球的钱,就是一共要付的钱。
8、35414014045 185 学生2:我是这样列式的:35445 14045185 教师:请你说说,你是先算的什么呢? 学生2:先算买4个篮球共要多少钱。 教师:他们都是先算出了买 4个篮球一共要多少钱,也就是先算了乘法。 教师:这两道题该怎样计算呢? 9011-900585915指名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教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像这样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按什么运算顺序计算呢?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在一个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里,计算时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9、书四年级上册第4页例3。 1掌握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经历探索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 3在计算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体会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有括号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一、复习引入 1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244+13600-30172 播放课件:小红与妈妈一起到服装商场去买衣服。妈妈告诉售货员买一件成人衣服,售货员报价:78元。妈妈:再买3件同样的儿童服装。售货员:一共要213元。小红:儿童服装多少钱件呢?
10、教师: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 二、引导探究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怎样才能求出儿童服装的价钱呢? 2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全班交流汇报,总结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13-78321337834引导学生分析对比,得出正确的算法。 教师: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应该先算什么呢?“783”、“2133”分别表示什么? 学生1:“783”表示把成人衣服的价钱平均分成3份。 学生2:“2143”表示把买一件成人衣服和3件儿童衣服的总价平均分成3份。 教师:这样求出来的,是一件儿童服装的价钱吗? 学生:不是。 教师:第三种方法应该怎么算呢
11、?先算什么?“213-78”表示什么?再除以3呢? 学生1:先算“213-78”,表示 3件儿童服装一共要多少钱。 学生2:再除以3就是求一件儿童服装要多少钱。 教师:第三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比较,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1:第三种方法有括号,第一种方法没有。 学生2:第一种方法先算除法,第三种方法先算减法。 学生3:第三种方法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第一种方法没有括号,要先算除法。 教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算式里有了小括号,就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小括号的作用就是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 4尝试练习。 教师:请看,你知道这两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吗?同桌互相说说。25455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这两道题后,集
12、体订正。 点评:本段教学以学生熟悉的购物活动为素材,从生活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对解? 掌握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三、巩固运用 1算一算,并说说有什么不同。100-7244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种混合运算的方法及小括号的作用。 2第7页,练习一,第4题。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读这两个算式,通过读让学生体会它们运算顺序的不同。 100加10乘10的积,和是多少? 100加10的和,再乘10,积是多少?可以让学生反复读两遍,体会运算顺序的不同,然后再计算。 3第8页,练习一,第5题。这是两
13、种混合运算的综合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分清它们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进行计算,以利更熟练地掌握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 解决问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56页例4、例5及课堂活动,练习一第11题。 1经历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实际体验。 2会解决涉及倍数关系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运算顺序。1254+543402-120(90-25)32 情境引入 教师:你知道哪些动物可以称得上是森林医生吗
14、? 学生:啄木鸟、山雀。课件出示例4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观察后提出问题。 学生: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教师: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就来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点评: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对解决问题所需知识的复习,为学生解决问题做准备。 二、自主探索 1教学例4。 教师:从这个情境中你知道哪些数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1:山雀每天吃害虫165只。学生2:啄木鸟每天吃的害虫比山雀的3倍少45只。 教师:啄木鸟每天吃害虫有山雀的3倍那样多吗? 学生:没有,比3倍少。 教师:你能用图表示出他们每天吃害虫的关?653得到山雀吃害虫只数的3倍是多少,但是啄木鸟每天吃害虫
15、的只数没有山雀的3倍那样多,而是比3倍少45只,所以,还要在此基础上减去45只才得到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 指导学生写出答语。 教师将例4中的少45只改成多45只,学生画线段图并独立解决,然后交流。 学生1:我的线段图这样画:学生2:我是这样列式的:1653+45。 教师:你发现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学生:相同点是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与山雀吃害虫的只数都有倍数关系。但一个是比山雀的3倍少45只,所以计算出3倍后要减去45只;一个比3倍多45只,所以要计算出3倍后要加上45只。 点评:本环节一是注重学生对问题情境的理解,扫除解决问题的障碍;二是注重让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6、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是教师注意对学生探索的指导,特别是对画线段图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2.教学例5。 教师:刚才我们解决了森林医生吃害虫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解决小朋友在集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课件出示例5,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独立解决,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解决方法。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1:我这样思考:要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必须先知道小明有多少张邮票,因为题中告诉了小青的邮票张数是小明的3倍。而要求小明有多少张邮票,可以直接用80减去15,因为题中告诉了小明比小华少15张。由此可以这样列式: 3。 学生2:我这样思考,根据小明比小华少15张邮票,可以求出小明的邮
17、票张数为:80-1565张。根据小青的邮票是小明的3倍可以求出小青的邮票张数,即:653195张。列成综合算式是:3。指导学生写答语。 点评:学生有例4解决问题的实际体验,这里先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注意强化分析法和综合法这两种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三、活动思考 (完成第6页课堂活动)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先在组内交流思考方法,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全班交流。 学生:相乘或与9相乘的积在80与100之间,由此我想到了90与99,由题中告知:按3颗或9颗的拿都要剩1颗,由此这些糖可能是91或100颗,但是题中又说到这些糖要比100颗少,所以应是91颗。 四、独
18、立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一第10题,做后交流。 五、小结教师 通过今天的问题解决,你有什么收获?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案选用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多位数的认识多位数的读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215页。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亿以内的数。 3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多位数的读法。 实物投影仪,多位数卡片。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图片。 教师:孩子们,你知道这是哪儿吗?在哪个省市?谁知道“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藏书量是多少吗?怎样才
19、能了解到这些知识呢? 学生:查阅资料、上网查找。 教师:这些方法都很好,有两个小朋友通过上网查到:“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 170000 m2,截至 XX年底馆内藏书 21600000册,并且每年以600000700000册的速度递增当他们看到这些资料时被图书馆的建筑宏大、历史悠久,藏书量的与日俱增所吸引。小女孩说“这些数可真大呀!”小男孩说“该怎样读呢?”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大数,学习怎样读多位数。 点评:由图片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 1孩子们还记得在二年级时,我们已认识了万以内的数。谁来说说10个一是多少? 10个
20、一十? 10个一百?10个一千是多少?如果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多少?10个十万是多少?怎样数?学生:十万、二十万、三十万教师:10个一千万是多少呢?像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那么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举例说明什么叫数位。 2观察下面的数位顺序表,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计数单位百所占的位置是“百位”。 数位是从右往左按从低到高的排列,计数单位也是从右到左从小到大的排列。 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分一级,已经分出了个级、万级、亿级。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21、是十。 教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换算要用到十进制? 教师:同学们很能干,从数位顺序表中发现了这么多新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读数、写数又有很大帮助。现在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来读大数。 4教学例1。 大屏幕出示“中国国家图书馆”主题图。 教师:刚才同学们看到了国家图书馆的建筑群非常宏大,现在我们来看看馆内的阅览室。馆内的藏书量特别大“截至XX年底馆内藏书中文图书约5920000册,外文图书约3280000册”,想一想:这些数该怎么读?同桌互相交流。汇报交流。 学生: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不同的是
22、要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教师:你能举一反三,真棒。 学生:个级上全是0,这些0都不读。 5同学们总结得很好。 教师:按照这些方法读出下面各数。 305000610002008307000490800020000。自己先读一读,同桌的再互相议一议,这些数的0哪些要读,哪些不读?全班交流。 学生: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 0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 0”。 6谁来说说含两级的数怎样读?请用刚才学的读数方法来读下面的数。 点评: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数位顺序表的特点以及多位数的读法进行讨论交流,同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帮助学生初步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四年级 数学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29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