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3雾凇》教案.docx
《苏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3雾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3雾凇》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3雾凇教案23.雾凇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 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描写文明全国的吉林雾凇的奇特美景,有先声夺人之感。第二自然段详细地介绍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这是全文的重点。第三自然段写人们清早观赏雾凇及其感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6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
2、异景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雾凇形成的过程。 教 法:激趣 启发式 情境式 学 法: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录音机 电脑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 1、复习九九歌 同学们,以前学过的九九歌还记得吗?谁来为大家背一背? 指名背诵。 你知道最冷的时候吗? 2、揭示课题。 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吉林的雾凇可是闻名全国的呀!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合称为中国四大奇观。 出示挂图,板书课题。 指导“凇”字字形,左边是“冫”,不能写成“氵”。 指导学生观看挂图,初步感知雾凇景观。 雾凇是水汽遇冷在树枝上结成的冰花,俗
3、称树挂。这么奇特、美丽的雾凇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讨论。 范读全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学生边听边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读后指名回答。 2、自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轻读课文,边读划出生词,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长句间注意停顿。 读通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检查自读情况。 抽读词语卡片,注意纠正下列字的读音:封、凝、零、凇、琼等。 指读长句如:“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等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课文中哪些描写
4、体现了雾凇景象之奇特的。 2、讨论交流:读了这段话,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雾凇景象之奇特的? 卡片出示:洁白晶莹银光闪烁 映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3、除了从色彩、光泽这两方面写出了雾凇的美丽动人之外,最后一段还用一个词写了它的姿态呢。快速读一读,找出是哪个词? 卡片出示:千姿百态 “千姿百态”形容什么?你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众多的姿态,边看边想像。看完后说一说。 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姿态?它们像什么? 课件出示说话训练:吉林雾凇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真是千姿百态! 4、小结:吉林雾凇真是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板书:奇
5、观 5、有感情地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第二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 1、齐读课题。 2、读准下列词语,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凝结 洁白 晶莹 银光 闪烁 俗称 最初 摄氏度 3、读好句子: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 4、导入 :通过初读,我们知道,吉林雾凇同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称为我国四大自然景观。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 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齐读句子。 理解“奇观”: “观”在字典上有三种解释:这里应选哪一种? 观:看;景象或样子;对事物的观点,看法。 那么,“奇观”是什么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3雾凇 小学语文 四年级 上册 23 雾凇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27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