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docx
《苏教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教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能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计算。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吨。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让学生能够通过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 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能判断平年、闰年,能计算一个
2、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个时刻。 会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并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空间与图形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统计与概率 学会分组整理原始数据的方法,会把数据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得到不同的信息。 会对统计结果作出分析。 2、 数学思考方面 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分数、小数的过程,
3、学习用数描述、表达现实世界中现象,发展数感。 经历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方法,以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的能力。 在应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一些常用的数量关系,发展抽象思维。 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在学会分组整理原始数据的方法,会把数据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得到不同的信息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初步具有清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3、 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中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1 能
4、在理解面积含义及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 初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到现实生活中收集和整理数据,体会数据的重要性,增强统计观念。 增加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能主动与同许共同进行学习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在即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与所选用的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4、 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 通过教科书里“你知道吗”栏目以及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步形成的方法和理论,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教师的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2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含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简便方法等内容,最后还安排了本单元的复习和有趣的乘法计算。 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过程,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并会简单的估算。 2、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有关运
6、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合理地应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设计 11课时 乘法的口算和笔算 3课时 练习一 2课时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1课时 练习二 2课时 复习 2课时 有趣的乘法计算 1课时 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
7、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学习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以及如何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估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3 第1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页的例1、2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口算方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体验估算策略的多
8、样性,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3.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口算估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出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体验估算策略的多样性,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学情分析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和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大家一起来口算下面的几道式子: 205 306 408 670 师生交流口算的方法。 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乘法口算,不过是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2.谈话:蔬菜美味又有营养,一天,
9、李叔叔将自己培育出一批的新品种菜椒送给敬老院,看看他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3.出示主题图及题目。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题1。 师生交流列算式。 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你能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并列出算式吗? 学生讨论并交流,根据问题收集相关信息,注意每盒有12个这个信息。 探讨1210的算法。 谈话:观察例题中的10箱菜椒是怎样摆放的,你能利用学过的知识计算出10箱菜椒一共有多少个吗? 交流学生的算法。 学生可能运用的算法有: 4 12560 602120 129108 10812120 把每箱12瓶分成10瓶和2瓶,10个10瓶是100瓶,10个2瓶是20瓶,一共是120瓶。 由12112,可
10、以想到1210120 让学生讨论这几种算法中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说一说理由。 答:送给敬老院120个。 2.教学“试一试”。 师:刚才大家已经会算1210,对于以下几个式子大家会吗?自己试试看。 出示“试一试”,学生独立解决。 老师校对答案,交流2030的口算方法。 3.归纳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方法。 问:你认为两位数乘整十数怎样口算比较简便? 4.教学例题2。 对于两位数乘整十数,大家已经会进行口算了,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大家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估算。瞧,王大叔就遇到了一个问题,我们大家一起来帮他解决吧! 出示例2情境图。 提问:观察抽样得出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指出有的比3
11、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即每袋蒜头都差不多重。 教师明确:这里每袋蒜头都大约30千克重,估算王大伯去年一共收获多少蒜头的时候就可以按每袋30千克估算,看60袋一共有多少千克。即 3060=1800 答:大约一共收货蒜头1800千克。 追问:这里为什么取每袋30千克进行估算?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以及它的简单实际应用估算,那么你知道我们如何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吗? 生: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时,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把0添上去,特殊的,对于几十乘几十时,先算几乘几,再添两个0。 师:在学完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后,我们下一节课就要一起探讨两位数乘
12、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希望大家课后把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预习一下。 5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例1、1210=120 12112, 1210120 答:送给敬老院120个。 教学反思: 6 第2课时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第35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 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
13、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难点: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口算。 2710= 3420= 2810= 2040= 54+3= 68+2= 23+2= 59+4= 学生口答,并说说是怎样口算的。 2.用竖式计算。 1 9 2 8 3 4 7 3 2 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可以把学生的错误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来纠正。 二讲授新课 1.投影出示例图。 引导: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题,并
14、口头列式。 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迷你南瓜? 2.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进行板书。 3.明确问题。 提出要求:怎样才能求出2412的准确结果呢? 学生尝试解决,小组内交流、讨论、汇报自己的算法: 6个2箱是12箱,2箱有 242=48个,有这样的6个两箱就是 7 486=288个。 10箱有2410=240个,2箱有242=48个,合起来12箱就是 240+48=288个。 有的学生可能用竖式计算 4.竖式计算。 交流展示:竖式计算的学生板演计算过程。 启发:你是怎样想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及每一步得数表示的意义,总结出正确的竖式。 5.归纳算法。 第一步算的是什么? 第二步
15、算的是什么?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 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6.指导完成“试一试” 。 提出要求:交换12和24的位置让学生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个别指导。 明确:用这种方法可以对乘法算式进行验算。 引导小结: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来进行验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说一说是怎样算的,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 展示一些典型的错例,讨论,纠正错误。 通过计算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注意第二步乘得的积的书写位置,计算要正确。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寻找典型错误并查找原因再纠正。 8
16、3.“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找到错误原因,在组内交流。 汇报:哪错了?说一说你是怎样改正的?怎样避免这些错误? 在计算时,你有哪些要点需要提醒大家的? 4.“想想做做”第5题。 独立练习,指名回答。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想想做做”第6题。 指名读题,独立思考。 交流: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例3、2412=288 教学内容:第56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
17、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难点:理解算理,正确列竖式 学情分析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竖式计算。 1 3 2 4 3 1 1 3 1 2 2 3 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可以把学生的错误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来纠正。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的方法。 提问:在刚才计算三道笔算题的时候,笔算步骤是怎样的呢?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18、。 总结:在笔算的时候,先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个位,然后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十位,最后上下相加,得出答案。 这一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乘法的笔算,只不过是进位的情况。 二讲授新课 1.投影出示问题: 每箱迷你南瓜24个,53箱一共有多少个? 引导:你能解决这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一起回答,并口头列式。 2.对于这一道算式,你会用竖式计算吗?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用竖式算一算。 10 师生一起计算竖式的第一步,教师板书。 3.你能接着往下算吗?请大家继续完成课本第5页例4的竖式。 学生独立完成。 4.交流展示:竖式计算的学生板演计算过程。 启发:你是怎样想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及每一步得数表示的意义
19、,总结出正确的竖式。 5.归纳算法。 第二步怎么算的? 第三步怎么算的? 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6.验算一下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教师交流验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相互检查、纠正错误。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用验算的方法自查。 3.做“想想做做”第3、4题 理解题意 小组提问 交流问题 独立做题,共同订正。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2453=1272 2 4 5 3 7 2 1 2 0 1 2 7 2 答:一共有1272个。 教学反思: 11 第4课时 练习一 教学内容:第7页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练
20、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了有关两位数乘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下册 数学 第一 单元 两位数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27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