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二年级上《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教案.docx
《苏教二年级上《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二年级上《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教二年级上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教案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79的乘法口诀和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6的乘法口诀和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口诀是表内乘、除法计算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学习乘、除法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使学生熟记并能正确应用。由于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对编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已经基本掌握,因此,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用了乘法和除法穿插安排的方式。 学情分析: 在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单元,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乘法和除法的含义,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已经能够运用学习的口诀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以及相应的
2、除法,能够应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上述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编排,以79的乘法口诀为主要教学内容,使学生进一步领悟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感受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掌握乘法口诀,能够正确、迅速地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乘法口诀是表内乘、除法计算的基础之一,对今后进一步学习乘、出发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使学生熟记并能正确应用。由于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对编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已经基本掌握,因此,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采用了乘法和除法穿插安排。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大量自主学习的空间,直接让学生自主探索编出口诀和求商的方法,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 单元教
3、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7-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7-9的乘法口诀计算有关的表内乘、除法,在单元结束时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左右,平均正确率94%;能应用学国的乘、除法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乘、出发的含义。 2.使学生在编制和整理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况和简单推理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发现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价值,活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每一句乘法口
4、诀的意义,熟记所有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求商。 单元课时分配: 7的乘法口诀及口诀求商 2课时 7的乘法和相应的除法练习 乘、除法简单实际问题练习 8的乘法口诀及口诀求商 8以内的乘法和相应的除法练习 9的乘法口诀及相应的练习 乘法口诀表 连成、连除和乘除混合 表内乘、除法练习 表内乘、除法复习 乘、除法实际问题复习 检测评析 机动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1课时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7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7的乘法口诀,教材第70、7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得意义,在理解乘法口诀得基础上,自编7得乘法口诀,并熟记口
5、诀。 2.正确地运用口诀进行计算,回列竖式计算一位数乘法。 3.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编制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挂图、卡片、小三角形 一、谈话导入 1.看图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口诀 出示由五块三角形拼成的小鱼拼图,共4条小鱼。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乘法口诀: 提问:“四五二十”这句口诀可以表示什么? 2.师:老师拼的小鱼好看吗?你能用7个三角形也摆一个图案吗?学生摆一摆,再集体展示。 二、自主探索 1.教学准备题。 A.师:刚才小朋友都用7个小三角形摆了一个小船、一条金鱼,它们都是1个几? B.师:那么每次都加1个7,请你把得数填在空
6、格里,好吗? 7 C.比一比哪些同学加得又对又快!再集体校对 D.教师指14、28、42的格子问:这里表示几个7,为什么? 2.摆一摆 A.要求摆一条小船用了几个三角形怎样列式? 板书:71=7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你会根据这个算式编一句乘法口诀吗? 学生编好后提问:这里的一、七、七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B.师:如果我们要摆2条这样的小船要几个三角形?摆3条、4条7条呢?你们能想办法算出来,并编出乘法口诀并完成书上填空吗? 要求:小组里商量一下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想想三角形不够该怎么办? 3.学生探索操作,教师注意巡视。 4.集体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师:2条小船是几个7?要用多
7、少个三角形?怎样列式?怎样编口诀?”学生回答后,教师卡片出示。 要求:其它小组也能按照这样的方法来介绍吗? 学生进行介绍,教师板书。 1个7 717 一七得七 2个7 727 二七十四 3个7 7321 三七二十一 4个7 7428 四七二十八 5个7 7535 五七三十五 6个7 7642 六七四十二 7个7 7749 七七四十九 5.揭题 同学们填写得都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7的乘法口诀。 6.熟悉口诀 A.齐读7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观察7的乘法口诀。并小组讨论思考: 7的乘法口诀中的第1个数表示什么?第2个数呢?最后一个数呢? 7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相邻的两句口诀相差几
8、? 为什么口诀第一个数一个比一个多,而得数却一个比一个多呢? B.集体交流。 C.师:怎样记住7的乘法口诀呢?给你时间,你能很快背出来吗?试试。 生:交流方法并表演背。 师:说说你认为哪句口诀最好记?哪句口诀最难记,怎样想办法记住呢? D.师生、生生对口令。如:一七 七四十九 7.用一句乘法口诀,你还会计算另一个乘法算式吗,是哪个呢? 生:三七二十一 可以计算7321 ,还能算出3721 小结:在乘法里,由于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因此,用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式题的积。 三、巩固提高 1.做教科书第70页上面“想一想” 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提问:观察每组题目,你发现什么?想想
9、理由是什么? 2.做教科书第71页上面“想想做做” 第1题 校对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上下有什么联系? 3.完成第2题 4.读口诀编乘法算式。“想想做做”第3题。 5.口算比赛 6.看图写算式。“想想做做第5题”,指导学生看懂图意,正确表达思考的大致过程。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评评自己学得怎么样? 五、作业布置:教材第72页“想想做做”第6、7题 教学反思: 第2课时: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教科书第727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掌握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初步感知乘
10、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7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关的乘除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 教师出示一组口算题,全班学生在练习本上按顺序写出得数。 205 366 7 3 5 7 7 4 244 183 7 7 3 3 6 7 306 122 集体校对后,引导学生观察上面12道算式,请将它们分成两类,学生通过观察,一般会按乘法、除法的特点将其分成这样两类。 2. 引导学生回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师指名让学生说说205、244的口算过程。 小结:用26的
11、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是: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用哪句口诀,然后写出商。 3. 引入新课。 教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我们已经掌握了。用7的乘法口诀怎样求商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教师设置情境,出示插图。 引导学生观察花朵图:一共有几朵花?如果每7朵扎一个花环,可以扎几个花环? 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87 284 教师:“我们已经学会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你会用7的乘法口诀求这两道题的商吗?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同桌交流、讨论,并在教科书上例2的空格里填数。 指名让学生说用口诀计算2874、2
12、847的过程。 教师板书: 2874 想: 七二十八 2847 想: 四二十八 总结出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师:比一比287、284与205、366,思考: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是不是一样的? 小结: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用哪句口诀,然后写出商。 2. 做教科书第72页“想想做做”中的第1题和第2题。 第1题的第一组,核对时指名学生说出想法,再集体讲评。突出根据一道乘法算式可写出两道除法算式的直观感知,渗透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4,让学生看图说说意思,然后列式解答,集体校对。 2.做想想做做5、6题
13、时,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同桌互相说题意。再独立完成。 四、全课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要总结的?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作业布置:“想想做做”第3题。 教学反思: 第3课时:练习十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练习十一第16题。 三维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7的乘法口诀和相应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2.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口诀卡片,图片。 教学流程: 一、乘除法练习 1.练习六十一的第1题 学生集体背诵口诀。 2.第2题。 同桌游戏,一人出示一张口诀卡片,一人说出四道相应的算式。 3.第3题 师生互动,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学生在2-3分钟内完成
14、。 4.第6题。 学生独立计算,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规律。 二、开放性思维的训练 出示:7= 先让学生填,反馈后:你有本领把他全部找出来吗?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第2个乘数可以从1开始填。 出示=7 ?让学生辨析,纠正。 三、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布置:练习十一第5题。 教学反思: 第4课时:练习十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75页的练习十一第7-10题。 三维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7的乘法口诀和相应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2.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基础练习: 1.练习十一第7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理解三题所表达的不同含义,自己解决问
15、题。 观察三题答案,有何关系? 2.第8题。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学生独立解答,完成后对比两道题在解答上有什么区别?并具体说说解答每个问题时的思考过程。 3.第9题。 着重引导学生学生理解“买1支钢笔的钱可以买7支圆珠笔”这一条件的含义。借助实物演示加以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全班交流。 4.第10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重点搞清楚右边的图形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学生交流时教师巡视,发现有困难的学生用正方体摆一摆,数一数。 二、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第5课时:8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8的乘法口诀,教材第7677页。 三维目标: 1.经历编制
16、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8的乘法口诀,并在应用口诀的过程中熟记8的乘法口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自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熟记8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会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用8个小正方体拼一拼,看看你能拼出哪些熟悉的形状? 在四人小组里相互合作完成。 谈话:用8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每人再拼两个这样的大正方体。学生拼完后,相互检查。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谈话:你们小组的同学摆一个大正方体用了几个小正方体?看看你们拼成的大正方体
17、,数一数或算一算,摆这样的2个大正方体要用几个小正方体?摆3个呢?摆8个呢? 2.看课本上的表格,提问:谁能说一说这个表格的意思?请大家把表格填完整,尽量自己填。 组长检查每个同学表格填得是否正确,指导填错的学生改正。 3.提问:你能看表编出8的乘法口诀吗?如果有困难,可以根据表里的数先写乘法算式,再编口诀。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填写。 4.全班交流,指名读口诀,大家共同订正。 5.练习记忆,再讨论交流。 你认为哪几句好记?你用什么什么方法来记住的? 三、组织练习,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1 独立做题,把得数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每组三道题的得数相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苏教二年级上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教案 苏教二 年级 第六 单元 乘法 除法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27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