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物群落的演替教案.docx
《第五章生物群落的演替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生物群落的演替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生物群落的演替教案第4节 生物群落的演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简述群落演替的概念含义。 举例说出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及过程。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确立可持续发展思想。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以前的围湖造田、毁林开荒到现在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要让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现STS教育思想。 3、能力目标 通过群落演替的过程培养学生要用“动态发展”的观点来分析事物。 从生活中大家都熟悉的现象中来分析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全面独立分析问题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群落的演替过
2、程。 2.教学难点:群落的演替过程;引导学生提炼重点内容进行汇报。 三、教学准备 相关实验器具,演替的相关图片,视频,学案与多媒体课件。 四、课型及课时安排 新授课 1课时 五、教学实施的程序 教学内容 创设 问题 情境, 导入 新课 教师组织引导 1、 小组展示边学边做实验成果。 2、 结合课本引入部分内容,课件展示弃耕农田生物群落的变化。 设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出主题群落演替 群落的概念,如何区别不同群落? 烧杯池塘水中的生物群落,在7天的连续观察中,有怎样的变化?试分析可能原因! 农田弃耕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前后是否是同一个群落?这种变化在生物学上称之为什么,主要标志是什么? 多媒
3、体投影展示教材“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过程图片 观察阅读引导学生利设疑:光裸的岩石上是怎样长出森林的呢? 教师投影教材图用已有的知识,层 文资料“发生在层深入地分析解组织学生思考讨论: 裸岩上的演替”,决问题。 学生活动 小组展示课前一周所做的实验成果; 观看课件所展示的弃耕农田变化; 思考讨论所设问题。 教学意图 课前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亲身体会群落的变化,创设学习的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结合案例,以问题的形式引出群落演替的课题和概念。 演 替 的 类 型 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在教师引导下,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逐步分析讨论问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
4、怎样的基础?为题。 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3、在森林阶段,还能否找到地衣、苔藓、草本、灌木吗? 教师用多媒体投影展示“火烧的森林所进行的演 替”过程图片,结合前面“弃耕农田”的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其过程并将之与“发生在裸岩上观察图文资料 的演替”相比较,分析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对比分析讨论 师生共同归纳: 群落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概念及区别。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归纳总结 类型 两种演 替类型的比较 时间 速度 群 落 演 1、 导致群落演替的因素有哪些?根本原因是什么? 2、 群落演替的动力、催化剂分别是什么? 3、 对群落演替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为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生物群落 演替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23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