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名称的由来.docx
《穴位名称的由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穴位名称的由来.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穴位名称的由来穴位名称的由来 一、手太阴肺经主要穴位名称研究 中府(募穴) 穴名解释 中,指三焦中的中焦之气;府,聚集的意思。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本穴为肺经第1穴,也就是中焦之气所聚集的地方, 所以称为中府。 取穴方法有两种方法: (1)患者仰卧,在胸壁外上部,平第一肋间隙,在距胸骨正中线6寸(指同身寸,下同)处取穴。 (2)乳头直线向上交三根肋骨处,再向外横开2寸为本穴。本法较简便,但只限于男性。 主治病症咳嗽、气喘、胸痛。 尺泽(合穴) 穴名解释尺为尸(人)与乙(曲肘之形象)合字,指前臂部。泽指浅水低凹处。这是根据它的位置特点命名的。 取穴方法微屈肘,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桡侧缘,即凸
2、起的肌腱外侧取穴。 主治病症咳嗽、哮喘、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肘臂疼痛麻木。 孔最(郄穴) 穴名解释 孔,指孔穴;最,是极或聚的意思。本穴是郄穴,为气血深聚之孔穴,故名。 取穴方法在前臂屈侧部,太渊与尺泽的联机上,腕横纹上7寸。 主治病症咯血、咳嗽、哮喘、扁桃体炎。 列缺(络穴) 穴名解释列,分解;缺,破裂。因为该穴是手太阴经的络穴,由此分别走入手阳明经;而其部位又在二条肌健(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 )之间,有如裂隙,故名。另外,列缺,古代又指闪电,闪电的形状,好像裂隙。 取穴方法有二法: (1)侧掌,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2)患者两手虎口相交,一手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
3、尖端到达的凹陷中即为穴区。 主治病症咳嗽、哮喘、头痛。 太渊(原穴,脉会) 穴名解释太,大的意思;渊,指水深处。本穴为手太阴经的原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脉会,当寸口动脉处,血气旺盛,博大而深,所 以用此名。 取穴方法仰掌,在腕横纹上,桡动脉桡侧凹陷中取穴。 主治病症咳嗽、哮喘、咽喉痛、咯血。 鱼际(荥穴) 穴名解释鱼是指拇指球肌群隆起形如鱼肚腹;际,边缘。穴在肌群隆起部之边缘,故名。 取穴方法仰掌,在第一掌指关节后,在掌骨的中点,赤白肉际处取穴。 主治病症 哮喘、咳嗽、咽干咽痛、婴幼儿腹泻。 少商(井穴) 穴名解释 少,小的意思;商,为五音( 宫、商、角、征、羽)之一。据内经载,肺音为商。本穴为
4、手太阴肺经的井穴,脉气初出 十分细小。故名。 取穴方法在大拇指桡侧缘,距指甲角约0.1寸处取穴。 主治病症发热、咽喉肿痛、咳喘、气喘。 二、手阳明大肠经主要穴位名称研究 商阳(井穴) 穴名解释 商,五音之一,意思和少商的商相类似,因为大肠经和肺经表里;阳,本穴在少商穴的外侧,又属于阳经的穴位,所以称 阳。 取穴方法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约1分处取穴。 主治病症中风昏迷、咽喉肿痛、牙痛、昏厥。 二间(荥穴) 穴名解释 二,指此穴为本经的第二个穴位;间,间隙,因穴位在隙陷处,所以称二间。 取穴方法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即第二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约在食指指掌横纹端。 主治病症咽喉肿痛、牙痛
5、、鼻出血。 合谷(原穴) 穴名解释合,会合;谷,山谷。因该穴在拇、食指相合,形如山谷之中间,故称合谷。 取穴方法有三法: (1)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2)拇食二指合并,虎口部隆起最高点为穴。 (3)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所指处即是合谷。 主治病症感冒、颜面神经麻痹、中风偏瘫、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扁桃体炎。 阳溪(经穴) 穴名解释阳,阴阳的阳,该穴在手背属阳;溪,山溪,穴在筋骨之间的凹陷处,类似山间小溪。故称为阳溪。 取穴方法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上翘时,在二肌腱(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取穴。 主治
6、病症头痛、牙痛、腱鞘炎、急性结膜炎。 手三里 穴名解释里,此作寸解释。因为该穴在手部,又在肘端(肱骨外上髁)下三寸处,故名手三里。 取穴方法在前臂背面桡侧,阳溪和曲池的联机上,肘横纹下2寸。 主治病症中风偏瘫、肘臂痛、溃疡病。 曲池(合穴) 穴名解释 曲,屈曲;池,水池。屈曲肘部,横纹端处出现凹陷,形似浅浅的水池,所以称为曲池。池,尚有另外一个涵义,因本穴为 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是气血汇合之处,似水流汇入池中。 取穴方法 有二法: (1)屈肘部,在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联机中点取穴。 (2)屈肘部,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取穴。 主治病症中风偏瘫、高热、荨麻疹、感冒、高血压、肋骨外上髁炎、扁桃体炎。
7、臂臑 穴名解释臑,原意牲畜的前肢,此指上臂内侧处。因穴在上臂肱骨内侧(桡侧),故名臂臑。 取穴方法 有二法: (1)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联机上,曲池上7寸,在三角肌止点处取穴。 (2)举臂平至肩,在三角肌下端上方凹陷中取穴。 主治病症肩关节周围炎、中风偏瘫、眼病。 肩髃 穴位解释肩,肩部;,骨,肩胛骨肩峰端。穴在肩峰的前下方,所以名为肩髃。 取穴方法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者向前平伸时,肩峰下会出现两个凹陷,其中前下方凹陷处就是本穴。 主治病症中风偏瘫、肩关节周围炎、高血压、荨麻疹。 天鼎 穴名解释天,指上部、高部;鼎,古代炊具,它的形状特征为有三足。该穴在颈部,又位于头、颈椎及胸锁乳突肌三者
8、之间,故名天 鼎。 取穴方法正坐,微仰头,在颈外侧部,喉结旁,在扶突穴与缺盆穴联机中点取穴。 主治病症上肢瘫痪麻木、肩关节周围炎、扁桃体炎。 扶突 穴名解释扶,为两旁相搀;突,指高处。该穴位于二筋(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锁骨头)高突相合之处,二筋相合形同搀扶,故名扶突 。 取穴方法正坐,微仰头,喉结旁,在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即在与结喉同一水平的胸锁乳突肌的肌腹上取穴。 主治病症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咳嗽、哮喘、咽喉肿痛以及甲状腺手术针刺麻醉。 迎香 穴名解释迎,迎接;香,香味,这里泛指各种气味。因为本穴主治不闻香臭的病症,所以定这一穴名。 取穴方法在两侧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上面取穴。 主治
9、病症鼻炎、鼻窦炎、颜面神经麻痹、胆道蛔虫症。 三、足阳明胃经主要穴位名称研究 承泣 穴名解释承,承受;泣,流泪。本穴的意思是,当流泪时,穴处可以承受。 取穴方法正坐,双目向前正视,瞳孔直下,在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取穴。 主治病症结膜炎、中心性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慢性青光眼。 四白 穴名解释四,广阔的意思;白,光明清澈。本穴可治疗眼病,具有增强视力的作用,所以称为四白。 取穴方法正坐,向前正视,瞳孔直下,在眶下孔凹陷处取穴。 主治病症颜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结膜炎、鼻炎、胆道蛔虫病、角膜炎。 地仓 穴名解释地,指下部;仓,收藏粮食的地方。本穴位于面的下部,又近口腔,口腔为容纳水谷食物的地方,所
10、以取名地仓。 取穴方法面部,口角外侧,上与瞳孔相对处取穴。 主治病症颜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流涎。 颊车 穴名解释颊指面旁;车,此指牙关。下颌骨古代称为颊车骨,穴位在其处,所以也称为颊车。 取穴方法有两种方法。 (1)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中指)处取穴。 (2)上下牙齿咬紧,在隆起的咬肌最高点,按压有凹陷处取穴。 主治病症颜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牙痛、腮腺炎、颞下颌关节紊乱症。 下关 穴名解释下,下方;关,这里指牙关,即下颌关节前牙关。穴在此处,与上关相对,故称下关。 取穴方法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闭口时取穴。 主治病症颜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牙痛、耳聋、
11、颞下颌关节紊乱症。 人迎 穴名解释本穴在喉结两旁颈总动脉搏动处,这一区域古人称为人迎脉,认为是迎候五脏六腑之气来滋养人体的地方。穴在此处,所以也称 为人迎。 取穴方法在颈部喉结旁,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取穴。 主治病症高血压、低血压、急慢性喉炎、扁桃体炎、单纯性甲状腺肿。 梁门 穴名解释粱,古代和粱字相通,意为谷物食品;门,门户。本穴在胃部,粱门的意思即指食物出入的门户。 取穴方法在上腹部,脐直上4寸,距正中线2寸处取穴。 主治病症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胃炎、阑尾炎、便秘。 天枢 穴名解释枢,枢纽。本穴在上下腹的中间,具有转运中下焦气机的功能,恰如枢纽一样,所以称为天枢。 取
12、穴方法仰卧,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处取穴。 主治病症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胃炎、阑尾炎、便秘。 水道 穴名解释水,水流;道,通道。本穴具有利水作用,所以称为水道。 取穴方法下腹部,脐直下3寸,在距正中线2寸处取穴。 主治病症肾炎、膀胱炎、尿潴留、遗尿、腹水、睪丸炎。 归来 穴名解释归和来都含有恢复、复原的意思,本穴能使妇女子宫脱垂等回复原位,故称归来。 取穴方法在下腹部,脐直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即水道穴下1寸取穴。 主治病症月经不调、睪丸炎、子宫脱垂、不孕症。 髀关 穴名解释髀,指股部;关,转动处,此指关节。穴在股部而靠近股骨关节处,故称髀关。 取穴方法有两种取穴法。 (1)在大腿
13、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侧端联机上,屈股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 (2)仰卧,在髂前上棘直下,平臀横纹,与承扶穴(臀横纹中点)相对处取穴。 主治病症中风偏瘫、风湿病、下肢疼痛麻木。 伏兔 穴名解释伏,伏卧;兔,兔子。该穴位于大腿前面肌肉隆起处,形状像潜伏的兔子,故称伏兔。 取穴方法在大腿前面,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侧的联机上,髌骨上6寸处取穴。 主治病症中风偏瘫、截瘫、股外侧皮神经炎、膝关节炎。 梁丘(郄穴) 穴名解释梁,山梁;丘,高处。该穴位于膝梁上肌肉隆起如丘处,所以称梁丘。 取穴方法屈膝,大腿前面,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侧端联机上,髌骨上2寸处取穴。 主治病症胃炎、消化性溃疡病,下肢瘫痪疼
14、痛、乳腺炎、膝关节痛。 犊鼻 穴名解释犊,小牛;鼻,鼻孔。该穴在膝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形如牛犊的鼻孔。 取穴方法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取穴。 主治病症膝关节病、中风偏瘫。 足三里(合穴) 穴名解释足,足部;里,寸。因本穴在膝下3寸,所以称足三里。与手三里相对应。 取穴方法有两种取穴法。 (1)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取穴; (2)以掌心按膝盖,大指抵住内膝眼,次指抵住胫骨前脊,于中指止处定穴。 主治病症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急、慢性肠炎、痢疾、高血压、神经衰弱、高脂血症、中风偏瘫、阑尾炎、膝关节痛。 上巨虚(大肠经下合穴) 穴名解释上,上部,与下部
15、相对;巨虚,巨大空虚,此指胫腓骨间大的空隙。本穴位于此,又在下巨虚穴上方,故称为上巨虚。 取穴方法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或在足三里直下3寸处取穴。 主治病症阑尾炎、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下肢瘫痪疼痛。 丰隆(络穴) 穴名解释有两种解释。 (1)丰,丰满;隆,隆起。该穴所在的部位,肌肉丰满而又隆起,所以名丰隆。 (2)丰隆,原来指雷声,为雷神的名宇,和列缺原指闪电一样,均用来命名络穴。 取穴方法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在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处取穴。 主治病症咳嗽痰多、支气管炎、高血压、高血脂、下肢瘫痪。 解溪(经穴) 穴名解释解,指骨解(骱),即骨与骨之间
16、的连接处;溪,溪流,此指凹陷处。该穴位于踝关节前两筋凹陷处,故称解溪。 取穴方法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在两筋(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取穴。 主治病症踝部疼痛肿胀、头痛、肾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内庭 穴名解释内,进入的意思;庭,门庭。该穴在趾缝之间,两趾好像两扇门,比喻进入门庭,故称为内庭。 取穴方法足背,第二、三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取穴。 主治病症牙痛、三叉神经痛、急慢性肠炎、胃痛、足部麻木疼痛。 厉兑 穴名解释厉指足部;兑和锐字相通,意为尖端。本穴位于足趾的最前端,所以称为厉兑。 取穴方法在足第二趾外侧,距趾甲角约 0.1寸(指寸)处取穴。 四、足太阴脾经主要穴位名
17、称研究 隐白(井穴) 穴名解释隐,隐藏;白,白色,这里指赤白肉际部位。该穴位于大趾末节内侧,好像隐藏于赤白肉际中,所以称隐白。 取穴方法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指同身寸)处取穴。 主治病症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腹痛、小儿惊风。 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 穴名解释公孙,原为古代黄帝轩辕氏的姓。这里是与该穴相通的络脉分支叫公孙,所以将它也称为公孙。 取穴方法在足内侧缘,当第跖骨基底的前下方取穴。 刺灸方法有二种针刺法。 (1)直刺:深0.5l寸,局部酸胀感。 (2)透刺:针尖向涌泉方向,深1.52寸,针感可扩散至足底。 主治病症胃痛、呕吐、急慢性肠炎、痛经、心烦失眠。 商丘
18、(经穴) 穴名解释商,古代五音之一,属于五行中金的音;丘,土山。本穴是经穴,它的五行属性为金,穴位的位置又在高突如丘的内踝下面 ,所以称商丘。 取穴方法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在内踝尖与舟骨结节联机的中点取穴。 主治病症踝部肿胀疼痛、胃肠炎、消化不良。 三阴交 穴名解释三阴,指足部三条阴经(肝经、脾经、肾经);交,交会。该穴是足部三条阴经交会的地方,所以称三阴交。 取穴方法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取穴。 主治病症急慢性肾炎、急慢性肠炎、子宫出血、尿潴留、遗尿、阳痿、失眠、高血压、滞产、中风偏瘫。 地机(郄穴) 穴名解释地,土地,这里指脾经,因为脾在五行中属土;机,机要,关键的地方
19、,本穴是脾经的郄穴,是气血聚集的关键之地,所以 称地机。 取穴方法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在阴陵泉和内踝尖的联机上取穴。 主治病症痛经、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 血、腹痛腹胀。 阴陵泉(合穴) 穴名解释阴,指小腿内侧;陵,高突的山丘,指胫骨内侧髁;泉,此指凹陷。穴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凹陷中,所以称阴陵泉, 与阳陵泉相对。 取穴方法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取穴。 主治病症水肿、尿潴留、肠炎、肾炎、膝及小腿肿胀疼痛。 血海 穴名解释血,血液;海,海洋。中医认为脾统率血液,该穴是脾血归聚的地方,如海洋一样深广,所以称血海。 取穴方法有二种方法。 (1)屈膝,在大腿内侧,髌骨内侧端上2寸,股四
20、头肌内侧头隆起处取穴。 (2)患者屈膝,E者以手掌心按于患者的膝部髌骨上,食、中、无名及小指伸直向上,拇指约成45度角斜置,在大腿内上方,拇指尖下取穴。 主治病症月经不调、子宫功能性出血、荨麻疹、皮肤瘙痒症。 大横 穴名解释横,纵横的横,意思是旁侧,该穴横对脐中,且距离较天枢等穴为大,所以称大横。 取穴方法腹中部,距离脐中4寸处取穴。 主治病症胆道及肠道蛔虫症、腹泻、便秘。 五、手少阴心经主要穴位名称研究 极泉 穴名解释尽头称为极,这里指深凹处;泉,指水始出的地方。手少阴心经起自心中,由本穴出体表,好似泉水涌出,又为腋窝深凹之 处,故名。 取穴方法上臂外展,暴露腋窝,在其中间,当腋动脉的前方或
21、后方取之。 主治病症肩关节周围炎、中风偏瘫、心痛。 少海(合穴) 穴名解释 少,指手少阴经;海,为百川之汇聚处,因本穴是合穴,为脉气汇聚之处,所以比喻为海。 取穴方法屈肘,在肘横纹尺侧头凹陷中取穴,穴在肱骨内上髁与骯动脉之间。 主治病症心痛、精神分裂症、淋巴结炎、前臂麻木疼痛。 通里(络穴) 穴名解释通,指通路;里,指里外之里。穴为手少阴经之络穴,络脉从本穴分出走向手太阳经,而其支脉循本经循环心中入里,所以 称为通里。 取穴方法仰掌,腕横纹上1寸,尺侧屈腕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病症)心律失常、心痛、神经衰弱、症。 神门(原穴) 穴名解释神,神明,心藏神;门,门户。本穴为心经之原穴,乃神所出入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穴位 名称 由来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23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