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自测题(1).docx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自测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自测题(1).docx(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自测题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自测题 绪 论 一、名词解释题题 1.细胞学检查 2. 尸体解剖 3.活体组织检查 二、填空题 1病理学主要从 角度、病理生理学主要从 和 角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2任何疾病者有 、 和 的改变,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3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连接 和 之间的桥梁学科。 4病理学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 、 等,其中临床上最常用的是 。 三、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研究疾病的 A. 临床表现 B. 诊断与鉴别诊断 C. 防治措施 D. 流行病学特点 E. 发生与发展规律 2. 病理生理学研究重点是疾病过程中的 A. 形态结
2、构改变 B. 功能代谢改变 C. 症状与体征改变 D. 生命体征改变 E. 神经、内分泌改变 3. 某男,60岁,纤维胃镜检查发现胃窦部有一直径3cm大小边缘高起的溃疡,你认为确诊的方法是 A. 细胞学检查 B. 活体组织检查 C. X线钡餐检查 D. 大便化验 E. 胃液分析 4. 送检的病理标本宜用多少浓度的甲醛液固定? A. 10 B. 20 C. 50 D. 75 E. 95 5. 多种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形态结构和功能代谢的变化称为 A. 病理状态 B. 病理过程 C. 病理反应 D. 病理变化 E. 病理联系 6. 临床病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A. 细胞学检查 B. 活体组
3、织检查 C. 电镜检查 D.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E. 血液学检查 7. 目前,病理生理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 A. 动物实验 B. 临床实验 C. 细胞学检查 D. 流行病学调查 E. 活体组织检查 8. 对病理学的发展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学说是 A. 液体病理学说 B. 器官病理学 C. 细胞病理学 D. 免疫病理学 E. 遗传病理学 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哪些属于活体组织检查范围? A. 痰液涂片 B. 内窥镜钳取病变组织 C. 子宫颈刮取物涂片 D. 穿刺取出病变组织 E. 手术切除病变组织 2. 下列哪些属于细胞学检查范围? A. 胸、腹水 B. 痰液 C. 切取或钳取的组织 D. 宫颈刮取
4、物 E. 搔刮的组织 3. 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A. 动物实验 B. 离体器官实验 C. 人体模拟实验 D. 分子生物学实验 E. 临床观察 4. 下列哪些属于基本病理过程研究的内容? A. 疾病概论 B. 酸碱平衡紊乱 C. 缺氧 D. 休克肺 E.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四、 问答题 1. 简述尸体解剖及活体组织检查的意义。 2. 举例说明基本病理过程与疾病的区别。 标准 答 案 一、名词解释题题 1. 细胞学检查:取病变部位表面脱落的细胞、穿刺抽取或混悬于各种液体中的细胞制成涂片进行检查的方法。 2. 尸体解剖:即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检。 3. 活体组织检查:是从活体上用手术切取
5、、钳取等方法取出病变部位的组织制成切片,进行病理组织检查的方法。 二、填空题 1. 形态 功能 代谢 2. 形态 功能 代谢 3.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4. 活体组织检查 尸体解剖 细胞学检查 活体组织检查 三、选择题 单选题 1. E 2. B 3. B 4. A 5. B 6. B 7. A 8. C 多选题 1. BDE 2. ABD 3. ADE 4. BCE 四、问答题 1. 简述尸体解剖及活体组织检查的意义。 答题要点 尸体解剖的意义 查明死因,确定诊断。积累资料,开展科研。收集标本,用于教学。活检的意义 能准确地对疾病作出诊断。有利于了解病变发展情况和判断疗效。有利于采用一些新的
6、研究方法,对疾病作更深入的研究。 2. 举例说明基本病理过程和疾病的关系。 答题要点 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例如,许多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均可出现发热这一病理过程,并因发热可引起循环、呼吸等系统成套的功能和代谢变化。同一疾病可出现多种病理过程,如肺炎可出现发热、缺氧甚至并发休克等多种病理过程。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第一章 应激 一、名词解释 1应激(stress) 2应激原(stressor) 3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GAS) 4良性应激(eustress) 5劣性应激(distress)
7、6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 7应激性疾病(stress disease) 8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 9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二、 填空题 1应激原可分为、三类。 2全身适应综合征分为、三期。 3应激反应的主要神经内分泌改变是系统兴奋和系统兴奋。 4CRH最主要的功能是刺激的分泌进而增加的分泌。 CRH应激时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 5持续应激时细胞的糖皮质激素受体数目,亲和力。 6糖皮质激素对多种化学介质的生成、释放和激活具有作用,因而其具有、作用。 7应激时变化最明显的激素或神经递质为和,两者对免疫功能主要都显示
8、效应。 8心血管系统在应激时的基本变化为心率,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血压。 9应激时泌尿功能的主要变化表现为尿,尿比重,水钠排泄。 10精神创伤性应激障碍是一种应激造成的;其病因是。 11应激性溃疡形成的最基本条件是,必要条件是。 三、选择题 单项选择型题 1应激是机体受到各种强烈因素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 A特异性全身反应 B损害性全身反应 C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D代偿性全身反应 E防御性全身反应 2能作为应激原的是: A高温 B惊恐 C中毒 D感染 E以上都是 3全身适应综合征(GAS)的抵抗期时体内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醛固酮 C胰高血糖素 D糖皮质激素 E垂体加压素 4应激时交
9、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产生的防御性反应不包括: A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B支气管扩张加强通气 C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 D血液重分布 E血黏度增高 5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产生的对机体不利的反应是: A组织缺血 B血黏度增高 C促进脂质过氧化物生成 D能量消耗过多 E以上都是 6应激过程中儿茶酚胺促进下列激素分泌,除了: A胰高血糖素 B甲状腺素 C生长素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E胰岛素 7一般在应激时体内分泌减少的内分泌激素是: A抗利尿激素 B胰高血糖素 C胰岛素 D糖皮质激素 E醛固酮 8应激过程中最突出的表现为: A胸腺细胞肥大 B淋巴组织增生 C肾上腺皮质增大 D淋巴细
10、胞增多 E中性粒细胞减少 9应激时糖皮质激素不具有下列哪一种作用? A促进蛋白质分解 B促进脂肪动员 C稳定溶酶体膜 D降低血糖 E维持心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 10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下列何种化学介质的生成和释放具有抑制作用? A前列腺素 B白三烯 C5-羟色胺 D缓激肽 E以上都是 11应激时急性期反应蛋白增加最多的是: A纤维蛋白原 B2-巨球蛋白 CC反应蛋白 D补体蛋白 E1蛋白酶抑制剂 12能使细胞产生热休克蛋白的因素是: A高温 B缺氧 C中毒 D. 感染 E以上都是 13应激时泌尿系统的变化中下列哪一项不存在? A尿少 B尿比重高 C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D尿钾降低 E尿钠降低 14
11、应激时影响机体情绪反应的主要结构基础是: A大脑皮质 B大脑边缘系统 C下丘脑 D中脑 E间脑 15下列哪些疾病属于应激相关疾病? A原发性高血压 B冠心病 C支气管哮喘 D溃疡性结肠炎 E以上都是 16应激时交感一肾上腺髓质反应中,下列哪一项既具有防御意义又具有不利影响? A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 B儿茶酚胺增多 C支气管扩张 D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 E血液重分布 17应激时心律失常的产生与下列哪一项因素无关? A心肌细胞的钙内流增加 B心肌细胞膜电位负值变小 C心肌钙离子慢通道激活 D心肌不应期延长 E心肌传导加速 18应激所致内分泌功能障碍可表现为: A慢性应激可致儿童生长发育缓慢 B
12、慢性心理应激时GH分泌减少 C甲状腺轴可受抑 D性腺轴可受抑 E以上都对 19GAS的警觉期的特点是: A胸腺、淋巴组织缩小 B皮质醇起主要作用 C机体的适应能力趋向衰退 D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均增加,机体处于最佳动员状态 E糖皮质激素受体数量和亲和力下降,机体内环境明显失衡 20GAS抵抗期的特点: A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下降 B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为主 C机体代谢率降低,炎症免疫反应增强 D此期机体对任何应激原的抵抗力增强 E此期机体各器官功能处于最佳动员状态 21应激使心率增加,主要由下列哪一作用引起? A儿茶酚胺兴奋受体的作用 B儿茶酚胺兴奋受体的作用 C糖皮质激素的作
13、用 D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E醛固酮的作用 22应激时,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抑制的主要原因是: A吞噬细胞减少,活性降低 B补体、C反应蛋白等非特异性抗感染的急性期蛋白减少 C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的分泌对免疫功能产生的抑制效应 D热休克蛋白在应激时合成增加的作用 E各种应激原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 23应激时,消化系统的改变主要表现为: A胃肠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 B胃酸分泌增加 C胃黏液蛋白分泌增加 D平滑肌麻痹 E胃黏膜糜烂、溃疡、出血 24应激时物质代谢变化特点是 A分解减少,合成减少 B分解增加,合成增加 C分解减少,合成增加 D分解增加,合成减少 E分解增加,合成不变 25关于热休克蛋白功能的
14、叙述,正确的是: A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 B充当“分子伴娘”的作用 C增强机体抗出血能力 D抑制蛋白酶活性 E清除自由基 26热休克基因的转录活性是通过下列哪项作用而启动的? A热休克转录因子三聚体的作用 B热休克转录因子单体蛋白的作用 C变性蛋白与热休克转录因子三聚体结合后的作用 D变性蛋白与热休克因子单体蛋白结合后的作用 EHSP70的中介作用 27急性期反应蛋白主要由下列哪种细胞合成? A单核吞噬细胞 B成纤维细胞 C血管内皮细胞 D肝细胞 E淋巴细胞 28应激时血液系统的变化是: A白细胞数目增加,核左移 B血小板数量减少,黏附能力减弱 C纤维蛋白浓度降低 D红细胞沉降率降低 E凝血因子
15、V、浓度降低 29应激时机体最突出的表现是: A免疫功能增强 B造血功能增强 C血液重新分布 D白细胞数目增加 E神经内分泌反应 30应激性溃疡形成的最基本条件是: A胆汁反流 B酸中毒 C胃黏膜缺血 D胃腔内H+向黏膜内的反向弥散 E碱中毒 31蓝斑-交感-肾上肾髓质系统的中枢位点是: A肾上腺髓质 B腺垂体 C蓝斑 D大脑边缘系统 E室旁核 32应激时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外周效应是: ACRH释放 B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迅速升高 C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DACTH释放 E引起兴奋、警觉、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 33参加应激反应的关键性器官是 A心脏 B肺 C前列腺 D甲状腺
16、E肾上腺 34下面哪项是有关“分子伴娘”的正确描述? A能提高细胞对多种应激原的耐受能力 B与受损蛋白质修复或移除有关 C帮助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移位、维持和降解 D诱生性HSP即是一类重要的“分子伴娘” E以上都对 35下列哪种蛋白为负性急性期反应蛋白? A纤维蛋白原 B铜蓝蛋白 C1蛋白酶抑制剂 D白蛋白 EC反应蛋白 36下面有关急性期反应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急性期反应少数蛋白浓度可降低 B急性期反应构成了机体对外界刺激的保护性系统 CAP包括C反应蛋白、补体等 D急性反应时相的特点是免疫球蛋白大量生成 EAP主要由肝细胞合成 37应激时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中和下列哪项无关? A胆汁反流
17、 B黏膜缺血,不能及时运走黏膜内的H+ C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D胃腔内H+向黏膜内的反向弥散 E上皮细胞能量产生不足 多项选择题 1全身适应综合征分为哪三期? A代偿期 B警觉期 C抵抗期 D衰竭期 2应激时机体内代谢变化是: A糖异生增加 B脂肪动员加强 C肌肉分解加强 D呈负氮平衡 3良性应激时心血管系统可出现何种变化? A心肌缺血 B心率增快 C心律失常 D血液重分布 4应激时血液凝固性增高是由于: A凝血因子增多 B血小板数目增多 C纤维蛋白原增多 D儿茶酚胺减少 5急性应激反应时机体免疫力增高的原因是: A吞噬细胞数目增加 BC反应蛋白增加 C补体增加 D丙二醛产生增加 6慢性应激反应
18、时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的原因是: AACTH增多 B儿茶酚胺增多 C糖皮质激素增多 D内啡肽增多 7慢性应激时机体出现贫血的机制是: A缺铁 B铁利用下降 C红细胞破坏加速 D骨髓功能抑制 8热休克蛋白存在于: A果蝇 B人类 C酵母 D大肠杆菌 9下面对全身适应综合征(GAS)警觉期的描述哪些正确? A为机体的保护、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 B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为主 C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为主 D使机体处于最佳动员状态 10热休克蛋白具有哪些功能? A提高耐热能力 B与受损蛋白质修复或移除有关 C“分子伴娘” D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 11与应激最密切相关的CNS部位包括: A边缘系统的皮质
19、 B下丘脑 C海马 D蓝斑 12应激时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慢性应激时可有食欲减退 B食欲降低可能与CRH的分泌增加有关 C胃黏液蛋白分泌增加 D可引发应激性溃疡 13应激性溃疡形成的机制是: A胆汁反流 B酸中毒 C胃黏膜缺血 D胃腔内H+向黏膜内的反向弥散 14情绪心理应激因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较为密切的为: A冠心病 B心肌炎 C原发性高血压 D心律失常 15应激时内分泌功能障碍包括: A性欲减退 B儿童生长缓慢 C性腺轴的明显紊乱或受抑 D月经紊乱 16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的生理意义: A稳定溶酶体膜 B促进蛋白质的糖异生 C抗炎、抗过敏 D维持循环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理学 病理 生理学 自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21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