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饵料培养学习题.docx
《生物饵料培养学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饵料培养学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物饵料培养学习题生物饵料培养学习题 绪论: 1.比较生物饵料、饵料生物的区别。 饵料生物:指在海洋、江河和湖泊等水域中自然生活的各种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生动、植物。生物饵料: 指经过筛选的优质饵料生物,进行人工培养后投喂给养殖对象食用的活饵料,它们和养殖对象共同生活在一起,在水中正常生长、繁殖,是活的生物。 2.生物饵料培养学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 生物饵料培养学:主要是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其营养价值评价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1)、生物饵料的筛选;2)、生物饵料的规模化或大量培养技术研究;3)、生物饵料的营养价值评价 3.生物饵料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大小适口。B、便于被摄食。C、营养价值高
2、,易被消化吸收;D、无毒或毒性小,养殖动物成活率高。E、生命周期短,易爆发性增殖;F、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易于大量培养,产量高。G、营养级低。 第一章: 1.名词解释:光合细菌 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是一大类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 2.光合细菌的特点。 1、含有光合色素;2、大多在有光厌氧和无光有氧条件下都能生长,以有光厌氧生长好。3、大多红螺菌科主要以有机物作为供氢体和碳源,在培养过程中不产生氧气。而着色菌科只能利用硫化氢及其他的硫化物为供氢体,以CO2为碳源。4、能够利用水体中的硫化氢,不产生硫沉淀,形成硫酸盐;因固氮酶的存在具有固氮
3、能力。氮源主要是铵盐、氨基氮和氮气,少数利用硝酸盐和尿素。5、营养丰富;维生素B特别多,特别是维生素B12,且含丰富的类胡萝卜素、Co Q和蛋白质;缺陷是几乎不含DHA、EPA。6、繁殖快;7、无毒。 3.影响光合细菌大量培养的因子有哪些?如何管理? 因子:温度、盐度、淡水或海水、光照、 pH。 管理:、搅拌或充气; 、调节光照; 、调节温度; 、测定菌液的光密度值 (O.D.)。 、测定和调整pH;2)、生长情况的观察检查。3)、出现问题的分析和处理。 4.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上的作用有哪些?应注意哪些问题? 应用:1)、净化水质;2)、作为水产动物幼体的饵料;3)、作为饲料添加剂;4)、防治
4、疾病。注意问题:1)、菌种的特异性问题;2)、培养方法和生产工艺不同影响菌的质量。3)、具体使用时的问题:使用环境和使用对象要符合其生理生态特性。 第二章: 1.什么是纯培养?什么是单种培养?它们有什么区别? 纯培养:即无菌培养,是指排除了包括细菌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条件下进行的培养。 单种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不排除细菌存在的一种培养方式。 2.一次性培养、半连续培养与连续培养三者之间有何异同? 一次性培养:在各种容器中,配制培养液,把少量的藻种接种进去,在适宜的环境下培养,经过一段时间,藻细胞生长繁殖达到较高的密度,一次性全部收获。微藻培养最简单的方法。 半连续培养:是在一次性培养的基础上,当培养
5、的藻细胞达到或者接近收获的密度时,每天收获一部分藻液并补充等量的培养液,继续培养。生产上常用方法,每天收获量根据育苗的需要来决定。 连续培养:分恒浊培养和恒化培养。恒浊培养:先确定收获中的藻细胞密度,由光电仪器自动监测,当培养容器中藻细胞密度超过规定数值时,藻液自动流出,新的培养液同时流入,自动化仪器不断地调整流出率,保持藻细胞密度相对稳定。恒化培养,以一种重要的营养盐的浓度为指标,当这种营养物质的浓度降低到某一水平时,收获一定的藻液,同时加入等量的含有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的培养液,保持培养容器中藻细胞生长率的稳定。连续培养能使藻细胞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稳定,藻细胞始终处于指数生长期,生长迅速,产
6、量高。 3.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包括哪些环节?试简述之。 1、消毒: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容器、工具、海水进行消毒;2、配制培养液:配方的选择、营养盐母液的配制;3、接种:选取无污染、生命力强、生长旺盛的藻种来接种,接种的藻液量与新配制的培养液量的比例,一级培养为1:21:4,二级培养和三级培养比例最少不低于1:50,一般以1:101:20为宜,接种的时间在上午8:0010:00为宜;4、培养管理:1)气体供应 2)、调节光照 3)、调节温度 4)、注意酸碱度的变化5)、防虫、防雨 6)对藻生长情况的观察和检查7)问题的分析和处理;5、采收:一般用水泵直接抽取藻液。 4.微藻在一次性培养中的生长具
7、有哪些特征?试简述之。 微藻在一次性培养中的生长呈现为五个时期:延缓期:细胞数目没有明显变化,呈暂时静止状态;指数生长期:细胞迅速生长繁殖,细胞数目以几何级数增加;相对生长下降期:细胞生长繁殖的速度与指数生长期相比逐步下降;静止期:细胞数目保持稳定;死亡期:藻细胞大量死亡,细胞数目迅速减少。 5.光是如何影响微藻生长的? 藻类在光合作用中吸收的光谱是不同的,不同的光质对藻细胞的生长繁殖和细胞物质的合成产生明显影响;不同的藻类各有其适宜的光照强度,超出适光范围,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反应减弱甚至受到抑制;光在细胞液中的穿透也会影响微藻对光的吸收;不同的藻类有不同的光周期,过强和过长时间的光照会引
8、起光抑制,不利于藻类的生长。 6.从自然界中如何分离获得目的藻种? 1、采样;2、预培养:1)、营养盐浓度应低些;2)、藻的种类多,尝试多种不同的培养液;3)、培养浓度尽量高;4)、藻类不繁殖,则加入辅助生长有机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胨等;5)、勤观察,勤检查,及时分离。3、分离 :1)、初分离:据藻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离。2)、微吸管分离法适于个体较大的种类;3)、水滴分离法:4)、平板分离法A、制备平板培养基;B、喷雾法或划线法分离。 7.微藻藻种应如何保藏? 单用固体培养基保藏的藻种,接种后首先放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培养,待藻细胞生长繁殖达到较高的密度,在平板上可看到颜色明显的条状或好块状的藻细
9、胞群,再移置低温、弱光的条件下保藏。双相培养基保藏的藻种,接种后可直接移置低温、弱光的条件下保藏。低温、弱光的条件,通常是指放在冰箱内,温度控制在45之间,冰箱内装一支8W的日光灯管,开光设在冰箱外,每天照明12小时,也可长期连续照明。 8.在微藻培养中,二氧化碳是怎样补给的? 1)、通过搅拌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入培养液中。2)、把普通空气从管道通入培养液中,通过微小气泡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入培养液中。3)、把二氧化碳含量为1-5%的混合空气,从管道通入培养液中,可少量连续充气或较大量地间歇充气。4)、在培养液中加碳酸氢钠作为补充碳源。 9.藻种水滴
10、分离法的具体操作。 1、制作、选择微吸管;2、消毒工作台、工具;3、稀释藻样;4、试管中加少量培养液,镜检,分离;5、补充培养液至1/4,封口培养。 绪论与第二章总结: 一、名词解释: 海泥抽出液:取海滩上沙质较少,有机质较多而又不是过分淤黑的上层软泥,清除其中的小树枝和小石块等杂物,以容量计算一份泥加两份水,充分搅拌均匀,静置12min,待粗沙、小石下沉后,把上层泥浆倾入铝锅中,弃去底部粗沙、小石等杂物,按每1000ml泥浆加入1g的量加入NaOH,煮沸2030min,煮时需不断地搅拌。煮后静置24h,吸取上清液使用。这上清液即为海泥抽出液。 人工选育:人工选育是在培养过程中,不经过特殊处理
11、,利用自然变异,有目的地定向选择优良性状的藻种。 诱变育种:诱变育种是指人为地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因素,诱发微藻产生遗传变异,通过对突变体的选择和鉴定,培育出有利用价值的新品种或新的种质资源。 饱和光强:光合作用或细胞分裂速度达到最高值时的光强。 光补偿点: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相等时,细胞只能维持基础代谢而不能生长,这时的光强称。 二、简答: 如何预防澡液守污染。 1、防:1)、思想重视,严格防止污染,藻种要纯;2)、保持培养藻类的生长优势和数量优势;A、接种指数生长期藻种;B、培养条件较适宜于藻种;C、接种量大。3)、做好藻种的分离、培养和供应工作。2、治:1)、过滤;2
12、)、使用药物抑制或杀灭敌害生物;3)、改变生态条件;4)、生物学方法 。 三、叙述: 1.单胞藻的一般培养方法。 一、容器、工具的消毒:1、加热消毒法:1)灼烧 2)煮沸 3)烘箱 4)高压蒸汽灭菌锅;2、化学药品消毒法:1)酒精;2)高锰酸钾;3)含氯消毒剂;二、培养液的配制:1、海水的处理:1)用超滤膜;2)煮水;3)含氯消毒剂处理; 4)超声波处理;2、培养液的配制:3、接种:1)考虑藻种的质和量;2)考虑接种的时间。4、培养管理:1)日常管理:A、气体供应;B、调节光照;C、调节温度;D、注意酸碱度的变化;E、防虫、防雨。2)对藻生长情况的观察和检查;A、肉眼观察;B、显微镜检查。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饵料 培养 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20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