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报告II.docx
《物理实验报告I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实验报告II.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理实验报告II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超声波测声速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实验原理 1 / 7 由波动理论可知,频率f、波速v和波长l有如下关系: v=fl 只要知道频率和波长就可以求出波速。 本实验通过低频信号发生器控制换能器,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就是声波频率。声波的波长用驻波法和行波法测量。 图一是超声波测声速实验装置图。 图一 原理一:驻波法测波长 如图一,由声源S1发出的平面波沿x方向传播,经前方平面S2反射后,入射波和反射波叠加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导主波。它们的波动方程分别为: y1=Acos2p(ft-) y2=Acos2p(ft+) xxlly1+y2=2Acos2p当|cos2x
2、xlcos2pft l|=1时,合成波中满足此条件的各点振幅最大,称为波 2 / 7 腹,即X=nl2 (n=0,1,2,3,.)处就是各波腹的位置,相邻两波腹的ll24距离为半波长。同理可求出各波节的位置,X=(2N+1) (n=0,1,2,3,.)。相邻两波节的位置也是。 2l因此只要测得相邻两波腹的位置Xn、Xn-1即可得波长。 原理二:相位比较法测波长 从换能器S1发生的超声波通过介质到达接收器S2,在任一时刻,S1与S2处的波有一相位差j,其关系为 j=2pll当S1和S2之间的距离l每改变一个波长,相位差就改变2p。 利用李萨如图形就可以测得超声波的波长。 如图二,当调节l使图形由
3、开始位置变化到下一开始位置时,相位变化了2p j=0 j=p/2 j=p j=3p/2 j=2p 图二 ,l变化了一个波长。 二 实验仪器 3 / 7 1 超声声速测定仪:主要部件是两个压电陶瓷换能器和一个游标卡尺; 2 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一定频率的信号,使之等于系统的谐振频率; 3 示波器:示波器的x,y轴输入各接一个换能器,改变两个换能器之间的距离会影响示波器上的李萨如图形。并由此可测得当前频率下声波的波长,结合频率,可以求得空气中的声速。 三 实验记录 1该超声波的频率 f0=33.500KHz 2驻波法中信号幅度最大的位置(10组,隔1个波腹记一次) 编 号 X1 坐 标/mm X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实验 报告 II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19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