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地科地图学复习.docx
《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地科地图学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地科地图学复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地科地图学复习名词解释。 1.地图: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2.地图学:地图学是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3.地图投影: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转换为平面上点的方法称为地球投影。 4.地图比例尺:地图上一直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直线段长度之比。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5.主比例尺:在投影面上没有变形的点或线上的比例尺。 6.数字地图:存储于计算机可识别的介质上,具有
2、确定坐标和属性特征,按特殊数学法则构成的地理现象离散数据的有序组合。 7.电子地图:数字地图经可视化处理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地图。 8.首曲线:基本等高线,按基本等高距由零点起算而测绘的。细棕色实线表示。 9.计曲线:加粗等高线,为计算高程方便而加粗描绘的等高线。粗棕色实线表示。 10.变形椭圆:取地面上一个微分圆,它投影到平面上通常会变为椭圆,通过对这个椭圆的研究,分析地图投影的变形状况。这种图解方法就叫变形椭圆。 11.等变形线:等变形线就是变形值相等各点的连线。 12.长度比:投影面上一微小线段和球面上相应微小线段之比。 13.面积比:投影面上微小面积与球面上相应的微小面积之比 14.质底
3、法:是在轮廓界线内用颜色、网纹、符号、注记等表示现象的质量特征。 15.范围法:是用真实的或隐含的轮廓线表示现象的分布范围,在范围内再用颜色、网纹、符号乃至注记等手段区分其质量特征。 16. 地图注记:由自然语言构成,注明对象名称,对地图符号起补充作用。 17. 地图色彩的加色合成法:即色光的混合。用两台投影仪同时向白色屏幕上投射两束不同的单色光,这两束光重叠处会得到介于两种单色光之间的颜色。由于光的叠加,混合色光一定比原来的单色光更为明亮,这是两种光能量相加的结果,所以色光的混合也称作加色混合。 18.地图概况:也称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
4、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19.分层设色法:将等高线划分为不同的高程带,并以不同的颜色区分。 20.普通地图:是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它并不偏重某个要素。主要表示水文、地形、土质植被、交通网、居民点和境界线七大要素。 21.专题地图: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体要素及它们之间互相关系的地图。 22.大地水准面:指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水准面。 23.等角正轴方位投影:投影后经线长度比与纬线长度比相等,是以等角条件决定函数形式的一种方位投影。二,简述题。 1. 地图的信息源有哪些?地图资料:地形图、专题图、全国性指标图、国界样图影像资料:卫星影像、航空影像、地面摄影像
5、片统计资料:国家统计部门及地方统计部门收集的统计资料文字资料:地理考察资料;各种区划资料;*公告;各种地理学文献 2、地图符号的定义和分类。 地图符号是表达地图内容的基本手段,它由形状不同、大小不一、色彩有别的图形和文字组成。 按地图符号表现的制图对象的几何特征: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体积符号 按符号与比例尺的关系分类: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 按符号表示的地理尺度分类:定性符号;等级符号;定量符号 按符号的形状特征分类:几何符号;艺术符号:象形符号和透视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色域符号;图表符号;文字符号 3、简述墨卡托投影的特点及应用。 特点:在墨卡托投影中,面积变
6、形最大。 在墨卡托投影上等角航线表现为直线。投 影面上经线是一组间隔相等的的平行线,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的一组平行线,且在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 应用:编制两点间长距离不着路飞行图。制作世界时区图。墨卡托投影除了编制海 图外,在赤道附近也可用来编制各种比例尺地图。编制反应人造地球卫星运行轨道的宇航图。 4、什么是地图注记?注记的作用与分类。 地图注记:由自然语言构成,注明对象名称,对地图符号起补充作用。 作用:标识各对象:用符号表示物体或现象,用注记注明对象的名称。指示对象的属性:文字或数字形式的说明注记标明地图上所示对象的某种属性。表明对象间的关系:经区化的区域名称往往
7、表明影响区划的各重要因素间关系。转译:地图符号通过文字说明才能担负起信息传输的功能。 分类:名称注记:指地理事物的名称。说明注记:说明注记又分文字和数字两种,用于补充说明制图对象的质量或数量属性 。 5、什么是制图综合?影响制图综合的因素有哪些? 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影响制图综合程度的因素有以下几种:,地图比例尺:影响制图的综合程度和表示方法 地图用途:决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综合程度 、地理景观条件:决定制图对象的重要程度 、图解限制:视觉约束、技术水平等 、数据质量:原始数据的详细程度和精度 6、符号的视觉变量有
8、哪些? 地图符号的基本变量:形状变量、尺寸变量、方向变量、颜色变量、密度变量、明度、结构、位置。 形状变量:是视觉上能区别开来的几何图形的单体。尺寸变量:是组成不同形状的符号在量度上的变量。方向变量:适用于长形或线状的符号颜色变量:是最活跃的视觉变量,又包含三个子分量:色相,亮度,彩度。密度变量:保持表面平均明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象素的尺寸和数量。它可以通过放大或缩小符号的图形来实现。 结构变量:指符号内部像素组织方式的变化,反映符号内部的形式结构,一种形状的像素的排列方式或多种形状、尺寸像素的交替组合和排列方式。位置变量:位置不同,表达的效果不同。 7地图的功能有哪些? .认识功能:作为表达空
9、间现象一种主要的图形形式,它的认知功能表现在许多方面:可以组成整体、全局的概念,也就是确立地理信息明确的空间位置。获得物体所具有的定性及定量特征。建立地物与地物或现象与现象间的空间关系。易于建立正确的空间图像。模拟功能:模型与它表示的对象具有相似性,模型可以有物质模型与概念模型之分。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地图能容纳和贮存的信息量是十分巨大的,是空间信息的理想载体,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两部分组成。 8.地图学与相关学科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地理学:地图学是地理学的二级学科,同地理学的联系是不言而喻的,地理环境是地图表示的对象,另一方面,地理学又利用地图作为研究的工具。
10、地理信息系统:GIS脱胎于地图学,地图是GIS重要的数据源和输出形式,地图数据库是GIS数据库的核心.但,地图注重数据的分布、符号化和显示,GIS则应重在空间分析。 测量学:制图中的许多数据处理模型和方法都来自测量学。 9地图的分类? 按地图的图型分类:有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之分。按比例尺分类:大;中;小 。按区域分:星球图,地球图;世界图,大洲图,大洋图,半球图; 国家图,次级行政区图等; 局部区域图: 海域图,区域图等。按地图的视觉化状况分类:有实地图与虚地图。按地图的瞬时状态分类:有静态地图和动态地图。按地图维数分类:可有平面图形及立体图形。按其他指标分类:按用途:教学地图、文化地图、军用
11、地图等。按语言种类:汉语地图、外文地图、少数民族语言地图等。按出版使用方式:桌图、挂图、屏幕地图、地图集。按感受方式 :线划地图、数字地图、影像地图、触觉地图、多媒体地图等。按历史年代:分为古代地图、近代地图、现代地图。 10.地图的基本特征。 解决曲面和平面矛盾的数学法则构成了地图的数学基础。解决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象与实地复杂的现实之间的矛盾的综合法则构成了地图内容的地理基础,地图必须经过科学的概括。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完整的符号系统。由使用制图综合所产生的一览性。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 11正轴圆柱投影中,经纬线网的特点是怎样的? 经线投影为平行直线,平行线间的距离
12、和经差成正比。纬线投影成为一组与经线正交的平行直线,平行线间的距离视投影条件而异。和圆柱面相切的赤道弧长或相割的两条纬线的弧长为正长无变形。 12.地球仪上经纬网的特点。 地球仪上所有经线都是连接两级的大圆弧,且长度相等,所有纬线除赤道是大圆外,其余都是小圆,并且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极地为一点。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经线和纬线都是相互垂直的。纬差相等的经线弧长相等,同一条纬线上经差相等的纬线弧长相等。在不同的纬线上经差相等的纬线弧长不等,而是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小。同一纬度带内,经差相等的经纬线网格面积相等;不同纬度带内,网格面积不等。同一经度带内,纬度越高,梯形面积越小,由低纬
13、向高纬逐渐缩小。 三论述题。 1、论述数字地图原图编绘的基本过程。请举例说明之。 地图设计:根据地图的要求收集资料,选择地图内容和表示方法,图面整饰和色彩设计,确定使用的软件和数字化方法,最后成果是地图设计书。数据输入:是将作为制图资料的图形、图像、统计数据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接受的数字形式,以数据库的形式记录在计算机的可存储介质上供调用。数据处理:制图者通过使用软件对数据进行选取、变换、选色、配置符号和注记等处理。图形输出:是将数字地图变成可视的模拟地图的形式,可以用屏幕的形式输出,也可以用打印机、照排机、绘图机等输出纸质地图及供制作印刷版用的分色胶片等。 2、比较高斯克吕格投影和UTM投影特点
14、。 高斯克吕格投影特点:中央经线为直线,其他经线是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中央纬线为直线,其他纬线是对称于中央纬线的曲线。在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相等,在赤道上经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东、向西逐渐增大。投影无角度变形,中央经线无长度变形,其他经线长度比大于1,面积比位长度比的平方。中央经线附近变形小,向东、向西方向变形逐渐增大。 UTM投影与高斯克吕格投影相比,这两种投影之间存在着很少的差别,UTM投影属于横轴等角割圆柱投影,圆柱割地球于两条等高圈上,投影后两条割线没有变形,中央经线长度比小于1。 3、地图专题要素表示方法有哪些? 定点符号法:表示呈点状分布的物体,如工业企业、文化设施等,它是采用不同形
15、状、大小和颜色的符号,表示物体的位置、质量和数量特征。符号的大小表示物体的数量差别,若符号的尺度同他所代表的数量有一定的比率关系,成为比率符号,否则是非比率符号。 线状符号法:用于表示呈线状分布的现象,如河流、海岸线、交通线等。现状符号用颜色或不同的结构表示线状要素的质量特征,其粗细只表示其重要程度,并不含有明确的数量关系。 范围法:表示呈间断成片分布的面状现象,如森林、沼泽等。范围法只表示现象的质量特征,不表示其数量特征,即表示不同现象的种类及其分布的区域范围,不表示现象本身的数量。 质底法:表示连续分布、满布于整个区域的面状现象,如地质现象、土地利用状况等。质地法主要显示现象间质的差别,不
16、表示数量大小。 等值线法:是用等值线的形式表示布满全区域的面状现象,如等温线、等高线、等降水线等。等值线强调的是数量指标,在是用等值线表示时应保持数据的统一性,及要求同样的起算标准、同样的观测时制及同样的精度标准。 定位图表法:用图表的形式反映定位于制图区域某些点上周期性现象的数量特征和变化的方法。如风向频率图、风速玫瑰图表、温度和降水量的年变化图表等。 点数法:用一定大小、形状相同的点群,表示制图区域中呈分散的、复杂分布现象的分布范围,数量特征和分布密度的方法,称点数法。定位布点的精确程度取决于地图比例尺和资料的详细程度。 运动线法:又称动线法,它是用矢状符号和不同宽度、颜色的条带表示现象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汉理工大学 地图学 复习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15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