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常识《论语》古典诗文中的名句.docx
《文明礼仪常识《论语》古典诗文中的名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明礼仪常识《论语》古典诗文中的名句.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明礼仪常识论语古典诗文中的名句文明礼仪常识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
2、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一、个人礼仪 (一)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
3、切的关系 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
4、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三)仪态举止
5、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颌、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 雅、
6、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 4、起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二、见面礼仪 1、握手礼: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
7、的重要方式。与他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与人握手。在正常情况下,握手的时间不宜超过3秒,必须站立握手,以示对他人的尊重、礼貌。 握手也讲究一定的顺序:一般讲究“尊者决定”,即待女士、长辈、已婚者、职位高者伸出手来之后,男士、晚辈、未婚者、职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应。若一个人要与许多人握手,那么有礼貌的顺序是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 2、鞠躬礼:鞠躬,意即弯身行礼,是对他人敬佩的一种礼节方式。鞠躬时必须立正、脱帽。 3、致意礼:致意是一种不出声的问候礼节,在社交场合里,人们往往采用招手致意、欠身致意、脱帽致意等形式来
8、表达友善之意。 三、学校礼仪 (一)学生礼仪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
9、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 2、服饰仪表:穿着指穿衣裤,着鞋袜。其基本要求是: 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或宿舍,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
10、师的习惯和人格。 4、同学间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同学问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
11、学的不是。 5、集会礼仪: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升国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定期举行升国旗的仪式。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 五、公务礼仪 (二)电话接待礼仪 电话接待的基本要求: (1)电话铃一响,拿起电话机首先自
12、报家门,然后,再询问对方来电的意图等。 (2)电话交流要认真理解对方意图,并对对方的谈话作必要的重复和附和,以示对对方的积极反馈。 (3)应备有电话记录本,重要的电话应做记录。 (4)电话内容讲完,应等对方结束谈话再以“再见”为结束语。对方放下话筒之后,自己再轻轻放下,以示对对方的尊敬。 (三)引见时的礼仪 到办公室来的客人与领导见面,通常由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引见、介绍。在引导客人去领导办公室的路途中,工作人员要走在客人左前方数步远的位置,忌把背影留给客人。在陪同客人去见领导的这段时间内,不要只顾闷头走路,可以随机讲一些得体的话或介绍一下本单位的大概情况。 在进领导办公室之前,要先轻轻叩门,得到
13、允许后方可进入,切不可冒然闯入,叩门时应用手指关节轻叩,不可用力拍打。进入房间后,应先向房里的领导点头致意,再把客人介绍给领导,介绍时要注意措词,应用手示意,但不可用手指指着对方。介绍的顺序一般是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同志介绍给女同志;如果有好几位客人同时来访,就要按照职务的高低,按顺序介绍。 介绍完毕走出房间时应自然、大方,保持较好的行姿,出门后应回身轻轻把门带上。 (四)乘车行路 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陪同领导及客人外出时要注意: (1)让领导和客人先上,自己后上。 (2)要主动打开车门,并以手示意,待领导和客人坐稳后再关门,一般车的右门为上、为先、为尊,所以应先开右门
14、,关门时切忌用力过猛。 (3)在乘车的座位上很讲究,我国一般是右为上,左为下。陪同客人时,要坐在客人的左边。 (五)递物与接物 递物与接物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举止。 礼仪的基本要求就是尊重他人。因此,递物时须用双手,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例如递交名片时,双方经介绍相识后,常要互相交换各片。递交名片时,应用双手恭敬地递上,且名片的正面应对着对方。在接受他人名片时也应恭敬地用双手捧接。接过名片后要仔细看一遍或有意识地谈一下名片的内容,不可接过名片后看都不看就塞入口袋,或到处乱扔。 (三)拜访礼仪 1、拜访前的相邀礼仪:不论因公还是因私而访,都要事前与被 访者电话联系。联系的内容主要有四点: (1)自报家
15、门(姓名、单位、职务)。 (2)询问被访者是否在单位(家),是否有时间或何时有时间。 (3)提出访问的内容(有事相访或礼节性拜访)使对方有所准备。 (4)在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定下具体拜访的时间、地点。注意要避开吃饭和休息、特别是午睡的时间。最后,对对方表示感谢。 2、拜访中的举止礼仪: (1)要守时守约 (2)讲究敲门的艺术。要用食指敲门,力度适中,间隔有序敲三下,等待回音。如无应声,可再稍加力度,再敲三下,如有应声,再侧身隐立于右门框一侧,待门开时再向前迈半步,与主人相对。 (3)主人不让座不能随便坐下。如果主人是年长者或上级,主人不坐,自己不能先坐。主人让座之后,要口称“谢谢”,然后采用规矩
16、的礼仪坐姿坐下。主人递上烟茶要双手接过并表示谢意。如果主人没有吸烟的习惯,要克制自己的烟瘾,尽量不吸,以示对主人习惯的尊重。主人献上果品,要等年长者或其他客人动手后,自己再取用。即使在最熟悉的朋友家里,也不要过于随便。 (4)跟主人谈话,语言要客气。 (5)谈话时间不宜过长。起身告辞时,要向主人表示:“打扰”之歉意。出门后,回身主动伸手与主人握别,说:“请留步”。待主 人留步后,走几步,再回首挥手致意:“再见”。 论语中的名句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出自论语学而。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
17、,宇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中“予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说(yu) 通“悦”。 愠(yn) 恼恨。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出自论语学而。此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出自论语学而。不己知不了解我。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出自论语为政。耳顺一听见别人的言语便可分辨真假是非。 不逾矩不越出规矩。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出自论语为政。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自论语为政。殆(di)精
18、神疲倦而无所得。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自论语为政。 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出自论语为政。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自论语里仁。自省(xng)检查自己。 10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出自论语公冶长。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自论语公冶长。 1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出自论语雍也。野粗野。 史虚浮。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自论语雍也。 14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出自论语雍也。知同“智”。 1
19、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出自论语述而。识(zh)记住。 1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出自论语述而。愤心求通而未得。 悱(fi)想说而说不出来。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论语述而。 1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出自论语泰伯。这是孔子的学生曾子说的话。弘毅)刚强而有毅力。 19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出自论语子罕。绝四没有四种毛病。 毋意不凭空揣测。 毋必不全盘肯定。 毋固不拘泥固执。 毋我不自以为是。 2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出自论语子罕。 2
20、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出自论语子罕。 2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出自论语子罕。凋凋谢。 2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出自论语子罕。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自论语颜渊。 2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出自论语颜渊。 2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出自论语子路。 27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 28言必信,行必果。 出自论语子路。 2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出自论语宪问。不能没有能
21、力。 3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出自论语卫灵公。 3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自论语卫灵公。 3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出自论语卫灵公。 3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出自论语卫灵公。 34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出自论语卫灵公。 35子曰:“有教无类。” 出自论语卫灵公。有教无类任何人我都可以给他教育,没有区别。 36既来之,则安之。 出自论语季氏。 古诗文名言名句集锦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5、一日不
22、见,如三秋兮。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19、满招损,谦受益。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
23、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31、曲则全,枉则直。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1、言必信,行必果。 42、既来之,则安之。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45、不愤不启,不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文明礼仪 常识 古典 诗文 中的 名句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11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