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学.docx
《教育管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管理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管理定义:在组织中,有关人员对各种资源进行适当领导、组织和安排,以完成预定的目标和任务。 2管理要素: 组织;目标;资源;效率。其中组织是管理活动的场所,目标是管理活动的方向,资源是管理活动的依靠,效率是管理活动所要追求的结果。 3.管理活动的特性 第一,这种活动虽然有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它更多地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 第二,管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位的。 第三,管理活动整体而言是一种过程。按照管理学家的划分,这几个阶段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决算、报告等。 第四,管理活动的技术手段和方式
2、,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教育管理活动与其他管理活动的比较 相同点:教育管理活动也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教育管理的对象同样是人、财、物、事、时间、空间等成分;教育管理也表现为一个过程;管理方式也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等等。 不同点:第一,教育领域中的很多东西人们难以定论或把握,如教育目的、教学技能、学术氛围等。由于对这些东西缺少定论,致使教育管理工作者感到很难把它们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 第二,教育完全是一种培养人的事业,而人的发展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这就导致教育管理的很多方面难以量化,并直接影响到评判的标准; 第三,教育是价值高度涉入的事业,因此教育管理活动常常涉及和其他管理活动不常碰见的
3、伦理、道德及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第四,在教育系统中,教学有日趋专业化的迹象,这导致教育管理者和教学专业人员之间常常出现冲突; 第五,对教育管理工作成效的评价,比对其他管理工作的评价要复杂的多。 4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管理学以各级各类教育组织和机构的管理现象、管理过程和管理规律为其研究对象。学校组织管理是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核心;与学校教育事业有关的种种教育管理现象和问题也是教育管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和内容。 目前,对教育管理学这门学科研究对象,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和分类:一种是将教育管理学划分为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两者各有其研究对象。另一种观点把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单独学科看待,认为这门学科既研究
4、*的教育行政事务,也研究学校的行政管理事务,并把后者看作是前者的一部分。 第二章 一般认为,20世纪以来管理理论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人际关系阶段、结构主义阶段和管理科学阶段。 1 古典管理理论 兴起于20世纪初。古典管理学家阵营十分强大,有美国的泰勒、古利克,法国的法约尔,德国的韦伯,英国的厄威克。 泰勒注重对操作人员的管理研究,强调管理的技术和手段;法约尔注重对管理人员的研究,注重管理的一般过程和原则;韦伯考察行政组织的一般特性;古利克和厄威克总结管理的各项职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概括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主张和要义: 效率原则; 分工和专业化; 统一指挥; 工作标准化;
5、 注重严密的规章制度 看重经济上的奖励和惩罚制度; 重视正式组织的作用; 坚信管理是有规律可循的。 2古典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启示和影响:提倡制度化的教育管理 古典管理理论给教育管理人员这样一种观念上的启示:教育管理活动是可以控制的,通过合理的组织设计、制度规章建立、权责分工和奖惩手段等,学校组织可以向其他组织一样去实现最佳的管理目标。 3人群关系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一,不应把工人视为单纯的“经济人”,而应视为一种“社会人”。 第二,不应只重视企业的正式组织,还必须重视企业的非正式组织。企业不仅是一个由各种生产要素构成的技术经济系统,而且是一个由各类人员(包括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等)构成
6、的社会系统。在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实际上还存在着各种形式的非正式组织。这种社会关系时时都在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从而必然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 第三,工人的士气或情绪是决定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士气这一元素使工人克服了不利的物质条件造成的困难,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影响工人士气或情绪的是他们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这个需要却不是指物质方面的需要上,而是指人际关系人对于一定社会环境的安全感、稳定感等方面的需要。 第四,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管理组织生产的能力,而且必须具有处理人事的能力。处理人事的能力不仅包括能使其下属成员之间相互了解与合作,而且包括领导者与其下属成员之间相互了解与合作,使其领导
7、能为下属所接受,从而使一个社会组织能形成“有效率的合作体系”。 人际关系理论与古典管理理论完全不同,更强调员工的动机、工作满意度、非正式组织的意义等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价值 。 4人际关系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启示和影响改善学校中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理论对教育管理学界的影响主要是在20世纪的四五十年代,这些影响反映在: 第一,提倡改善学校人际关系及民主管理; 第二,学校行政人员对满足教师心理需要、提高教师士气的意义有一定的认识; 第三,有识之士呼吁学校在制定计划时倾听教师的意见,做到民主决策,以求改善学校中的上下级关系; 第四,部分教师开始有意识向学生灌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5官僚组织
8、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础 官僚体制 :韦伯从实际存在的各种特殊形态的组织中抽象出一种“纯粹的”组织形态“理想的”行政管理体制。这里所说的“理想的”行政管理体制代表了一种“纯粹的”、“在现实中没有实际例证”的组织形态。 权力类型: 传统型的权力:依靠传统惯例的威严 ; 领袖超凡魅力型的权力:依靠领袖人物的英雄行为赢得信徒们的信仰来维持其权力 ; 法理型的权力:一种法律、职位的权力授予。 只有法理型的权力可以作为“理想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基础。 6理想的行政管理体制的特征 第一、 建立明确的职能分工 ; 第二、 建立明确的等级制度 ; 第三、 建立有关职权和职责的法规和规章; 第四、 业务的处理和传递均
9、以书面文件为准 ; 第五、 组织内的所有职务均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担任,对他们的选拔和提升均 以其技术能力为依据 ; 第六、 一切职业的管理人员都是根据一定的标准聘用的 ; 第七、 组织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克尽职守,以主人的态度忘我工作 。 第三章: 1教育管理体制的含义 教育管理体制即是教育领域中关于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权限划分等方面的制度。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体制的一部分。 教育管理体制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中央*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之间围绕教育事权方面的权限划分。 2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 中央集权制与地方分权制 将教育管理体制分为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其依据是中央和地方关
10、于教育管理事权的分配关系。 中央集权制:中央*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和管理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地方*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要是以实施中央制定的教育法律、政策、规划和指令为己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一种垂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 其优点是:有利于统一国家方针、政策,有利于协调地方教育发展,加强对落后地区的支持。 不足是:不顾地方特点强求一致;不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降低教育管理和决策效率,缺少灵活性。 地方分权是指国家的教育事权由中央*和地方*分别执掌,以地方自主管理为主的制度。中央和地方有各自的职责范围,维持着一种相对独立而非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所以是一种平行的管理体制。 其优点是:有利
11、于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教育,使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地方*的办学和管理积极性;提高教育决策和管理效率。 不足是:教育行政权力分散,教育难以施行统一标准和监督;造成地方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利于各地之间的协调等。 从属制和独立制 这种分类主要依据教育行政管理机关与*之间的关系。 教育行政管理从属制又称完整制,主要指各级教育行政机构是*的一个职能部门,接受*首长的领导,不能成为脱离*的独立组织。 教育行政管理从属制的优点是:有利于*统筹规划,协调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加强教育行政管理的权威性。不足:教育容易受到忽视,特别是在*财政困难时期;首长制容易产生追求短期
12、教育效果,忽视教育特殊性,不按教育规律办事等。 教育行政管理独立制又称分离制,一般应用于地方教育管理,主要指地方教育管理机关不属于地方*的一个职能部门,不接受地方*首长的领导,脱离一般行政而独立存在。 这种体制的优点是:避免外行领导内行,按教育规律办事;避免*行政对教育的干扰,提高教育管理效率。不足:不利于发挥*在办教育中的作用,不利于教育与其他事业相协调等。 由于各国的社会、历史不同,教育行政的渊源有别,有的国家教育行政管理从属于一般行政,有的国家教育行政管理独立于一般行政。但是,各国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都尽量维持教育行政管理专业部门的适度独立性。 美国受历史传统及地理环境的影响,一直到现在
13、仍然保持学区独立的状态,不受一般行政的干涉。 法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也不受同级*的直接指挥,而是独立于一般行政之外,实行上下垂直领导。中央、地方的高级教育行政官员一般要经总理或内阁提名,大学区总长代表教育部长,大学区督学(省级教育行政长官)代表大学区总长,两级层层把关,在本辖区内行使权力。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关自成体系,不受同级地方行政长官的领导。 德国与美国、法国不同,由于受施泰因的教育行政管理是内务行政一部分的行政观念的影响,德国一向把教育行政管理视为内务行政的一部分,但也十分重视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所起的作用。 英国和日本的地方教育行政管理则介于上述两种之间,其基本特征是,在一般行政与教育行
14、政之间维持一种比较均衡的关系。 专家统治制和非专家统治制 主要依据教育管理决策权是否由教育专家掌握。 教育管理专家统治制一般要求教育行政首长具备一定的学历,而且是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专家。 教育管理非专家统治制是指教育行政首长由非教育专家担任的制度。 在很多情况下,常常是专家统治和非专家统治的相结合。 二、中国中央领导下的分级管理 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其基本形式属于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制度,也就是说,是一种以中央集权为基本,中央和地方管理适当结合的制度。 中央教育行政 中国现行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为国务院教育部,教育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 其基本职能涉及:制定
15、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事业规划;参与拟定筹措教育经费;设置教育标准和基本要求,审核和编写教材大纲;统筹和指导少数民族教育工作;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品德教育工作、体育卫生教育工作;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统筹各类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考试工作;规划指导高校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协调教育外事工作;负责教育信息统计和发布;统筹规划学位工作。 地方教育行政 地方*下设各级教育行政机构:1、省设教育厅,执行中央*的教育方针政策,领导本地区的下属教育行政机构和省属的各级各类学校;2、市设教育局,负责领导本市各区和各县的教育工作;3、县设教育局,负责领导本县所属的各类学校;4、乡设管理教育的专门
16、机构或专职干部,协助乡镇*管理所属的各类学校。 要注意,中央教育行政和地方教育行政之间存在上下级的关系,同时作为教育行政机构的教育部、地方教育厅、教育局、教育科等与国家一般行政机构是一体化的,也存在上下级关系,如地方教育机构人员任命主要由地方*来进行的。 1、党对教育行政的领导。党对教育行政的领导主要是政治路线、政策的领导,而非直接行使教育行政组织的职能。 2、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分级管理体现在:从教育行政组织上讲,是指中央一级设国家教育部,地方在省、市、县、乡镇四级分设教育厅、局、科、室等各级专门的教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特点: 育行政组织。以上这些组织均受中央统一领导;从教育行政内容上讲
17、,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宏观规划等大政方针均由党中央与国务院制定,但是具体事务由各级教育行政组织具体执行,体现为教育部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对全国及所辖地区内的各级各类教育实行职能管理。具体为高等 教育实行中央、省和中心城市三级办学体制。由教育部,中央各有关业务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人民*及其所属教育行政机构实行管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由地方负责;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省、市、县、乡镇四级对基础教育的管理有具体职能上的分工。 第五章 1美国公立教育管理模式改革背景和取向 改革的基本取向 市场取向; 抛弃国家和*控制和管理教育的基本模式,代之以市场化的间接管理和调节。 公民社会参与取向;
18、校本管理取向 市场取向 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思想渊源 美国公立教育系统的主要问题在于*垄断,导致学校对社会的需要不能及时作出反应。要改变这种状况,最重要的是打破学校封闭和被垄断的传统,赋予学校面向市场的办学自主性。 弗里德曼:*在教育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不应该是*提供的服务而应该是自由市场的一部分,*的作用是为教育提供经费而非提供教育服务。*教育经费提供和教育服务共给两者应该进行分离。 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模式择校制度 1. 择校的含义 择校指在给予需求方选择权的基础上,通过*的资助在公立教育系统内部或之外进行上学选择。 2. 择校的类型 限制性择校和非限制性择校 限制性择校指学生择校范围控制在公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管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11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