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及其提示 微生物课件.ppt
《案例及其提示 微生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及其提示 微生物课件.ppt(1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案例一,细菌完整的细胞结构对维持细菌致病作用及代谢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当细菌受到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影响时,细菌的某些基本结构(如细胞壁)和特殊结构(如荚膜)会受到影响而形成细胞壁缺陷型和无荚膜细菌等,从而影响细菌致病能力和实验室检查。思考题:细菌细胞壁缺陷型(L型细菌)形成条件有哪些?有何特点?细菌特殊结构与其致病作用相关性如何?,1,案例一,提示1:细胞壁肽聚糖合成环节可被环境因素所破坏或抑制。肽聚糖是保证细菌细胞壁机械强度十分坚韧的化学成分,凡能破坏肽聚糖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质(如青霉素、溶菌酶等),均能损伤细胞壁而使细菌变形或裂解。提示2:细菌L型分布非常广泛,凡有细菌的地方皆有
2、L型细菌存在,其不仅可返祖成为原菌株后具有致病性,某些L型细菌本身也能致病,尤其形成一些慢性感染,致病特征为间质性炎症,与病毒、支原体等无壁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相似,实验室检查时从培养特征上应注意与支原体相区别。提示3:细菌的特殊结构分别依据其组成成分及其结构而赋予细菌一定的致病能力。,2,第二章案例一,细菌生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才能以二分裂的方式繁殖,并依据营养类型的不同进行新陈代谢,产生一些具有医学意义的分解代谢产物和合成代谢产物。思考题:细菌生长繁殖对气体有何要求?细菌的酶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有何作用?其分解代谢产物对细菌鉴定有何意义?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具有哪些临床意义?,3
3、,案例一,提示1:依据细菌呼吸酶系统是否完善,决定细菌对气体的要求。提示2:不同种类的细菌具有不同的酶,所以对糖、蛋白质的分解程度不同,其代谢产物也各异。据此,采用生化反应来鉴别细菌,尤其是肠道杆菌。提示3:并非所有的合成代谢产物都具有致病作用,有些产物具有有益作用,因此可以利用其作为有意义的生物制剂。,4,第三章案例一,实验室在对细菌培养时,需先制备培养基,根据所培养的细菌不同,选择不同类型的培养基,如培养营养要求高的细菌时,需制备含血清培养基(即在培养基中加入血清)。细菌的保存常用细菌保存液,有时也用牛奶保存,如幽门螺杆菌。思考题:制备培养基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制备含血清培养基时,基础培养基
4、和血清如何进行消毒灭菌?用于保存菌种的牛奶又如何进行消毒灭菌?,5,案例一,提示1:培养基制备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止微生物的污染。提示2:基础培养基通常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以杀灭包括细菌繁殖体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含血清培养基和用于保存细菌的牛奶,既要对其进行灭菌处理,又不能破坏营养成分,故常用间歇蒸汽灭菌法。提示3:在制备培养基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通常可在经紫外线照射后的无菌罩或实验室中进行培养基的分装。提示4:在准备含血清培养液时,通常使用过滤除菌法除菌,以确保血清中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6,第四章案例一,1958年某城市炼钢工人不慎大面积烧伤,并造成细菌性感染,经检测为铜
5、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使用了当时仅有的几种抗生素治疗,未取得明显疗效,后经某医学院分离出此菌,并找到该菌对应的特异性噬菌体,经该噬菌体治疗后取得明显疗效。思考题:噬菌体治疗后获得明显疗效的相关机制及其此案例给予的启示。,7,案例一,提示1:某医学院找到铜绿假单胞菌的特异性噬菌体是根据其培养特性的严格寄生性和高度特异性。提示2:案例中分离得到的噬菌体也只能是铜绿假单胞菌的特异性的毒性噬菌体,其繁殖过程中最终裂解该菌。提示3:综上可以看出,噬菌体在治疗临床上的细菌性感染,尤其是耐药性细菌的感染有很好的应用前景。,8,第六章案例一,患者,男,72岁。因反复咳嗽、咳痰20余年,加重5天就诊,临床诊断
6、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该患者曾用过的抗菌药物主要包括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头孢氨苄等,痰标本微生物学检查发现肺炎克雷伯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该病菌对上述药物均为耐药。思考题:1.该患者曾用过的抗菌药物分别属于哪些种类?该细菌对这些不同种类抗菌药物形成耐药性的机制是什么?在患者的后续治疗中应当怎样防止该细菌耐药性的进一步形成与扩散?,9,第七章案例一,王小姐前段时间嘴角边长了一个小疖,红肿间可见一小脓肿,自觉不好看,就对着镜子将小疖肿挤了。可第二天起来发觉面部红肿,并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到医院后出现意识模糊,经医生检查,诊断为颅内化脓性感染。思考题:患
7、者面部疖肿为何导致颅内化脓性感染?提示:面部疖肿为局部感染。因面部解剖学结构特殊,面部的疖肿经挤压后容易使局部的细菌入血,引起菌血症、败血症以及脓毒血症等全身感染。,10,第八章案例一,Robert Koch(1843-1910),德国医师兼细菌学家,首创细菌染色法、固体培养基、分离和纯培养技术及实验性动物感染等,1876年用固体培养基分离出炭疽杆菌,这是人类首次证明传染病的病因,先后分离出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于1882年确认了结核病的病原菌结核分枝杆菌,因而获得190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思考题:确诊细菌性感染最基本的方法是什么?细菌性感染的检测方法有哪些?,11,第八章案例二,为研制
8、炭疽杆菌疫苗,巴斯德于1881年进行了公开试验。先为一批羊注射了在45条件下连续培养而毒性减弱的炭疽杆菌,另一些羊则没有注射;4周后,又给每头羊注射毒力很强的炭疽杆菌,结果在48小时后,事先没有注射弱毒细菌的羊全部死亡;而注射了弱毒细菌的羊则健康如常。此成就开创了用疫苗战胜传染病的新纪元。思考题:什么是疫苗?目前应用的疫苗包括哪些?,12,第九章案例一,某中学10名学生在学校附近小卖部购买香肠面包为早餐,食用2小时后,先后出现低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疼等症状,呕吐较重。经抗感染及补液和对症治疗后。病情迅速好转,所有患儿于2天内痊愈,无死亡病例。采集剩余面包应用ELISA技术检测出
9、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思考题:1.引起本病的病因是什么?有什么依据?2.通过此事件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13,案例一,提示1:本病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肠毒素是金葡菌在其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致病物质,奶、肉、蛋、鱼及其制品等食品在加工、储存、运输过程中污染金葡菌的产毒株,食品在较高温度、通风不良且低氧压的环境下存放,产毒株容易产生肠毒素,该毒素耐热,耐胃肠液中的蛋白酶,可能诱发食物中毒。依据:食用同一来源的食物,集体发病,症状相似;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胃肠炎;剩余食物中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提示2:应防止金葡菌污染食品,定期对食品加工人员进行健康检查,食品在运输储存过程
10、中应保持低温、阴凉通风。患局部金葡菌化脓性感染(如手指化脓等)、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窦炎、化脓性肺炎、口腔疾病等)的人员要暂停其工作。,14,第九章案例二,患儿,男,11岁。因发热、眼睑水肿、血尿3天入院。入院前3周因发热咽痛而肌内注射青霉素3天,症状消失。查体:体温39;实验室检查:尿红细胞+,颗粒管型3-5个高倍视野,ASO抗体800单位。疑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思考题:1.引起本病最可能的致病菌是什么?依据是什么?2.该致病菌是如何传播的?患儿的这次临床表现与3周前发热咽痛是否有联系?,15,案例二,提示1:引起该病最可能的致病菌是A群链球菌,依据:发病前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以血尿水肿为主
11、要症状,查体血压高;实验室检查:尿红细胞+,管型尿,ASO升高。急性肾小球肾炎是该菌引起的超敏反应性疾病,因患儿入院时咽部病灶已痊愈,微生物学检查已无意义。提示2:该菌经飞沫、皮肤伤口等多途径侵入机体,引起侵袭性、中毒性和超敏反应性疾病,其中急性肾小球肾炎为链球菌所致、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故感染链球菌后2-3周体内可检出ASO抗体,患儿的临床表现与3周前链球菌感染所致咽痛发热有关。,16,第九章案例三,女婴,11个月,入院时,低热,皮肤全身性红斑。48小时后,全身大多数皮肤松驰起皱,继以大片脱落。女婴所患的不是急性病,但看起来像刚被烫伤过一样。从她皮肤中未分离出不寻常的细菌,但在其外耳道分离出葡
12、萄球菌噬菌体群菌株。住院10天后,女婴全愈,没有留下疤痕。1.该女婴最可能患有:A.绿脓杆菌感染 B.麻疹 C.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D.猩红热 E.风疹2.皮肤发红和易剥落是由于病原体能产生:A.葡萄球菌溶素 B.表皮剥脱毒素 C.致热外毒素D.弹性蛋白酶 E.毒素样物质1.C 2.B,17,第九章案例四,小宝,男,13岁。主诉:面部浮肿3天。现病史:近3天出现眼睑及面部浮肿,尿量减少,每日700ml左右,伴乏力,食欲下降,并常感咽部不适,干燥痛。于当地医院化验尿蛋白(),颗粒管型()隐血试验(),给青霉素治疗无效来诊。发病以来睡眠尚可,大便正常。既往史:2周前曾患扁桃腺炎,发热。家族史:无特殊
13、。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62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2013.3kPa(130100mmHg)。皮肤无皮疹、出血点及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颜面浮肿,无明显贫血貌,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无颈静脉怒张,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肾区叩痛(-);面部浮肿();下肢浮肿()。辅助检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58个HP;尿蛋白定量2.3g24h;C3和补体总量降低;抗溶血素O滴度800;血常规基本正常,中性粒细胞略高;IgA 1.40gL,IgG7.9g/L,IgM 0.8602gL;B超:双侧肾体积正常。,18,第九章案例四,思考题:1.初步考虑小宝所患何病?依据是什
14、么?如何进一步明确诊断?此时如何考虑患者的临床诊断?小宝发病的始动因素是什么?是肾脏什么部位受损?小宝肾脏损伤的机制是什么?急性肾小球肾炎有几种损伤机制?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免疫性疾病还有那些?何种人群易感?应如何预防?,19,案例四,提示1:急性肾小球肾炎(AGN)诊断依据是:发病仅3天,既往无少尿、浮肿、夜尿增 多、高血压等病史;有肾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血清补体C3下降;无贫血;双侧肾大小正常;抗O抗体增高,有链球菌感染史。区别于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无前驱感染史;有肾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B超示双肾弥漫性损害。,20,案例四,提示2:寻找有无感染灶,如咽炎、扁桃体炎
15、、龋 齿、疖、痈等。如发现感染灶,则应抗感染治疗两周。随着感染灶的控制,如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血压及肾功能恢复正常,尿检阴性,则考虑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检测ASO、CIC和补体C3,如ASO滴度增高,CIC阳性,则有助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如补体C3降低并在68周内逐渐恢复正常,应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肾活检不仅有助于明确诊断,而且能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21,案例四,提示3:该患者为AGN,因为患者的血压、补体C3及尿液检查均随病情的好转而恢复正常,尿比重正常,代表肾小球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提示4:小宝发病的始动因素是由A族溶血性溶血型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由溶血型链球菌可溶性成分与相应抗体IgG结
16、合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上导致肾小球基底膜破坏受损。提示5:型超敏反应。,22,案例四,提示6:两种。一是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二是异嗜性抗原产生的交叉抗体所引起肾小球基底膜的破坏()。提示7:有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心肌炎、关节炎和心脏瓣膜病等 提示8:25岁以下人群易感;应用青霉素及时治疗A族溶血型链球菌的感染是预防的关键。,23,第九章案例五,一个4岁女孩因发烧、游走性关节炎和心肌炎而入院,其父母陈述大约两周前,该女孩出现严重的喉痛,伴发烧和胃痛,但病情几天后自然地消退。入院前两天,她开始出现面部、颈部和四肢奇怪的运动。这些在检查中发现是无意识、
17、无目的、不适当的运动,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增多,蛋白水平升高,血沉速度升高,常规血培养结果阴性,但患者血清中发现高滴度抗链球菌溶素“O”抗体。1.该小孩最可能患的是A.急性风湿热 B.链球菌性的心内膜炎 C.破伤风 D.白喉 E.小儿麻痹症2.患者出现心脏损害的主要原因是:A.链球菌溶素O介导的心脏组织的直接损伤 B.白喉毒素侵犯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 C.破伤风痉挛毒素侵犯心瓣膜和神经细胞 D.由抗链球菌抗体与心瓣膜抗原结合引起的免疫损伤E.细菌在心瓣膜上生长繁殖3.最易患该病的是:A.新生儿 B.与患者密切接触者 C.严重免疫缺陷者 D.人工瓣膜者 E.曾患过同样疾病的人1.A 2.D 3.E
18、,24,第九章案例六,患者李某某,女,38岁,因SLE并发肾功能衰竭而入院治疗,采用激素冲击疗法,连续应用激素1周。该患者的肾衰有所缓解,但却出现发热、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症状,听诊肺部有啰音。1.与该患者出现的呼吸道症状有关的是:A.SLE合并肺部感染 B.普通感冒 C.激素的副作用 D.医院感染 E.气管炎 2.若该患者咳痰为脓色、黏稠,可能感染的细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化脓性链球菌 C.肺炎克雷伯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肺炎链球菌 3.若该患者咳痰为铁锈色,可能感染的细菌是:A.铜绿假单胞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肺炎克雷伯菌 D.肺炎链球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1.D 2
19、.A 3.D,25,第九章案例七,患儿,男,5岁。发热伴头痛,呕吐2天,服用退热药及抗生素后,症状无改善,头痛加剧,自诉颈部痛,烦躁。入院时喷射状呕吐,体温39,神志尚清。右眼结膜及全身皮肤有针头状至绿豆大小不等的红色出血点,咽部充血,颈强直。脑脊液检查:外观混浊,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将脑脊液离心沉淀后取沉渣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发现中性粒细胞内外均有革兰阴性双球菌。思考题:1.引起本病最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还需做哪些微生物学检查以确定诊断?进行微生物学检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2.该菌是如何传播的?所致疾病怎样进行特异性预防?,26,案例七,提示1:引起本病最可能的病原体是脑膜炎
20、奈瑟菌。脑脊液离心沉淀涂片,中性粒细胞内外见革兰阴性双球菌,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检查特点可初步诊断为脑膜炎奈瑟菌。可进一步将脑脊液标本增菌后接种于巧克力培养基,培养48h后,如形成无色、圆形、隆起、光滑、透明或半透明、似露滴状的小菌落,取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可进一步明确诊断。提示2:病原菌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鼻咽部局部繁殖后入血,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数人感染后表现为带菌状态,只有极少数人发展成脑膜炎。提示3:脑膜炎奈瑟菌抵抗力很弱,对干燥、寒冷、热力及常用化学消毒剂等均很敏感。因此在采集和送检疑为脑膜炎病人的材料时要注意保暖保湿,迅速送检,最好是床边接种。提示4:对儿童注射荚膜多糖疫苗。
21、我国因流行的菌群以A群为主,目前我国使用的为A群脑膜炎奈瑟菌疫苗。,27,第九章案例八,一位7岁男孩因突然高热(40.5)来看急诊。他母亲诉说儿子颈项强直,嗜睡,胸腹部出现红疹,逐渐融合成一片片淤斑,并出现喷射状呕吐。腰穿刺检查显示脑脊液混浊,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革兰阴性菌。1.最可能感染的病原菌是:A.肺炎链球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脑膜炎球菌D.破伤风梭菌 E.伤寒沙门菌2.治疗首选药物是:A.红霉素 B.磺胺药物 C.诺氟沙星 D.四环素 E.头孢曲松 目前预防该病发生应接种哪类疫苗:A.单价荚膜多糖疫苗 B.多价荚膜多糖疫苗 C.类毒素D.减毒口服活疫苗 E.基因工程疫苗1.C 2.B
22、 3.B,28,第九章案例九,患者,女,24岁。以外阴瘙痒,尿频、尿急、尿痛,阴道分泌物多为主诉就诊。查体:阴道前庭及宫颈黏膜充血、水肿,宫颈口糜烂,阴道内见黄白色脓性分泌物,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宫颈分泌物涂片见大量多形核白细胞,白细胞内见革兰阴性双球菌,宫颈分泌物PCR显示淋病奈瑟菌阳性。思考题:1.该患者应诊断为什么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该病应如何预防?,29,案例九,提示1:该患者应诊断为淋病,是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急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诊断依据:子宫颈及阴道红肿、宫颈口糜烂、有脓性分泌物等宫颈炎和阴道炎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及尿道口流脓等尿道炎症状;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
23、,镜下发现大量多形核白细胞,且白细胞内见革兰阴性咖啡豆形双球菌;宫颈分泌物PCR显示淋病奈瑟菌阳性。提示2: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如果镜下发现大量多形核白细胞,且白细胞内有数量不等的革兰阴性咖啡豆形双球菌有助于诊断。但女性患者宫颈和阴道中杂菌太多,可有假阳性,必要时应作培养,出现典型菌落后,再作细菌涂片,见到革兰阴性双球菌,方可诊断。提示3:预防淋病首先是社会预防,加强性病防治宣传教育。加强对淋病患者管理。在患病期间不能从事保育员、护理及浴室工作等职业,以防止扩散。早期发现病人及其性伴侣并给予合理治疗。为预防感染,性伴侣任何一方染有淋病未彻底治愈之前,应避免性生活,并应严格分开使用毛巾
24、、面盆、浴盆、床单等可致传染的媒介物品,污染物品可煮沸消毒。目前尚无有效淋病疫苗。,30,第九章案例十,患者李某,男,28岁,有不洁性交史,以尿痛、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就诊。1周前开始有尿道口瘙痒感,伴尿急、尿痛、尿道口发红,分泌物由浆液性逐渐变成黄色粘稠脓性。思考题:你对患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应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31,第九章案例十一,一个23岁男子因尿痛、尿频,尿道有黄绿色脓性排出物或分泌物而入院。脓性分泌物涂片镜检显示有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其内有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1.病人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A.脑膜炎球菌 B.杜克嗜血杆菌 C.溶脲脲原体 D.淋病奈瑟菌 E.性病淋巴肉芽肿衣原体2.
25、治疗首选药物是:A.青霉素 B.头孢曲松与强力霉素联用 C.强力霉素D.磺胺增效剂-磺胺甲基异噁唑 E.万古霉素3.该病原体在缺乏特异性抗体的情况下具有抗吞噬作用,这主要是由哪种抗原所致:A.荚膜 B.菌毛 C.外膜蛋白 D.IgA蛋白酶 E.脂多糖 1.D 2.B/A 3.B,32,第十章案例一,4岁男孩在随母亲旅游中,进食小店卖的水果沙拉,回家2天后,出现严重腹部疼痛,腹泻次数不断增加,且多次便血,伴发热、呕吐,到医院急诊,检查有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思考题:1最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2针对该病例应做哪些微生物学检查?,33,案例一,提示1:4岁患儿有进食水果沙拉史,2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案例及其提示 微生物课件 案例 及其 提示 微生物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06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