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和测验.docx
《心理测量和测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测量和测验.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理测量和测验心理测量与测验重难点归纳 1:心理测量: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们的行为加以确定,即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实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2、测量误差:指的是在测量过程中,那些与测量目的的无关因素所导致的测量结果不准确或者不一致的效应。其性质为:误差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引起的,误差是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测量结果。 3、重测信度:又称再测信度、稳定性系数,是指用同一个量表对同一批被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该信度能表示两次测量结果有无变化,反映了测验分数的稳定程度。 4、能力测量:能量分为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实际能力是指个人当前的能力,代表个人已有的知
2、识、经验与技能,是正式或非正式学习或训练的结果;潜在能力是指个人将来可能有的能力,是在给予一定的学习机会时,某种行为可能达到的水平。人们把测量实际能力的测验称作能力测验,把测验潜在能力的测验称作能力倾向测验。 5、成就测量: 主要用于测量个人经过某种正式教育或训练之后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因为所测得的主要是学习成绩,所以又称学绩测验。 6、人格测量:主要用于测量性格、气质、兴趣、态度、品德、情绪、动机、信念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个体心理差异中除能力以外的部分。 7、内容参照定义:又叫范围参照,是看被试对指定范围中的知识或技能掌握的如何,在编制内容参照测验的和对此种测验分数做解释时有两个主要
3、步骤:一是确定测验所包含的知识或技能的范围;二是编制一个能报告测验成绩的量表。 8、区分度:指测验项目对被试心理品质水平差异的区分程度,又称鉴别力。用字母D表示,取值范围在-11之间,当D为正值时,为积极区分,D为负数时,为消极区分,D为0时,无区分。一般而言,D值越大,区分效果越好。 9、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信度低,效度一定低;效度高,信度一定高;效度低,信度不一定低。 10、四种心理测量的量表类型: 1、命名量表:只是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事物归类,只起标志作用,没有序列性、等距性和可加性,不具备量值、等距和绝对零点等特征。所使用的统计方法是计数统计; 2、顺序量表:也
4、称等级量表,指明类别的大小或含有某种属性的多少。具有区分性和序列性,但不具备等距性与可加性。所适用的统计量有中位数、百分位数等,不能进行加减乘除。 3、等距量表:不仅有大小关系,并且有相等的单位,无绝对零点。数值可以进行加减,但不能进行乘除。适用的统计量有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t检验等。是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的量表。 4、比率量表:即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数值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11:心理测量的性质: 1、间接性:心理测量是一种间接测量,不能直接测量人的心理,只能测量人的外显行为,即只能通过一个人对测验题目的反应来推论他的心理特质。2、相对性:我们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时,没有绝对的标准,即
5、无绝对零点。所谓的测量就是看这个人处于团体中的位置,都是与团体中的大多数人相比较而言的。3、客观性:即测量的标准化问题,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计分、解释等程序的一致性。 12:心理测量中的问题:1、对于任何特质的测量都不存在普遍认同的一种方法;2、心理测量通常基于有限的行为样组;3、测量的结果总会受到误差的影响;4、测量量表缺乏定义清晰的单位;5、心理特质不能仅以操作性定义来界定,还必须说明它与其他特质或可观察现象间的关系。 13、误差的种类:1、随机误差:指那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使多次测量产生了不一致的结果,并且这些结果的方向和大小也是随机的。2、系统误差:指由于测量目的无关
6、的因素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这种误差稳定地存在于每一次测量当中,尽管测量的结果比较一致,但实测结果与真实水平之间存在差异。 14、心理测量误差的来源:1、测量工具:通常是一套以测验为核心的刺激反应系统,测量工具造成的误差主要来自于测验的编制过程,其中项目取样影响最大。当测验的项目较少而取样缺乏代表性时,被试的反应很难代表其真实水平。同时测验的问题若带有欺骗性或模棱两可等又会带来误差,最后,即使使同一测验的复本也不能产生完成相同的测验结果。2、测量对象:即被试本身引起的误差是测量工作中最复杂和最难控制的一类误差,被试的真实水平是否得到充分发挥是造成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3、测量过程:包括测
7、验环境、测试时间、主试因素、意外干扰和评分计分,在三种误差来源中,与施测过程有关的误差可能是最容易控制和检验的。 误差控制:1、要想控制误差,就必须使测验标准化,即测验的编制、施测、评分及对分数的解释都必须标准化,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导致误差的因素,以减少误差,使测验分数更可信,更有效。2、标准化的前提,是对所有受测者施测相同或等值的题目,测验内容不同,所测得的结果是无法进行比较的3、其次是要使测验过程的标准化,包括标准化指导语,标准时限等。4、是对测验结果的解释的标准化,即要求建立一定的参照标准,使测验分数可以同参照标准进行比较 15、信度的种类和估计方法: 1、重测信度:假设:1、所测量的特
8、性必须是稳定的,2、被遗忘与练习的效果基本上相同或相互抵消,3、在两次施测的时间间隔内,被试的学习效果没有差别 。 2、复本信度:指两个平行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批被试在两个复本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又分为等值性相关系数和稳定性与等值性系数。 3、分半信度: 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相关、 4、同致性信度:也叫内部一致性系数,它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题目内部的一致性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内容取样,二是所研究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 5、评分者信度:指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大卷评分的一致性程度,同肯德尔和
9、谐系数计算。 提高信度的方法:1、适当增加测验项目的数量,在增加测验项目时,必须确保新增项目与测验中的原有项目同质。2、测验的信度依赖于所有项目测量的是同一特质,可以采用因素分析和项目分析删除不同质的项目。3、进行衰减校正,4、在编制测验时,应使测验中所有试题的难度接近正态分布,并控制在中等水平。5、选取适合的被试团体,提高测验在各同质性较强的亚团体上的信度 。 16、效度的种类和估计方法: 1、内容效度:确定内容与某个行为领域的一一对应关系,而该行为往往是已经被明确界定了的,其所关注的是测验的内容方面。研究目的是要评估测验题目是否能够充分代表所要测量的内容范围。估计方法:专家评定法、统计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 测量 测验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06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