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思考.docx
《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思考.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思考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思考 宜都市民政局 陈东 长期以来,家庭收入难核查、救助对象难认定,一直是困扰低保规范管理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为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宜都市在学习鄂州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对开展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调查研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作机制,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作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争取领导重视是做好核对工作的基础。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45号文件,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的前提,其核心问题就是要强化各级责任,大力开展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根
2、据省民政厅的统一安排部署,宜都市市缜密谋划,多次通过提交建议、私下沟通、集体汇报等形式,分别向市委市*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详细报告目前低保工作现状、上级要求和开展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的目的意义,达成了建立健全信息核对机制是实现低保对象动态管理重要举措的共识,引起了市委市*的高度重视。市委市*先后三次召开*常务会议和四大家办公会议,对开展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讨论,在机构编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同意成立宜都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并配备2名编制,具体负责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要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必须安排2名以上公务员和大乡镇2至3名,小乡镇1名“以钱养事”招聘人员具体负责民政
3、和城乡低保工作。同时,市*办公室下发了宜都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就核查对象、内容、方式、流程、部门职责和责任追究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正常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规范操作程序是做好核对工作的关键 在低保对象动态管理过程中,引入居民家庭经济和财产状况核对机制,其基础工作就是要规范操作程序,力求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效果明显。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制定的操作规程具体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对象授权。居民家庭申请专项救助,按规定提供相关证件证明材料的同时,填写宜都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核实授权书,授权主管部门对其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对。
4、二是乡镇委托。乡民政办公室收到居民申请后,同时填写宜都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委托书,连同申请对象的宜都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核实授权书一并提交核对中心。 三是受理登记。核对中心收到乡民政办公室的核对委托书后,进行审核登记。 四是信息核对。核对中心操作员登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按乡民政办公室提出的核对事项,通过电子比对专线或离线方式获得相应的信息数据。 五是信息复核。核对中心对核对数据进行复核,确认信息数据的准确性。 六是出具报告。生成宜都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报告,经核对中心负责人签字后,加盖“宜都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公章生效。 七是归档备查。对核对情况进行登记,将宜都市居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居民家庭 经济状况 核对 工作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02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