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S《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小学语文S《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S《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语文S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与反思小学语文S版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 :小学语文S版游园不值 教材分析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 引导人们想象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前两句诗是叙述事 情,写诗人满心欢喜来游园未遇到主人很扫兴的事。 诗人却笔锋一转, 吟出后两句,揭示哲理: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是阻挡不住的,它总会冲 破阻碍向前发展的。学生学习这首诗既能领略诗的语言美、意境美, 又能感知诗中蕴涵的道理。 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学习过一些古诗,知道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但是,他们还没有接触过象这首古诗那样抽象,极富有哲理性的诗文。在读诗节奏上,情感渗透等方面需要指导
2、,词句需要理解及诗意更需要想象。为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课文的“精读”和“感悟”环节,并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读课文读古诗,用自己的心灵来想问题,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游园不值 ,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感受美、欣赏美,受到 美的熏陶。 2.、学会生字词,理解“应怜”“小扣”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3.、能想象诗所描绘的画面,积累有关春天的古诗句。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3、设计意图 1、谈话引入 2、布置并检查练习 3、谈悟古诗、创设情境 4、想象拓展 5、总结全文 6、布置作业 1、 春天来了,她在同学们的心中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和春天有关的古诗。板书:游园不值。 2、 老师布置学生自学字词并初步了解句意,同时检查自学情况。 3、 老师讲解课题并提问“不值”的意思。 4、 放课文录音范读,老师讲解读法,并范读课文,指导学生多种形式地读。 5、 老师出示理解诗意的方法,教师巡堂指导。老师指名学生汇报理解诗意的情况,同时布置全班同学评议所学情况。 6、 教师创设情境:这个园子的主人养的花是远近闻名,诗人慕名前来观赏,但是却没有敲开门,大家想想作者的心
4、情怎样?突然,作者的眼前一亮,看到了一株粉红色的杏花,开的是那样鲜艳,那样旺盛,此时诗人的心情怎样?又会想到什么?作者游园看到了那些景物?课件展示。理解“苍台”。引导说话,谈体会。抓住“怜”、“印”感悟诗情,引导有感情地朗读。理解和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 7、 精讲引思,感悟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魅力,要求学生反复颂读。 8、 教师指导配乐朗诵,背诵全诗。 9、 做看的动作:现在,你就是那枝红杏,前边的 10、 同学往后看,后边的同学往前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0、作者看花虽然进不了门,但他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和体会诗意,也使我们感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美好的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游园不值 小学语文 游园 不值 教学 设计 反思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02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