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教案.docx
《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教案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 教案 - 1 - 第一课 我是国家小公民 教学目的: 使学生懂得:公民、国籍、未成年的概念及意义,理解未成年保护法等法律对未成年的保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人人要争做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小公民,遵守法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提高学生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法律是人们的行为准则。 难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教学过程: 我也是名小公民 1、公民概念 2、宪法规定公民的权利义务 我的国籍是中国 1、国籍的含义 2、法律对国籍的规定 我是未成年 1、未成年的定义 2、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教学反思: 1、 让学生对宪法有一
2、个基本了解,知道公民的具体含义。 2、 知道国籍的定义,了解中国国籍及其作为中国公民应该享受- 2 - 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 3、 懂得未成年的年龄界限,知道未成年具有的权利,初步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 - 3 - 第2课 公民权利与自由 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我国公民的政治、人身、经济。社会、文化等权利;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如公民言论自由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 教学重难点: 1、 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权利。 2、 学生接触宪法知识不多,且有些权利概念不理解。 教学过程: 一、 认识公民的权利 1、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的广泛权利。 2、 公民的政治、人身、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3、3、 宪法中人权的概念。 4、 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5、 拥有权利并不意味着可以滥用权利,在行驶权利的时候,不能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及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二、 宪法保障我权利 1、宪法规定公民的各种自由和权利。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 2、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有休息的权利,有受教育,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研究的权利 3、公民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不能滥用权利。 教学反思: - 4 - 1、 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但是要注意公民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不能滥用权利。 2、 初步认识公民的言论权、出版权、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住宅不受
4、侵犯的权利。 - 5 - 第3课 公民义务与责任 教学目的: 使学生懂得:维护公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和共同意愿;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这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公民有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难点: 1、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 2、 任何公民不能牺牲国家利益来换取个人好处,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3、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未成年人作为国家小公民,也可能成为纳税人。 教学过程: 一、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省、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都是我国
5、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 宪法规定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3、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宪法规定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 二、 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1、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毛泽东。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 6 - 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任何公民不能牺牲国家利益来换取个人好处,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三、 依法纳税是义务 1、 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2、 税收就是国家对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3、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未成年人作为国家小公民,也可能成为纳税人。 教学反思: 1、 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的义
6、务,维护国家主权不被侵犯,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维护国家政权的统一。 2、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宪法规定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任何公民都不能牺牲国家利益来换取个人好处,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3、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未成年人作为国家的小公民,也有可能成为纳税人。 - 7 - 第4课 父母抚养是义务 教学目的: 父母作为监护人,要承担很多职责;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虐待行为的,法律可剥夺其监护资格;父母有管教子女的权利。 教学重难点: 1、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2、 虐待是家庭中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违反监护责任的恶劣表现。 教学过程: 一、 父母离婚义务在 1、婚
7、姻法规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父母作为监护人,要承担很多职责。 二、 打骂虐待不合法 1、 虐待是家庭中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违反监护责任的恶劣表现。 2、 虐待主要表现为各种对身体和精神的折磨,并且是一贯性的行为。 3、 父母有管教子女的权利。 教学反思: 1、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离婚后责任仍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系,不因为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 学生要深刻认识,父母有管教子女的权利门虐待是家庭中父- 8 - 母或其他监护人违反
8、监护责任的恶劣表现。 - 9 - 第5课 我在家中有权利 教学目的:1、隐私权作为一项基本的人格权利,是指一个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2、未成年人享有的财产权。 3、父母应当允许孩子对涉及、影响到其自身的事物发表意见,尊重孩子的参与权。 教学重难点: 1、 未成年人要知道自己享有的隐私权和财产权,并且受法律保护。 2、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和财产权。 教学过程: 一、 我也享有隐私权 1、隐私权作为一项基本的人格权利,是指一个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 2、父母或老师以对子女或学生负有教育责任为名,偷看未成年认得日记或信件等事件的发生都是不懂得尊重未成
9、年认得隐私权。 二、财产权利受保护。 1、财产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未成年人也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获得财产。 2、属于未成年人独立拥有的财产主要有:压岁钱、生日礼物等,继承的所有财产,稿费、表演费等收入,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打工所得的收入等。 三、参与权利受保护 1、 参与权的含义。 - 10 - 2、 同学们有权对家庭事务发表意见,尤其是家庭中影响我们生活的事项。 3、 父母应当允许孩子发表意见,尊重孩子的参与权。 教学反思: 1、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懂得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偷看未成年人的日记、信件等现象都属于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的违法行为,必须予以制止。 2、 未成年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获得财产
10、,同学们在行驶财产权时应该主动与父母商量,征求父母的意见。 3、 家长应该尊重未成年人的参与权,同学们有权利对家庭事务发表意见。 - 11 - 第6课 学校保护助成长 教学目的: 1、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每个公民都应当平等享有。残疾人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关心和帮助,在对待残疾儿童的受教育问题上,学校应该一视同仁。 2、 老师不得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变相体罚学生。 教学重难点: 1、 在对待残疾儿童的受教育问题上,学校应该一视同仁,不应有先后、多寡、厚薄之分。 2、 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保护,教师不得变相体罚学生。 教学过程: 一、 平等入学不歧视 1、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11、,每个公民都应当平等享有。 2、 未成年保护法也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规定了对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保护。 3、 在对待残疾儿童的受教育问题上,学校应该一视同仁。 4、 同学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尽力帮助残疾人。 二、 人格尊严受保护 1、 人格尊严的含义及内容。 2、 任何人都有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权利,也有义务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 12 - 3、 老师不能体罚学生,体罚学生造成伤害要负法律责任。 教学反思: 1、 每个公民都应当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尽力帮助残疾人。 2、 未成年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生 法制教育 读本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01682.html